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98章 阻止

不过,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使节还是命令往安王府所在的城行去,到时候亲眼见见,再打听打听,就算安王府掩盖这个真相,也能打听出来。

使节一行到了,自然被迎进驿站,各地方官前来拜会,使节只留下本地知府,寒暄了几句就对知府道:“我尚未来到,就听说安王府世子身子骨不好,这是大事,必要打听清楚。”

知府当然知道这件事关系重大,急忙应是:“这个流言下官前些日子也听到了,但下官秉承朝廷命令,每次去往王府,只是给安王和世子行礼就退,世子出来时候除了看起来瘦弱些,并没任何异样。”

使节哦了一声:“你是地方官,不知道也是平常事,等明日王府长史来拜会,我再细细问问!”

知府应是,看了眼四周又小心翼翼地道:“这事,自然是要十分慎重的。”

每一个出外迎接藩王世子的使节,都是又喜又担心,喜的是若自己迎的藩王世子,成功入继大统那就有了从龙之功,忧的是若这位世子品性不好,进京后暴露出来,被天子责骂,那就会连累自己,所以每一个使节都很谨慎。这会儿使节听了知府的话,微微点头:“因此才先请问地方官,只是不知道这位世子,是不是真的病的起不来床?”

“病的起不来床应该没有,瘦弱些倒是真的,只是不晓得长史会不会说实话。”知府和使节在这商量着,安王这会儿也在召见长史,碍于朝廷规矩,他不能亲自去见使节,因此叮嘱了又叮嘱,务必要让长史在使节面前,说孟澜的好话。

长史自然知道这件事的重大性,关乎大位,谁不十分紧张?因此长史再三让安王放心,等长史从安王面前一离开,就有人把消息告诉王妃,王妃的手紧紧握成拳,但愿自己哥哥,能说服长史。

长史刚从王府出来,就被人叫住,他回头看见是林老爷,忙对林老爷行礼:“原来是舅老爷,舅老爷这会儿有什么事情?”

“我这不是听说今儿使节到了,想着明儿你必定要去拜会使节,因此想来寻你说说话。”林老爷心中在想什么,长史也有些猜到,但他口中却道:“此事事关重大,所以……”

“我们先去酒楼坐着,长史,我知道王府之中的官,比不得外面的,何不听我一言呢?”林老爷用利诱惑,长史想了想也就跟着林老爷往酒楼去,上的酒楼林老爷要了个包厢,叫了桌好酒菜,就从小厮手中拿过一个匣子,推给长史:“这里有几样首饰,听说令爱将要定亲,就当做给令爱添妆。”

长史打开匣子,见里面是一套金头面,在那闪闪发亮,长史忙把匣子往林老爷那边推去:“这些太过贵重,不敢接。”

“这都是王妃送的,她说,长史在这王府,也有七八年了,从来都是兢兢业业,只求长史在使节面前说一句实话。”林老爷的话让长史沉吟起来,林老爷又给长史倒一杯酒:“一句实话而已,我晓得王爷很想让大哥进京,也好去争一争。可是大哥身子骨弱,这是王府人人都知道的,若这样长途跋涉,到了京城生起病了,到时候天子震怒,不但使节会遭殃,就算是安王府,也会连带遭殃。”

孟澜小时候身子骨弱,长史也是知道的,可现在孟澜都快十八了,前些日子还在那说要选世子妃,这会儿怎么也不会身子那么弱了。林老爷看着长史的神色,又轻声道:“这是社稷大事,并不是为了我们安王府打算,长史,这些东西你都收了,至于在使节面前说不说实话,就随你去。”

说不说实话?长史眉头紧皱,过了半响才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林老爷知道事情有七八分肯了,松了一口气,尽管不知道自己妹妹为什么不愿意让孟澜进京,但县官不如现管,先管自己妹妹这头再说。

使节到来的消息,王妃瞒的死紧,因此王府之中,下人们没有一个知道,长史第二天去见了使节,当使节询问孟澜的身体情况时候,长史沉吟许久才道:“大哥小时候身子骨不是很好,不过这么些年过去了,身子骨调理的还成,只是每逢年节大哥出来时候,总觉得没有二哥身子骨健壮。”

长史这话不算瞎话,毕竟孟澜小时候身子骨不好,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若说完全的真话,长史又觉得似乎也不能算。使节听完这话点头:“明白了,这么多年,你在王府为官,官声很好,都曾听说过。”

这是例行的客套话,长史忙行礼如仪表示感谢,使节和长史商定,明日拜会安王,见过安王之后,使节就回京复命。

长史回到王府,和安王说了备细,皱眉道:“使节一直在问大哥的身体情况,只能如实说小时候身子骨不好,现在听说调理的好些。”

“只是这样吗?”安王皱眉反问,长史再次肯定,安王挥手让长史下去,在那皱眉思索,孟澜小时候身体不好,现在身体已经好了,可这使节若不愿意孟澜进京,岂不白费了工夫?思来想去,安王还是去和王妃商量。

王妃在那提心吊胆,等听完安王说的,王妃这才算放心下来:“大哥身子骨不好,这也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若想瞒,也瞒不住。”

“我是觉得,大哥这些年调理的身子骨早就好了,不如让大哥出来见了使节,那时候使节自然知道大哥的身子骨不错。”安王这话让王妃连声反对:“王爷不可,大哥还是个孩子,若是见了使节,使节不愿带大哥上京,那大哥失望之下,生起病来,那可怎么处?倒不如等明日使节来了,再和他细说说。”

王妃说的也有道理,安王点头应了,等安王走了,王妃唇边现出一抹冷笑,万不可让孟澜上京,就算只有一点点成为天子的可能,也不能让他上京。

使节前来银安殿拜会安王,对安王行礼过后,安王赐座,使节坐下和安王叙了几句京城的事情,这才开口询问王府事情,安王心中已经存了念头,自然对孟澜大夸特夸。使节听完才对安王道:“下官听说大哥的身子骨小时候有些不好。王爷休怪,此次诏藩王世子入京,为的是什么,天下人人都能知道,这身体情况,自然是重中之重。”

“怎么会责怪你呢?大哥小时候的确身子骨有些瘦弱,不过现在好了许多,若不相信,我这就让大哥出来拜会你。”安王还是想让使节亲眼见见孟澜,使节摇头:“现在还不需见,等下官再仔细打听打听。”

安王见使节不肯,也只能无奈地让他走了,等使节走了,安王就叫过内侍:“你去外面打听打听,外面都怎么说来着。”

内侍并没有动,而是在那恭敬地道:“前些日子,都在传说我们大哥身子骨不好,这也算是实情,不过……”

“什么不过,都是些什么人在那乱放谣言,你们既然听到了,就该当面斥责,然后让地方官出面弹压。”安王这一气非同小可,内侍急忙连声安慰,安王过了好一会儿才道:“罢了,也许是大哥没有这个命,看来王妃说的也有道理,若是让大哥先见了使节,谁知道大哥会怎么想,大哥不知道使节来过吗?”

“大哥并不知道。”安王听到这个回答摆手:“那就把这消息瞒的死死的,再不让大哥知道。”

孟澜并不知道自己盼望的使节已经来过王府,他每天和小荷一起读书练字,期待着上京大展宏图的日子。而小荷的爹娘又一次来了,这一次小荷在角门处等了会儿,才见自己爹娘来了,不等小荷招呼,王大就捶着腰:“小荷,等急了吧?今儿是这样,进城的时候遇到使节出城,那路都不让人过,我们好不容易才绕道过来。”

使节,什么使节?小荷惊讶地看着王大,为什么大哥什么风声都没听到,王大嫂已经忧心忡忡地道:“小荷啊,外面都在说王府的世子身子骨不好,所以这次来迎接世子的使节才没有带走世子。小荷,你在世子身边服侍,可千万要小心。”

小荷如五雷轰顶,拉住自己娘的手:“娘,您再说一遍。”

王大嫂把话重复了一遍,小荷额头出了一层汗,定然是有人从中作梗,故意让使节以为孟澜身子骨不好,还隐瞒了使节到来的消息,现在该怎么办?小荷当机立断,对王大夫妻说:“爹娘,时候快到了,您先回去吧。这一次,你们要小心。”

小心,小心什么?王大夫妻不明白,小荷却知道,如果自己帮助孟澜前去追赶使节的话,王妃知道了定会报复自己,于是小荷急忙道:“爹娘,不如你们带上弟弟妹妹去外地住上几天,几天就好。”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