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266章 木子丹

大明朝的军队,也是有军规的,还是好几十条呢,光是背军规都要很长的时间。绝大部分的官兵,其实都记不住具体的军规是那些。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军规太多,怎么可能记得住?

正是因为这样,陈林才将将所有的军规,都浓缩到了这三点内容里面。

事实上,最关键的还是第一点。必须无条件服从命令。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其他的都顺理成章了。

纵观五千年历史,纪律性强的军队,战斗力都是很强的。岳家军就是典型的例子。而纪律性的第一条,就是强调命令的服从。

面对陈林的高强度的训练,石明萱情不自禁的有些担心。她隐隐间觉得,这家伙根本不是在训练军队啊,他简直是在折磨人。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白莲社骨干,不但早中晚都要沿着丘陵山岗跑上跑下的,还要长时间的站立不动。

要说沿着山路跑上跑下,是为了锻炼士兵的体能和身体协调能力,那么,长时间的站立,石明萱就不明白其用处了。

“这叫站军姿!”陈林解释说道,“这是磨练军人意志,磨练军人纪律的一种方式。”

他并没有解释的特别的详细,主要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慢慢解释。

他必须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尽可能的提升火枪队的战斗力。

根据陈守范的计划,他将在五月份就发动对雷池水贼的围剿。他必须是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让火枪队形成一定的战斗力。这个战斗力当然不能跟精锐的正规军相比,但是必须是给雷池的盗贼一个惊喜。

为了尽快的让火枪队形成战斗力,陈林每天都要起早摸黑的来到军营来坐镇,亲自指挥训练。

日子当然是很辛苦的。火枪队训练的时候,陈林自己也要跟着训练。他的身体本来就不算强壮,这么一番训练下来,倒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他的身体变得魁梧了不少,皮肤也晒黑了不少,感觉像是已经长大了一样。

对于儿子的身体变化,陈守范和张氏自然是看在眼里的,乐在心里的。他们都感觉非常的欣慰。

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得结结实实的呢?当然是越健康越好了。只不过,他们偶尔又觉得,这样太累人了。

陈守范时不时的,也会来到陈林的火枪队大营观看一下,看看陈林在搞什么鬼。结果,看了几次以后,他就感觉,这根本不是在训练士兵,而是在折磨人啊!如果他对巡检司的兵丁也来这么一手,估计很多人都要逃亡了。

“玉成,适可而止啊!万一出现营啸的话”陈守范规劝自己的儿子。

“营啸?不可能!”陈林摇摇头,不以为然的说道。

所谓的营啸,就是炸营,就是半夜里军营忽然出现混乱,士兵自相残杀。

据说,在某些压力非常大的军队里面,经常会出现炸营的现象;

。一旦炸营,损失简直是不堪设想的。

武器装备、钱财物资的损失不算什么,人员的伤亡才是最关键的。有些比较大的军营一旦出现营啸,死亡往往都是成千上百的。

为什么会出现营啸?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士兵的心理压力太大,晚上一旦做噩梦,就会出现暴走的情况。而一个士兵暴走,必然会导致更多的士兵暴走。一群士兵暴走,会导致更多的士兵暴走。最终,整个军营都完全失去控制。

“玉成,欲速则不达啊!凡事不能强求一蹴而就!”陈守范语重心长的说道。

他真的很担心孝陵卫的军营里面会出现营啸。一旦局势失控的话,陈林的小身子骨,可是危险得很。

孝陵卫的官兵,装备的都是什么?都是清一色的火枪啊!这可是非常要命的武器。特别是在混乱的近距离搏杀中,如果被火枪打中的话,十有是要丧命的。不管是多么强悍的人物,要是被火枪打中要害,都是没有得救的。

已经九代单传的陈守范,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死在混乱的营啸里面。

“爹,你放心好了。这不过是正常的训练模式,习惯了就好,不会营啸的。”陈林自信的说道。

后世的大队,基本上都是这样训练的。很多雇佣兵也是这样训练的。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炸营的。人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白莲圣母选拔出来的这些白莲社骨干,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原来都有一定的战斗基础,身体素质也相对较好。要是没有猜错的话,他们当中的某些人,应该是自己的父辈都是参加过荆襄流民大起义的。

当然,这些细节,陈林懒得处理,也不想过问。他只要是你能够发挥火枪的杀伤力就可以。

陈林不在军营的时候,石明萱当然就是至高无上的领导。只不过,她对于训练火枪,那是一点基本的常识都没有。

在石明萱的眼里,陈林训练的火枪队,估计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不过,相对于武功的修炼来说,倒也是容易了很多,属于速成。至于能不能对付雷池里面的盗贼,那就见仁见智了。

晚上,陈林必须是回到千岭乡巡检司,乖乖的一边温书一边写文章。

陈守范白天没有时间检查自己的儿子,晚上却是肯定要过来看一看的,绝对不允许陈林夜不归宿。

陈林自己也必须回来。因为,除了温习书本之外,还有金莲圣母交待的作业,是必须完成的。那可是关系到虞闻歌的后续处置的。就算明知道自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也必须是按质按量的完成了。

从金莲圣母的说话中,陈林基本上能够猜测到,金莲圣母本人,是不会将土地改革作为发动叛乱的首选方案的。她不可能将宁王府控制的土地分给普通的百姓。话说,身为藩王,宁王府的名下,至少有几万亩的土地吧?

虽然说,宁王府控制了江西境内的大部分瓷器生意,商业利润很高。但是,几万亩的土地,毕竟不是小数目啊!如果不到最后的关头,他怎么舍得拿出来分给穷人?因此,陈林的方案,只能是最后的备用方案;

然而,即使是备用的方案,陈林也可以肯定,它一定会给大明朝造成严重的混乱的。甚至,有可能改变历史走向。

在真实的历史上,宁王是在正德皇帝登基以后,朝政一片混乱的情况下,才发动叛乱的。结果,因为筹划的不够好,力量又不是很足,最后被王阳明给灭掉了。他的造反,只能说是昙花一现,浪花一朵。

宁王早就有造反的念头,为什么会拖延到那么久才造反?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

有顾虑,估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算是宁王自己,也不可能保证自己就一定能够叛乱成功。

在中国的历史上,发生了那么多的皇室叛乱,成功者寥寥无几。一百个发动叛乱的人里面,最后能够成功的,不过是三四个人而已。其他人,都被送上了断头台,丢掉了身家性命。

如果宁王的造反成功了,自然是普天同庆,鸡犬升天。但是,如果失败了呢?

万一失败了,宁王全家,都要被灭掉。好端端的藩王不做,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要知道,造反是一条断头路,是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的。造反成功,就是九五之尊。如果造反失败,那就是彻底灭亡。在充分的考虑到严重的后果的时候,宁王本人肯定是不能三思三思再三思啊!

但是,有了陈林的这份土改方案,宁王的造反策略,就算再烂,都有退路了。

不管宁王的造反,最终结果如何,只要他认真的执行陈林提供的土改方案,都绝对是可以死里逃生的。

在明朝中叶,将土改这个大杀器拿出来,绝对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就算是宁王失去了大部分的军队,大部分的地盘,只要是他下决心,公开的推行土改,并且执行到位的话,拥护他的百姓,绝对会越来越多的。

王阳明的本事再大,也是无法阻挡千千万万的贫苦百姓对土地的渴望的,这已经完全脱离个人能力的范围了。

后世的某个伟人,上井冈山的时候,才那么点人,中间还被迫离开权力中心,武装力量也被大大的削弱,还被迫迁徙了两万五千里,中间不知道历经了多少的艰难险阻,最后都能取得天下。宁王有着先天上的优势,难道还做不到伟人的一半功绩?如果是那样的话,宁王自己都可以羞愧死了。

十五天以后,金莲圣母真的是派人来了。

还是上次陈林曾经见过的那个白衣金边的少女,自我介绍叫木子丹。

“木子丹?好奇怪的名字。”陈林自言自语的说道。

“陈玉成,好烂的名字。”木子丹似乎对陈林并不友好,冷冷的说道。

“哎呀,木姑娘,我跟你开开玩笑,你又何必当真呢?”陈林微微一笑,不以为然的说道。

“我是虞闻歌的好朋友,你说,我会不会当真呢?”木子丹的眼神里面,明显有熊熊燃烧的火苗,好像要将陈林焚烧掉。;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