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659章 齐聚临安

第六百五十九章齐聚临安

吕留良心里也清楚,他虽然曾经是状元郎,可想要为官从政很难。

若是能够分到一个实职的知县已经是香了高香。

以吕留良在临安士林的名气,让他去当一个知县,和一帮吏员勾心斗角,还要和乡绅尔虞我诈,吕留良觉得有失身份。

可再高一点,到了知府这个层次,又不可能给吕留良,毕竟名望归名望,能力归能力。

一个从来没有当过官的人,突然去管一州之地,这不是瞎胡闹吗?

杨凌是二品国公,遥领燕州大都督、羽林军大统领,吕留良给杨凌当幕僚,虽然没有官职,但是权利却非常大,而且地位颇高。

那些找杨凌办事的人谁不得看自己的颜色?

并不是说要靠这个挤兑人、耀武扬威,说的是身份、地位、权利。

凭借给杨凌当幕僚期间积累的人脉、资历,吕留良再入仕途就简单多,可以外放,也可以在京城六部找个官职。

或者到文渊阁、国子监担任大学生。

可一旦给杨凌当幕僚,吕留良和杨凌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国公,学生愿意给你当幕僚,只是……”吕留良有些委屈,“学生总要弄明白立场吧!这立场不同,给国公出谋划策的方向也就不同。”

杨凌是真心服了这些读书人,这都能圆过来?简直太牛了。

“这些以后慢慢熟悉。”杨凌还能说什么?给个台阶就下呗。

吕留良知道刚才印象分有点差,连忙补救:“国公,您以后的事情越来越多,需要决策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而这些事单单我一人也是处理不来的。

您需要一个幕僚团,把工作按照不同类别分下去,交给不同的人处理,按照轻重缓解来递给国公决策。”

幕僚团?

杨凌有点懵,他是知道幕僚团的存在,却没有组建过幕僚团。

在燕州的时候,有一帮班底帮他处理各种政务,而且分公也很明确,也没有复杂到需要组建一个幕僚团专门分析各种事物的地步。

主要还是燕州太小,杨凌最忙的反而是生意上的事情。

现在依旧没有那么忙,可提前组建一个幕僚团也是有备无患,只是这幕僚团的人选呢?

他抬起头看了一眼吕留良,恍然大悟。

吕留良在江南有很多至交好友、弟子,这些弟子参加科举也是过五关斩六将,反而不如跟着杨凌搏一个远大前程。

杨凌猜到了吕留良的私心,可他想的是另外一件事。

为什么不同江南世家的年轻子弟里面笼络一批,组成自己的幕僚团呢?

当然这样利弊参半,那些江南才子不是来自一家,也不是一个派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杨凌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矛盾,来保证手下的幕僚不是一心。

可坏处也在这里,如果控制不住内斗就会十分的麻烦。

想到这里,杨凌道:“吕先生可以先挑选合适的人选,最后我来决定。我把丑话说在前面,您推荐了,我不一定用,还要最终审核决定。”

“行,没问题。”吕留良没有任何的意见,若是杨凌问都不问,就直接决定那才是在给自己挖坑等待自己跳。

各个都懂得人情世故。

“国公,”吕留良又道,“三天后就是临安七夕诗会,届时江南地区的才子都会来参加诗会,国公到时候可以去看看。”

“我去?合适吗?”杨凌似笑非笑。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吕留良抚须而笑,“国公来江南是为当年蒙冤而死的江南士族而来,他们欢迎国公才对。”

杨凌叹了一口气,“先生,我的意思是,我去了肯定有人逼我作诗!我要是不答应肯定有人嘲讽我,说我胆小怕事;可我要是出手,那第一名肯定是我的,来了就打江南才子的脸,合适吗?”

吕留良愣住了。

这逼装的清新脱俗啊!特么的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是谁给的你自信?

吕留良的笑容有些尴尬,手放在胡须上半天没动了,硬夸杨凌?

要是单说诗词,江南才子完胜山东、关陇、蜀地的读书人。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杨凌轻声念道。

吕留良:“……”

他刚想夸,突然觉得有点耳熟,似乎已经流传了好几年了吧?到勾栏听曲的时候经常听到啊。

“这是我几年前的作品。”杨凌朝吕留良笑道。

吕留良一拍大腿,他终于想起来了,杨凌前些年是“诗词双绝”,写出了很多千古绝唱。

只是这几年杨凌到了燕州以后不在参与这些局,也不再写诗词了。

“国公,正好让江南才子见识一下,杀杀他们的锐气,整天觉得天老大我老二!”

吕留良俨然以杨凌的头号幕僚自居了。

……

七月初四,参加七夕诗会的江南读书人已经齐聚临安。

这可是一年一度的盛世,像那些富裕子弟还好,穷书生要攒够自己的路费太难了。

可对读书人来说,这不但是扬名立万的机会,还是结交好友的机会。

读书人也讲究人脉资源的,哪怕是穷书生,他们依旧可以通过同窗来拉拢关系、抱团。

临安城变的越来越热闹,客栈都满员了,给临安府的治安带来了很大压力。

读书人就算有冲突也是文绉绉的对骂、对喷,不会像江湖人士那样拿刀子捅人,可架不住人多啊。

时不时出现读书人丢了东西的案子,若是钱财还好,就怕是些珍惜的信物,临安府迫于压力还得破案,可这么多人,去哪里找?

若是本地的小贼,只需要找贼王就行,可就怕是外来的贼。

你都不知道找谁,做一票就走。

杨凌站在宋嫂鱼羹的窗户前,看着窗外热闹的人群,这里的读书氛围比京城还要好。

熙熙攘攘的读书人,那叫一个热闹,三五成群,一个个聊的十分起劲。

不过宋嫂鱼羹是临安最贵的酒楼,来这里吃饭的都非富即贵。

桃子依旧是小书童的打扮,这一路可以独享杨凌,桃子别提有多开心了。

她凑到杨凌身旁,“姑爷,你看什么呢?”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