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733章 老狐狸,不愧是你

第七百三十三章老狐狸,不愧是你

更让魏皇生气的是,就连魏师道、林东峰这些嫡系都不吭声,没有人敢出来支持,怕背负骂名。

魏皇喜怒不形于色,他看向杨凌,“希直,你怎么看?”我怎么看?

杨凌很想说,我又不是元芳,我能怎么看?

可他还是站出来,手捧那幅字,“臣写了一首赋请皇上和百官鉴赏!”

“哦?”魏皇心中有些不安,总觉得杨凌今天有点反常,坦白说,来之前魏皇已经做好被杨凌怼一顿的准备。

在魏皇心中,杨凌比魏王、雍王,包括之前的太子、陈王还要亲近,因为杨凌懂得如何讨好自己,如何让自己开心。

国库的钱不能花,那就赚钱给自己花。

这六百万两白银,魏皇也知道过分,可他王者归来,就是要通过这件事来证明自己还是那个一言九鼎的皇帝。

可杨凌送一幅字还是有些反常。

胡金南接过杨凌手里的字展开,大声念道:“《阿房宫赋》!”

杨凌的诗词一绝,之前还被人遗忘,恶意不推广,经历了江南杀良冒功案以后,人们又回忆起杨凌用诗词镇压文人界的彪悍往事。

而写赋还是第一次。

这个世界也有大秦,也是二世亡国,只不过后续出现了偏差,历史走向不同。

大家对阿房宫也是记忆深刻,秦皇葬送大秦帝国离不开修建阿房宫。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这开头起势雄健,涵盖无穷,文武百官一阵哗然,不知道杨凌出来秀文采干嘛!

可随着胡金南念诵,胡金南的脸色难看,魏皇的脸色更加难看。

这才发现那开头看似仅仅是叙事,实则于叙事中寓褒贬,为有序做铺垫!

“嗟夫!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这是说“人同此心”!

但继之而来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却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

言语越来越尖锐!

人们这才发现,杨凌还是那个杨希直,不畏强权,用一首《阿房宫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胡金南不敢念了!

文武百官也惊呆了,杨凌真敢写?

龙胤月心里悬了一块石头,她没想到杨凌用这么极端的方法来劝魏皇。

要是魏皇迁怒杨凌该怎么办?

雍王的眼神十分的复杂,他嫉妒杨凌,为什么自己没有这么好的文采?

陈相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还是那个杨希直啊!

徐渭、方之轩等文官要不是在金銮殿,恐怕已经大声叫好了,这首《阿房宫赋》肯定会成为千古绝唱。

魏皇却一直都是满脸笑意,看到停顿的胡金南,笑道:“念,继续念!”

胡金南只好继续念。

伴随一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结束了。

魏皇笑道:“呈上来!”

他从胡金南手中接过这幅字,忍不住感叹道:“刚认识希直的时候那字看的让人想吐,可后来自创【瘦金体】,这字是越来越有味道了。

希直,这首赋写的不错,提醒朕不要学那秦皇暴政,值得嘉奖。

希直,朕一直把你当子侄看,你也没有辜负朕对你的期待,不错,不错。

胡金南,把这幅字挂在朕的御书房,时刻警醒朕。只是希直,那你说着太一观应该如何盖呢?”

魏皇依旧是满脸笑意,谁都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究竟是真的被这首词

杨凌毅然道:“太一观要盖,还要盖成大魏的标杆,以后所有道观都不能超过太一观的标准。按照京城、州、县依次削减,道门也不能超越皇权之外。”

“不错。”魏皇笑盈盈看着杨凌,他是皇帝,做任何事都要权衡利弊。

若是各州县为了讨好自己疯狂盖道观,那伤的是大魏的国本。

真以为魏皇只是为了盖个太一观?他是拿盖太一观来试探文武百官的战队问题,来试探道门的底线。

所有把魏皇当傻子的人都会付出代价。

杨凌心中突然明白了,魏皇还是那个魏皇,而且更加内敛,他会不知道这件事的坏处?

那还做,就是在试探啊!

想到这里,杨凌又道:“臣觉得封玉真子为国师不妥!但并非因为玉真子不应该被封赏,而是宗教就是宗教,不应该和朝堂牵扯到一块。

僧正司可以定一个榜单,所有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人名列榜单,玉真子治好了皇上的病,当为第一名!wap.

我们是鼓励佛门、道门为大魏做贡献,不是让他们牵扯朝堂之事,否则要科举干嘛?要文武百官干嘛?

如果道门、佛门是为了名利而来,那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出家人?既然出家,为什么要享受荣华富贵?

皇上,孙神医被世人尊敬,是因为他有一座奢侈的大道观吗?还是孙神医整天锦衣玉食,漂亮的小姐姐环绕呢?

是因为孙神医慈悲为怀,心中有世人,哪里有瘟疫,孙神医就会出现在哪里。

这才是出家人应该有的格局。”

龙胤月嘴角勾起一抹笑容,不愧是你!

魏皇就知道杨凌这小子不会这么简单,他哈哈大笑,“今日希直一首《阿房宫赋》劝谏朕,不失为美谈。史官,给朕好好记着!工部,把《阿房宫赋》刻在石碑上,立在宫门口,让大魏以后的帝王,让大魏的文武百官好好看看,我大魏不是大秦,我更不是秦皇!

这大魏亡不了。”

杨凌已经做好被魏皇一顿训斥的准备,甚至都打算从新做燕北侯了。

没想到魏皇轻轻松松就化解了这件事的危机,还整成了美谈,以后人读史书也会为今天的事情而称赞。

尼玛,老狐狸,不愧是你。

“希直,”魏皇又道:“你劝谏,朕采纳了;那么建太一观的事情交给你了,朕要你用一百两万银子盖出六百万两银子的效果,如何?”

“臣接旨!”

杨凌就知道事不会这么完了,一百万两该六百万两的效果?这不是要人命吗?

分明是逼杨凌自己往里面贴钱。

文武百官也听出了魏皇话里的潜台词,一个个幸灾乐祸。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