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八十八章 创世、永乐大帝归仙国

“怎么了?”朱瞻基不解的问道。

“是过端午吗?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胡晓乐紧皱着眉头。

“对啊!艾叶驱邪,又是中药,对身体好的。你不喜欢它的味道吗?”朱瞻基猜测的问。

“哦,是啊!”胡晓乐笑笑说,“我觉得有点冲。不过现在有孩子了,没关系的,你来安排吧!”她抚着额头说,“明宣,太阳有点大,我们回去吧!”

“你累了吧?”朱瞻基关切的问。

胡晓乐点点头,“可能是太久没有出来,走了没几步就累了!”

朱瞻基弯腰将胡晓乐抱了起来,胡晓乐惊叫一声抱住他的脖子,“喂,你干嘛?”

朱瞻基微笑着说,“不能让我最爱的两个宝贝辛苦,那就让我自己辛苦下了!”说着迈步向回走。

胡晓乐紧张的看看身后,清婉等人等他们走远几步才跟上来,胡晓乐压低声音说,“这么多人在,你不要闹啊!快放我下来,我自己可以走的!”

“我不!”朱瞻基笑道,“以后我就一直这么抱着你和我们的孩子,直到他生出来!等他出世,我再想一下抱你们两个可就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了!”

呵,这是什么歪理?

胡晓乐真是被他闹得没了脾气,笑着摇头道,“你啊,怎么跟个小孩子一样?我们又不是玩具,会被人抢走,你看你抱得这么紧!”

“你们是我的宝贝,最珍贵的宝贝!”说着朱瞻基在胡晓乐的脸上迅速的一吻!

胡晓乐闪躲不及被亲个正着,慌乱的向后看去,清婉等人都低头走路,对此事似早有预料。胡晓乐真是窘得厉害,悄声的催促着,“好啦好啦,快走吧!你不累啊?”

朱瞻基却得意洋洋的说,“我抱着我的宝贝最是惬意,哪里会累呢?”

回到寝宫,胡晓乐说自己想睡一会儿,让朱瞻基先去忙公务。朱瞻基坚持要守着她睡着以后再走,胡晓乐只得躺在床上闭眼,似乎真的很快睡着了。

朱瞻基替她将额边的一缕发丝抚开,轻轻的在她的脸上一吻,这才轻手轻脚的离开。

朱瞻基对清婉等人小声的叮嘱一番,殿门缓缓关起。

听到殿门关闭的声音,本应睡实的胡晓乐却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她在装睡,目的就是为了让朱瞻基离开。

胡晓乐缓慢坐起,靠坐在床头陷入沉思。

这些天由于孕吐和体虚,胡晓乐根本是过得昏昏沉沉,不知今夕何夕。刚刚听到朱瞻基说马上就要到端午了,胡晓乐立即想到在所谓的“天书”中记载太子登基的时间是中秋节。若依此时间推算,朱棣离世的时间也不会太久了!

胡晓乐记得,朱棣是在大军回京途中病逝。昨天无意中听朱瞻基提过一句,大军已经踏上回程,计划在中秋之前到京的。他已经在为迎接皇上凯旋和中秋庆典忙碌了!

如果天书所记不差,朱棣不日便将离世,皇朝之中群龙无首,必生大乱。汉王与赵王一直贼心不绝,这更是他们动手的好时机!在军中太子威望远不及汉王与赵王,一旦他们发动兵变,恐怕太子难以相抗!唯一有效防止政变的方法,便是得到皇上准确的离世时间,太子提前做出应对,绝不给赵王和汉王动手的时机。一旦太子登基,两位皇弟再生反意,便师出无名,昭示天下,成为叛军,失了正义!

“清婉!”胡晓乐想到这里,扬声唤道。

清婉推门进来,“娘娘有何吩咐?”

“殿下走了?”胡晓乐问道。

“是的,刚走没多久。要请殿下回来吗?”清婉问道。

“是,去请殿下回来,我有要事相商。”胡晓乐郑重的说道。

清婉立即应声去请朱瞻基。

很快朱瞻基便返了回来,一进殿门便问道,“乐儿,是哪里不舒服吗?”

胡晓乐摇摇头说,“不是。”她对清婉说,“姑姑,麻烦你在殿外守着,不要让任何人进来,我与殿下有事相商。”

清婉应声出去,关起殿门。

朱瞻基坐在胡晓乐的身边,“什么事这么严重,搞这么神秘?”

“明宣,你记得我跟你说过,我是从几百年之后来到这里的,我知道未来要发生的许多事情。你相信我吗?”胡晓乐问道。

“虽然你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但是我相信你。”朱瞻基肯定的说。

“好!”胡晓乐点点头,“下面我要说的你一定要听清,一定要认真对待!”

“你说!”朱瞻基望着她说。

“此次皇上出征,如今已经回程之中。皇上不在京中,太子监国,皇位却未定,一旦有大事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会有什么大事?”朱瞻基不解的问。

“皇上将在不久之日,驾崩!”胡晓乐郑重的说道。

朱瞻基大吃一惊,急忙掩住胡晓乐的嘴,“乐儿,不可胡说!”

胡晓乐扒开他的手,“我绝非胡说。今日你提到将到端午时节,使我想到此事。只是当时我没有想清应该如何处理,才假意说疲倦休息。经过思考我想我必须要告诉你,以此事早做准备,以防不测!”

“乐儿,虽然我相信你来自几百年之后,也相信你对我的真心。可是你也看到了,皇爷爷这次出征,身体状况一直良好,又捷报连连,他精神也非常激昂,怎么可能会突然发生那等事?你是不是记错了?”朱瞻基实在无法相信。

“我就是担心记错,刚刚仔细的想清楚的。现在我可以肯定,时间不会太久。”胡晓乐肯定的说。

朱瞻基摇摇头,“我还是无法相信。皇爷爷大半生都在战场上,身体非一般的老人可比,就连我们这些年轻人,有时都不得不佩服他的精神!乐儿,除非你有确切的证据,否则我实在无法接受你这样的想法。”他皱起眉头说,“还是你这些天太过劳累,产生了幻觉?”

“不不!”胡晓乐苦于真的拿不出证据。若是当初的那本书在,姚广孝比自己更有说服力,可能朱瞻基就会相信了。但现在怎么办?

胡晓乐突然想到,上次朱棣曾经突然晕厥,是她对朱棣实施了急救,这才保得他的性命。当时朱瞻基也在场的,状况十分的凶险。她立即说道,“明宣,你可记得上次皇上晕倒?若不是我恰在身边,实施了急救,恐怕当时就已经危险了!假如这种情况又一次发生,而皇上身边又无懂得急救术之人,谁能保证皇上自己能抗得过去?”

“啊?”朱瞻基果然被触动了。当时的情形十分危险,如果真像胡晓乐说的,难保皇上真有危险!此事虽然不愿发生,却不得不一防!

“明宣,作为大明朝的皇太孙妃,我有责任将此事告诉你。不过目前我们都是猜测,却又不得不做必要的防备。我建议你将此事想办法通知父亲,让他做以心中有数,做最适宜的安排!”

“好,我明白了,我会想办法去说服父亲!”朱瞻基扶住胡晓乐的肩,“乐儿,大明王朝是我朱家的天下,我是朱家的子孙。我一定会用我所有的智慧和力量保定大明!”

“我信你!”胡晓乐重重的点头!

朱瞻基又道,“我向父亲说明以后,我想亲自前去军营一探究竟。不管事情会发展到哪一步,我都不会让大明陷入混乱!”

“你亲自去?”胡晓乐紧张的握住他的胳膊,“你不能公开的离京,否则一定会引起赵王和汉王的怀疑。可是你一旦以非公开的身份离京,万一在路上有人对你不利,你要如何自保?”

“相信我,乐儿,以我的身手,想要对我不利的人还不多。而且我会带几个得力的人同往,快去快回,不会有事!倒是你,不管我在不在,你一定要保重自己,保护好我们的孩子!”朱瞻基叮嘱道。

“好吧,我知道我不能阻止你。你去吧,放心,我一定不会扯你的后腿!”胡晓乐坚定的望着他。

“我走了!”朱瞻基将胡晓乐紧紧的抱在怀里,好一会儿放开,坚定的转身离去。

望着他高大的背影,胡晓乐暗暗祈祷,他一路平安!

朱瞻基前往太子宫中,将胡晓乐所说转述给父亲。太子闻言亦是大惊,同样无法相信。可是朱瞻基绝非轻言之人,胡晓乐也绝不应该是个造谣生事的性格。太子思虑再三,同意了朱瞻基亲自前往军营探望皇上的要求,并派了自己亲信的几人相随。

朱瞻基等人换上便衣,趁夜出发,一路飞奔,迎着明军归程而去。

他们一路上马不停蹄,不日到达了军营。朱瞻基并没有公开露面,而是派人暗中与杨荣联系,秘密相见。

杨荣对于朱瞻基的秘密前来十分意外,“殿下,您怎么会未经宣召私自离京?”

“杨大人,这个你先不要问。本王只问你,这些天皇爷爷的身体如何?”朱瞻基直接问道。

杨荣大吃一惊,“殿下,你因何有此一问?”

“从你的神色可以推断,皇爷爷的身体必是不好!”朱瞻基猛的皱起眉头,“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杨荣不敢隐瞒,“如殿下所说,皇上这些天的体力大大下降。原本回京的日期定的是中秋,但是皇上每天只走过去一半的路便不能支撑,大军行进的速度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按这样的速度推算,恐怕到重阳抵京还差不多!”

“太医不曾对皇爷爷的身体进行调理吗?”

“太医给皇上确实开了药,但是皇上坚称自己无病,就是不肯服药。这几天都是马总管趁皇上睡得迷糊之时,将药水混在茶水之中,哄着皇上服下。但是这样的效果并不太好。我们在此处已经驻扎了四日,皇上一直卧床。”

“太医可还有良策?”朱瞻基担心的问道。

“微臣也屡次问及太医,然而太医说皇上是多年辛劳,身体已经是风烛之势,恐怕是回天无力。只能先行静养,慢慢调理,等精神有所恢复之后再做打算。”

“外敌未清,内有逆贼,父亲监国始终是离得太远,一旦皇爷爷有任何的闪失,只怕是信息难以及时送抵。杨大人,本王有一事相求!”朱瞻基郑重的说道。

杨荣诚惶诚恐,“皇太孙殿下有任何吩咐,微臣都万死不辞,绝不敢担殿下一个‘求’字!”

“你是我大明的忠臣,本王心中有数。此次皇爷爷形势危急,大军远离京城,一切都要靠杨大人了!如果皇爷爷有任何的不策,你一定要稳住大军,封锁消息,以最稳妥最迅速的方式将消息送到宫中。消息只可以传给太子及本王,任何人任何环节不可以有任何的走漏!你可明白?”

“微臣明白!”

“本王此次离京是无旨私行,不便前去见过皇爷爷,就连与你相见也属于不得已。本王在此以大明皇太孙之身向杨大人施礼,一切都拜托了!”朱瞻基郑重的向杨荣拱手!

杨荣急忙闪身躲过,“殿下!微臣受不起!”

朱瞻基收手又道,“杨大人,本王必须在无人发觉的情况下速速回京,我已经在各处驿站留下良驹,你凭本王的腰牌可以任意调用!”他将自己的腰牌递给杨荣!

杨荣双手接过,“微臣遵旨!”

朱瞻基带着手下借着夜色又匆匆的踏上返京之路!

杨荣回到营中,将太医唤来仔细的询问皇上的病情,太医却只能叹息摇头。杨荣只觉得压力从未有过的沉重,寸步不离的守着皇上。

第二天清晨,皇上从昏睡中醒来,看到伏在床边睡着的杨荣,马总管在桌边睡着。“杨卿!”皇上轻声唤道。

杨荣猛的从梦中醒来,一下子跳起来,“皇上!你醒了!”

他马上叫马总管,“马总管,皇上醒了,快去请太医!”

“啊?是!”马总管睁眼看到皇上果然醒来,急忙站了起来。

“不必!”皇上轻声阻止,“你们过来!”

马总管和杨荣都围到皇上身边,“皇上,您有什么吩咐?”

“准备笔墨!”皇上下令。

杨荣劝道,“皇上,您刚刚醒来,还是休息一下再办公务!”

“不”朱棣缓声道,“朕要写遗诏!”

杨荣和马云一听不约而同咚的跪倒在地,杨荣眼含热泪说道,“皇上龙马精神,只要再稍加休息便可以康复,请皇上收回成命!”

朱棣微笑道,“朕一生戎马,无数次面对危难,早已经将生死看透。朕自知天命将归,你们不必如此,快去准备!”

马云哭泣道,“皇上,您一定会好起来,万万不可有这等灰心之念!”

杨荣却缓步起身,将笔墨备好,“皇上,微臣已经备好笔墨,请皇上下旨!”

马云惊叫,“杨大人!”杨荣轻轻的摇头,缓缓的旋动墨块,提笔蘸墨。

“马云,扶朕坐起来!”朱棣轻声命令。

这个执掌了大明几十年的马上皇上,此时连说话的力气都十分困难。可是他的语气依然威严,令人无可抗拒!

马云老泪纵横,颤抖着手将朱棣扶起!

朱棣喘息一阵说道,“朕自知天命不多,今日拟定遗诏:若朕于归途仙去,由太子在京即时继位,择日登基。朕之凡躯,由军中送回京城即可,太子不可撤离京城!”

说了这几句,朱棣便无力了,马云连连的抚着他的胸口,“皇上,您歇一歇再说!”

朱棣微微点点头,闭上眼睛休息。结果他很快便沉沉的睡去!

杨荣和马云将朱棣放平在床上,杨荣轻声道,“马总管,你速去请太医过来,我将遗诏妥善放起!此事你我要保密,不得向任何人提起!”

马云抹一把泪水,“老奴跟了皇上几十年,老奴明白的!”说完他匆匆去请太医。

在昏睡中又挣扎了大约一天时间,朱棣这位在大明皇朝上留下许多传说的永乐大帝,终于过完了他辉煌而有争议的一生,将历史推进了新的篇章!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原为燕王,将仁弱的建文帝赶下龙位,夺取皇权,一生南征北战,将大明皇朝的内忧外患清理殆尽,就连驾崩时都是在北征的途中!尽管他一生杀伐过重,历史上却永远的记住了这个马上皇帝,大明的历史也因为他的存在而有了非凡的篇章!正是由于永乐年间的战争,才给未来的明仁宗和明宣宗打下了安定的基础,才使大明能够平静的度过几十年的岁月!

皇上在归途驾崩,除了太医、杨荣和马云,此事绝无他人知晓。由于提前早有预料,杨荣差人在当地制得锡棺,内藏冰块,将朱棣的遗体藏于其中,并由张辅守护,严令任何人靠近。对外仍称皇上病重,加速回京!

“张大人,马总管,皇上的事十分重大,本官要亲自回京送信!这里的一切都拜托各位!不管发生什么事,你们发誓,一定要将这个秘密守到太子的人前来!”杨荣对张辅和马云郑重的叮嘱道。

张辅和马云齐声发下重誓,誓死保守秘密,等太子从京中派人前来接应!

一骑快马驮了杨荣和大明最大的秘密,直奔京城!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