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640章 稳定为主

第六百四十章稳定为主

翌日,朝会。

魏皇为了宣布自己的存在感,朝会坚持不懈,每次都要来。

他说话不利索,就少说,一个字俩字的蹦,发现反而有一种神秘感。

而且之前有时候还需要和大臣们理论,现在不需要,我只需要坐在上面安静的看你们装逼。

不安静也不行啊,说话不利索,走路不利索,还能干嘛?

杨凌率先汇报了昨天在揽月楼发生的事情,“臣已经查明,夏雪凝的确是江南夏家的女儿,她被父亲的同窗好友所救,然后隐姓埋名生活了十年。

为了给父亲报仇,两年前来到京城,潜入在教坊司,可以接近张梁,终于找到了机会。

臣觉得,杀良冒功案必须一查到底。

当年被灭门的江南五家,他们为什么要和怒蛟帮勾结?和怒蛟帮勾结有什么好处?

这些都是问题。当年参与到杀良冒功案的人,如今有身居何位?”

昨天张梁被杀的事情造就传的沸沸扬扬,所有人都请清楚楚。

但是,如今三省六部这些官员当年都还没到现在的位置,比如兵部尚书高继明,十年前他还只是礼部的一个员外郎,如何参与到杀良冒功案?

他是不怕的。

兵部侍郎韦玄贞,到了这个位置还没三个月,更加不怕。

十年,变化太大了。

但也有例外,比如礼部尚书崔敦礼。

十年前他虽然还在外面当郡守,但这件事是继嗣堂谋划的,就是要借机削弱江南士族的实力。

如果查,肯定会查出继嗣堂的一大批人。

崔敦礼当然不希望查,如今继嗣堂的现状已经够惨了,实在经不起折腾了。

哪怕姜真羽今天一早就奔赴江南了,崔敦礼依旧希望这件事能够到此为止。

“查!”魏皇在上面郑重蹦出了一个字。

他比所有人都生气,身为皇上,一眼就看出来军方被人鼓动利用了,否则军方敢大肆屠杀江南士族?

更可气的是当年这件事竟然没有被查出来!

你说气人不?自己还被懵逼了。

十几年前,自己刚刚登基不久,朝堂还不稳定,就被人如此糊弄,欺人太甚,一个也被想跑。

“臣遵旨。”

杨凌理所当然把这件事揽到了自己身上,他不怕得罪军方,因为他如今已经成为了军方的一部分。

成为国公以后,他理所当然可以扩充燕北军,还兼任燕云军大将军,有三万燕云军。

加起来这就是五万大军。

何况还有八万羽林军!

论实力,他已经丝毫不怵翼国公秦怀玉,大家都是国公,手下都有十几万大军,谁怕谁啊?

雍王憋了一肚子火,凭什么你来查?

他和杨凌经过这件事已经彻底翻脸了。

可曾经是兄弟,雍王太清楚杨凌的实力了,想要赢杨凌和龙胤月太难了。

可不知道为什么,雍王非但没有感觉到害怕,反而更加好斗。

……

兵部。

十年前那件案子所有卷宗都在兵部,高继明已经吩咐人整理了出来。

每一个卷入其中的人都记录的清清楚楚,谁受到了嘉奖,谁被提携了。

“查这些人如今在何处。”杨凌笑道,“还要麻烦高尚书、韦侍郎。”

韦玄贞是韦团儿的哥哥,他可是杨凌的大舅哥,如今京兆韦家已经和杨凌的利益彻底绑在一起,当然要支持杨凌了。

高继明心知肚明,却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

很快,当年那些人的资料都被查了出来,一共涉及78人,现在最高位置的就是羽林军统领张梁。

其余的在地方各种职务都有,有通判、有千户,基本上涵盖了大半个国土。

别说高继明,就是杨凌看完以后头都大了。

把这些人召回京城提审?尼玛,得罪人得罪的太多了,你知道这些人经营十年有多少人脉关系?

高继明虽然是陈相的一党,可他也有自己的判断,有些事可以和杨凌对着干,有些事不能。

要把握住一个底线,千万不能学王相、陈王,一旦被抓住把柄就不能翻身了。

更加不能学张行成,闹的那么僵,最后连缓和的机会都没有。

把主动权给杨凌,得罪人的事也给杨凌,自己进可攻、退可守。

“立刻发公文,招这些人回京城述职。”杨凌最后还是决定一查到底。

之前事情没有暴露,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如今因为夏雪凝这件事已经捅出来,你还怎么隐瞒?新

把江南士族给得罪光了?

大魏的粮仓在江南,赋税重地也都在江南,如果激怒了江南士族对朝廷的打击太重了。

“燕国公。”高继明朝杨凌拱手道,“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凌连忙道:“但讲无妨。”

“本官说的这些话,绝对没有私心,一心为公。”高继明道。

“高尚书,您但说无妨,今日所有话都出不了这间屋子。”杨凌连忙保证。

高继明叹了一口气,“牵扯太大了,78个中层将领,他们还有自己的同僚、下属、上司。这一动,干系太大了。

燕国公,你把天捅破了,这件事也影响不到我。我只是为了朝堂稳定,皇上的身体不是以前。

现在稳定为主啊。”

杨凌肃然起敬。

身居高位,需要考虑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对和错、黑和白,要考虑整个江山社稷。

高继明完全可以不说这些,查案的是杨凌,得罪人的也是杨凌。

闹腾的越大,对陈相一党来说,最稳妥。

“请高尚书指点。”

杨凌行礼道。

“这78人,一些人当年只是普通的百户,他们哪怕有罪,也只是一个执行者。”高继明道,“不是不能动他们,而已没有到水落石出的时候。应该先把当年领兵的头目给抓回来。”

杨凌开始思索高继明的提议。

按照高继明的提议绝对是最稳妥的,引起的反弹也是最小的。

“那就先拿首恶!”杨凌毅然道,“宣冠军侯李钊、福州将军秦军、赵州将军刘鹏、青州将军孙永昊进京。”

“我这就安排兵部下调令。”高继明松了一口气。

如此一来兵部的压力就会降低,事情也会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