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321章 妙哉百家姓之我的白鹿书院

第321章妙哉百家姓之我的白鹿书院

王莽微微一笑:“先生不必多疑,莽奉上此剑,纯系友情,并无他意!”

孔体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正所谓无功不受禄,不明不白收了王莽的宝剑,这算怎么回事?弄不好,就要为他卖命呢,想当年,吴国的专诸就是收了伍子胥的鱼肠剑,成为刺杀王僚的凶手而身首异处的。我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我还杀别人,没到人家跟前就得血溅五步——自己个的血!

王莽今天还叫上劲了,死活非把这口剑送出去不可:“先生,你我交往也非一日半日,王莽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我真的没别的意思,赠剑,说得更清楚点儿,实际是赠这块剑瑑,用河南话说,就是剑鼻子!国相你看,这口剑的剑鼻子,是用昆岗的碧玉琢成,我听说,美玉可消瘢痕,先生面上的瘢,正可用它来消除呢!”

孔休一听,楞在了那里,良久才回过神来道:“君侯好细的心啊!”原来孔休脸上有一处瘢痕,那是前几年一次外伤留下的纪念,孔休是个讲究仪容的儒雅之士,早就想着除去这块有碍观瞻的东西,可惜一直没有机会,一个穷书生,有虚名而无实财,想美容也办不到啊!

如今机会来了,美玉就在面前,而且是无偿援助。

不过,这口宝剑太名贵了,为了剑鼻子上的那块碧玉,就毁了这口名剑,未免有点暴珍天物,王莽真舍得这么做?所以,孔休还是一再推辞。

王莽这回真急了:“说到底,先生还是不相信莽这一片诚意,也罢,莽就做给君看!”

说罢,王莽从袖中取出一方缎帕,裹住剑瑑,大叫起来:“来人,取个铁椎来。”

孔家的家人闻声赶到,孔休瞪了他们两眼:“退下,谁敢拿铁推我就把他赶出家门,也不看看,侯爷这口剑有多名贵,把你们绑在一起卖喽也不值那个价!”

王莽倔劲上来,四下寻觅,想找个趁手的家伙,一边寻觅,一边还说道:“宝剑再贵重,也贵不过我们这忘年之交!就像我一位红颜知己唱的那样,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行了,就凑合使它吧!”

王莽看上屋角里的青铜灯檠了,过去掂了掂,份量倒还行,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抡圆了就是一通乱砸。

好端端一块美玉剑瑑愣让王莽给砸得四分五裂,幸亏有缎帕裹着,才没迸得到处都是。

王莽手托着碎玉:“家伙不趁手,没法儿砸得再碎,先生可命人细细锤打,这东西,要成粉儿成面才管用。”

到了这个份儿上,孔休再也不好推辞了:“哎,君侯何苦如此?休恭敬不如从命了,国相之职真是难倒我了。”

接过碎玉,孔休吩咐家人:“都看傻了你们,侯爷驾到,你们连盏热茶也不知道奉敬嘛?”

王莽见他终于松口,满是欢喜:“茶就不必了,有酒没有,我要与国相大人小酌几盏!”

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这一小酌就酌到了天色昏黑、万家灯火。

孔休强挣病体把盏奉陪,心里却在不住提醒自己:“这位新都侯可是个全不论的主,那么贵重的东西,说砸就砸了!也不知道自己跟着他,以后前途如何?”虽然应承下来,他的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的。

王莽如何不知,心里明镜的也似,笑道;“国相不必忧虑,且看未来,莽不会让你失望的。”不等孔休回答,垂拱请教:“莽想在新都建立一座学堂,教化众生,教坊,典籍,都已经齐备,就差经学博士和教师,还请国相推荐几位。”

孔休提了提神,问道;“敢问君侯,准备教授几人,学生从那里来?”

王莽长叹一声道:“好叫国相大人知道,我的后半生恐怕都要在治学中度过,所以规模不免大一些,有蒙童五十人,教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从容认字。”

孔休眉头紧皱,细细思考了一番,却不知道那部儒家典籍中有王莽所说的这三部:“敢问君侯,何谓《百家姓》,何谓《三字经》,何谓《千字文》?”

王莽随口念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

四言一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简直是启蒙幼童的绝佳教材。孔休听得头两句就忍不住拍掌叫好;“妙哉,妙哉,君侯可否告诉老夫,这《百家姓》是何人总结出来的呢?”

王莽大言不惭的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正是本人总结出来的。”他脑海中的百度精灵顿时瞪大了眼睛,哼哼道:“主人你好虚伪哦,这《百家姓》还是我找给你的,后世宋朝人总结出来的嘛!”

王莽嘿嘿笑着,不理会她的话,他现在被遣就国,要想东山再起,就要积累民望,起码不能让天下人忘记一个叫‘王莽’的家伙,在这时代再也没有比治学和教育学生,更快扬名海内外的事情了。

他的第一步是建立教坊,收蒙童五十人,十三四岁的少年儒生一百人,十六岁以上的青年儒生两百人。初步建成之后,就要广发名帖,邀请附近所有知名不知名的大儒宗师讨论,辩论,做成一个学术圣地,就好像昆仑于瑶池仙宫,泰山于泰山府神,王莽准备把这个学院叫白鹿书院。

不仅传授四书五经,诸子经典,王莽还要教授这些年从水火定慧珠里的无穷知识中领悟的一些剑法,诸如入门级的《知礼剑法》,晋级后的《青莲剑歌》,《古圣十二剑》,《飞仙之剑》,还有胡笳十八拍,太极缠丝手,缩地成寸等三十六绝技,从知识,力量上全方面武装自己的学生门徒,组成一支有强大战斗力的党羽。

孔休原本听到百家姓是王莽总结出来的,就震惊不已,直呼大才!听完他的连番计划,更是完全说不出话,感受着王莽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勃勃野心,突然明悟到这教坊初见成效,恐怕就是这位不甘寂寞的新都候爷争取重返朝堂中央的那一天。

想明白这一点,孔休的心就怦怦跳,他之前六十年不是不想出仕,只是形势摆在那里,非外戚成员几乎不能登上高位,就好像他的堂兄孔光苦苦熬了数十年好不容易当上丞相,眨眼间就被一撸到底,就是因为他不是皇上的外戚,得不到信任。

孔休细细咀嚼着百家姓,又想王莽虽然是过气的外戚,但只要太皇太后还在,就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何况王莽有如此‘大才’,只等这《百家姓》一传播开,几乎就等同于所有学童启蒙学字的老师,名扬天下只在瞬间。到这时恐怕连皇帝也不敢随意动他,在三年后,第一批学生毕业,桃李满天下,根基就深深的扎在九州大地,谁也无法轻易动摇了。

孔休立即从‘病榻’上站了起来,对准王莽深深的拱手一礼:“君侯大才,休佩服不已,愿在其后祝君一臂之力!”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