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519章 造船

基本上,只要朝廷控制住安庆府,阻挡其他人顺流进入南京,任何的造反行动,都将难以获得成功。

以王恕、李东阳、马文升等人的眼光,不可能不会看到安庆府的战略重要性。估计未来三四年,安庆府就会有军队常驻了。

到时候,荆襄帮的大本营,继续设置在安庆府,就非常的不合适了。当地的官员,随时都会找借口刁难的。荆襄帮的白莲社身份,也有可能暴露。所以,将其迁移到雷池,是最合适的,最理智的。

迁移到雷池,不等于就要迁移到雷池的中间,不等于是要孤立自己。

在雷池边上,荆襄帮随时都可以寻找合适的地点,建立新的总舵和码头,保证航运的需要。

不但是新的总舵,新的码头,还要包括新的造船厂、修理厂之类的。现在的荆襄帮,已经是有充足的资金,可以自己造船了。

自己造船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可以自己设计,自己把关,自己改善。那些订购的船只,都是大众化的,只适合最普通的水域。而有些特殊的水域,是需要特殊的船只的。比如说,出海的船只,就和内河船只完全不同样。

内河航行的船只,船底一般都是平的,以减少吃水的深度,加快航行的速度,还有停靠码头的方便。

而要出海的船只,船底一般都是要尖的,要增加吃水的深入,以维持船只的平衡,增加对抗风浪的能力。如果船底是平的话,就必须是大幅度的增加船只的重量,至少也是要五百料起步的。之前的宝船和福船都是如此,体积很大,载重量也很大。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船队的主力,就是宝船和福船。排水量最大的,估计在两千吨以上。一般的船只,排水量大约是八百吨。

我国古代造船单位,往往是用“料”来计算的。“料”是指耗费的原材料等。它和吨位的转化很复杂,为了简单方便,可以认为一料大概就是一吨。五百料的船只,就是大约五百吨左右。这是出海船只的最低的重量要求了。

如果吨位再小的话,就只能是在近海游弋了。比如说,三百吨左右的船只,就只能是在长江口附近巡逻。

荆襄帮目前拥有的船只,载重量在五百石左右的大船,其吨位其实只有一百吨左右。距离出海要求的三百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而目前整个大明帝国,只有镇江的唯一一个造船厂,可以建造三百吨以上的海船。

随着金鸡纳树的树皮可以医治打摆子病的消息传开,明朝百姓到南洋去探险的热情,大大的增加。

要想前往南洋探险,首要的条件,就是得拥有一艘海船。准确来说,是一艘排水量三百吨以上的海船。这导致镇江造船厂的海船供应量,是严重的供不应求。哪怕是荆襄帮,也订购不到足够的船只。

事实上,荆襄帮根本就没有能力订购到太多的船只;

。都被那些大人物给抢走了。

据说,镇江造船厂的船只订单,都已经排到了五年以后了。换言之,就是五年以内,其他人都不要指望了。

有五年的时间,还不如自己兴建一个造船厂呢。陈林简单的谋划了一下,发现在雷池兴建造船厂,还是有很多的便利条件的。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还有足够的人才,完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将造船厂的架子搭起来。

首先,雷池周围的水文条件都很好。雷池的南面,就是长江水道,还有洞庭湖,运输原材料非常方便。

造船主要是需要什么原材料?当然是木头了。木头是越多越好。那么,木头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山上来。平原地区是没有木头的。

雷池的北边,就是大别山。大别山有木材,这是不容置疑的。而要将大别山的木材运输到雷池,问题也不是很大。从大别山到雷池,距离是很短的。中间还有河流可以利用。夏天发洪水,水位上涨,将木头扔到河里,就直接漂流到雷池了。

除了雷池,另外的一个原材料供应地,当然是长江上游了。长江上游地区,山高林密,有的是各种各样的木材。木头被砍伐下来以后,顺着长江顺流而下,也可以轻松的到达雷池。整个运输过程,基本上是不需要什么成本的。

其次,是雷池周边的区域,很适合海船进行试运行,能够检验船只。

在明朝时期,不管是长江水道,还是洞庭湖,水深都是很深的,可以航行上千吨的船只。

所有制造出来的船只,都可以在长江水道,又或者是洞庭湖进行试航,以检测船只的性能。同时是训练各自的水手。

雷池的周边地区,还有足够的位置,可以兴办水手培训学堂什么的。一边是造船厂、修理厂,一边是水手培训学堂,那就是一个完整的海军雏形了。日后不断的加以完善,就可以逐渐的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了。

“小林子,你需要的工匠,我已经找到了三百多人了。”夏灵萱欣欣然的向陈林报告说道。

她说,那些工匠,都是她想办法从南京附近的龙江宝船厂找到的。当初,郑和下西洋的舰队,就是在这里制造出来的。

在永乐大帝的时期,龙江宝船厂的确是非常风光的。郑和下西洋的舰队的所有船只,都是出自这里。因为,宝船厂的工匠,对于制造大型的船只,是非常有经验的。只可惜,后来的皇帝,对于出海没有什么兴趣,龙江宝船厂就衰落了。

随着禁海政策的出台,龙江宝船厂的日子,更是难过。工匠们早就没有了造船任务。没有造船任务,就等于是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办法生活。没有办法生活,就只能是转行做其他了。比如说,做做木匠什么的。

根据陈林的指示,夏灵萱是将相当一部分的工匠都请来了。他们的造船技术,还是有一点点的底子的。

当然,他们的造船技术,和他们的父辈相比,那是要逊色很多。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实际操作,懂得的都是家传的技艺。

那时候的手工艺,最大的特点,就是父传子,子传孙,一般都是不传给外人的;

。包括造船的技术也是如此。那些造船的工匠,都是属于匠户,也是一辈子都不能脱籍的。他们的技术,也是一代一代的相传的。

由于这些保守的,愚昧的传统,使得科学技术总是和工匠本人紧密相连的,很容易失传。

一旦工匠没有后代,又或者是没有其他传人,不管是多么精湛的工艺,都会失传的。久而久之,很多技术都失传了。

对于这个问题,陈林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他的看法,一贯都是,必须是举办学堂,将各种不同的技术,都免费的传授给其他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技术不会失传。否则,不管是多么厉害的技术,都只能是昙花一现。

夏灵萱有些踌躇的说道:“开办学堂啊,只怕是那些工匠不愿意啊!”

沈雪玉也是深有同感的说道:“他们都是依靠自己的技术讨生活的,怎么可以轻易传人?”

柳凝霞也是谨慎的说道:“小林子,这个问题,咱们是不是可以仔细考虑考虑?举办学堂,他们是一定不会同意的”

陈林微笑着说道:“你们估计是没有听说过一句话。所谓忠诚,就是背叛的筹码不够。只要是有足够的筹码,关羽、张飞都有可能背叛刘备,更不要说是一些简单的技术了。我会出钱将他们的技术都买下来的。”

“我会聘任他们为学堂的老师,每个月固定给他们发工钱。他们只需要讲课,就能获得收入。”

“从此以后,他们不再需要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不再需要披星戴月,起早摸黑。不再需要为没有造船任务而发愁。”

“从现在开始,他们的身份,不再是匠户,而是私塾里面的老先生。他们的身份地位,就相当于造船行业里面的进士、举人、秀才。谁的技术最好,谁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之类的,可以光宗耀祖,代代相传。”

“我会举办大型的技术比赛,设置高额的奖金,鼓励他们参与技术大赛,鼓励他们拿出真本事!”

柳凝霞有些疑惑的问道:“你准备拿出多少银子作为比赛的奖金啊?”

陈林含笑说道:“初步构思,一等奖一千两纹银,二等奖五百两纹银,三等奖三百两纹银。”

沈雪玉失声叫道:“什么?你疯了?怎么能拿出这么多的银子来?”

柳凝霞也是愕然说道:“老天!你没有说错数字吧?”

陈林摇摇头,沉稳的说道:“我没有说错。这就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试图用三五十两的银子,就想要将别人的技术拿过来,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是根本不会考虑的。”

“但是,几百两,上千两的银子,那就难说了。我估计,动心的人还是很多的。几百两的银子,足够改善他们一辈子的命运了。他们已经穷困了几十年,估计已经是穷怕了。如此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怎么舍得放过?”;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