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百三十八节 达索

赵泽勇其实很想去看看前线,可是一直就没闲过,北伐开始后,各种事务翻了翻的涌了出来,待在省府里,就根本挪不动窝。、各方协调问题了,后勤运输问题了,还有就是安抚各界人士,比如担心受到战争影响的商人的问题。

而所有人也都不希望赵泽勇离开云南,认为只要赵泽勇坐镇在这里,大家就有主心骨,市面就不会乱,物价就不会飞涨,银行就不会被挤兑。一直到联省军在蕲州打败英军,俘虏的一千多人在昆明大街上巡游了一圈,并经过各大报纸连篇累牍的宣传了好一阵子后,局势才稳定下来,再也没有人怀疑联省会失败了。

因此赵泽勇才能抽出时间回蒙自一趟,本来是要回家一趟的,若兰和马娇那两个女人都在家里,可是越靠近家里,赵泽勇心里就越不安,这已经不仅仅是近乡情怯的感觉了,而是烦躁和紧张。一个男人,如果对家产生了这样的感情,那是很危险的。赵泽勇不由得感到郁闷,当军阀当成这样够憋屈的,也许,自己该找一个真正的女人了,一个温良恭俭让五德齐全的正常的民国女人。

所以临时,赵泽勇改变了主意,决定去最近问题凸显出来的兵工厂视察视察,最后决定去飞机工厂,去看看新式飞机的生产情况。

自飞机工厂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只能生产旧式飞机,一战时期的飞机。后来开始仿制赵泽勇带过来的教练机,在后来开始在这种教练机基础上进行改进,先后改造出了轰炸机型号,战斗机型号,侦察机等数个型号。可以说,飞机厂的进化速度是很快的,赵泽勇对此感到满意。这才几年时间啊,他们就拥有了设计能力,还能有什么不满意吗。

但是有人表示不满意,一个法国人,飞机厂中唯一的法国技术人员,联省中也没有多少的法国技术人员,此人十分不满意,对德国人的保守很愤慨。

当然也许有德法世仇的因素在里面,这个法国人在飞机厂中也很不受德国人待见。法国人处处受排挤,当初只干了一个月。法国人就气愤的收拾了行囊打算离开了,可当他离开前,看到德国人的模样,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他突然决定不走了。离开,因德国人排挤而走,让他觉得仿佛是一个懦夫,一个战场上的逃兵,于是他坚强的留了下来。并且坚持到底。

这个法国人叫做达索,在后世的航空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也正是这个名字影响了赵泽勇,让赵泽勇选择到飞机厂看看。否则他大可去兵工厂,去制造机枪的,制造步枪的,制造手榴弹的车间里去看看。

达索毕业于法国高等航空学校。毕业后从事设计螺旋桨的工作,他的设计被好几种飞机采用。战争期间,他在法国航空技术处工作。并且与朋友一起创立了一家飞机设计公司。设计的一种双座战斗机,得到了一千架的订单,可惜战争突然结束,他们的订单被取消。战后由于航空工业的萎缩,达索一时间不得不转行去跟岳父做家具行业。

法国政府帮云南招募技术人员的时候,得到消息的达索,非常痛快的扔掉了自己的家具,立马收拾行李赶赴中国。当到了中国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中国人的飞机工厂中,绝大多数技术人员都是德国人。于是被排挤,难以忍受,想要逃离,在到留下。

当达索做了那个坚持留在中国的决定的时候,他知道他的遭遇不会比之前更好,果然他依然受到排挤,在研发过程中,他的意见从来都得不到重视。可是达索没有放弃,他不断的跟德国人进行争论,对德国人保守的研究方法加以批评。

其实也未必全都是德国人的错,既跟初建的飞机工厂各种实验设施落后有关,也跟德国人的能力有关,能远离家乡远赴东方来一个陌生的国度的,大多数人都不是白求恩那种国际主义战士,而是为了生计,为了家人的糊口来讨生活的。所以绝大多数德国人都是因为在德国吃不上面包,才选择来到中国的。这样的人中,往往很少有德意志的民族精英,更重要的是,他们缺少一种精神,一种为了航空不顾一切的精神态度。

达索不一样,他是一个真正的航空人,一个纯粹的航空人,航空是他的信仰,不关于种族,不关乎国界,不关乎世俗。所以达索对德国人不满意,也许未必就是德国人排挤他,只是他们的理念不一样。

达索留了下来,受到排挤,他的设计理念得不到认可,得不到采用。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也没有混生活,要混的话,他在法国也能混,法国尽管受到战争影响很大,可是他们却是战后经济表现最好的,恢复的最快的国家,再怎么惨,他在一个恢复中的发达国家中,也不至于混不下去。可是他选择来了中国,来中国从事自己喜欢的航空,所以他最后决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航空的研究。

航空是达索的信仰,对于这种人来说,他们往往对航空有别人不具有的天赋和感悟。当达索看到了赵泽勇弄来的后世的经过几十年持续改进,已经臻于完美的双座螺旋桨教练机的时候,他的灵感如泉涌一般。可是没人欣赏他,没人欣赏他就自己干,他白天在德国人的工程师团体里工作,看着德国人一步步按照不同于自己的方式去渐进改进新式飞机,夜晚回到自己的住所,他就将自己的想法一点点记录下来,并且在图纸上绘下自己理想的飞机。

达索在一个人设计飞机,一开始是他一个人做,慢慢的有新人加入了。一群群跟达索有同样理想的中国年轻人,有的是跟德国人学习航空制造的学徒,有的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充满了想法的技术学校学生。一个以兴趣连接起来的小团队,最终围绕在达索身边,热情,积极,思想不受限制的描绘他们的飞机。

几年时间达索跟他的小伙伴们,设计了十几款新式飞机,可是始终得不到实验,更不用说制造了。可是达索没有放弃,相反他过的很快乐,他在中国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比这更让人快乐的,还有比这更值得挥洒青春的事情吗。

但是自己的设计总得不到实现,无法从纸上变成实物,总是很打击人的积极性的。最后达索甚至希望像在法国一样,组建一个自己的飞机公司,他积极的联系法国洋行希望得到投资,可是始终没能建立起来。飞机工业发展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段时间,已经不是莱特兄弟的时代,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行业,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的行业,达索没能拉到足够的投资。但是他机遇总算是来了,德国人开始依次离去,回到他们的家乡去了。

德国人的离去是让赵泽勇很担心的,担心自己的技术能力受到不可恢复的打击,就在这时候,达索挺身而出,于飞机厂中的年轻中国技术骨干一起,建言重组飞机公司的研发体系,并且交出了他们那么些年积攒起来的设计图纸,申请经费进行实验,进行制造。

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既然自己的技术人员和达索出现了,赵泽勇也只能放心大胆让他们接过德国人留下的担子了。赵泽勇这次来,就是来看看,这群年轻的技术人员,到底将飞机工厂管理成了什么模样了。

ps:鞠躬感谢dongda激e、xiu露o88和飞火流星1号兄弟投的月票,没想到啊没想到,今天竟然有七票,而这个月的总票数达到了二十七票,这真是我没想到的,我本来想着总票数能够到三是票,有个荣誉就无欲无求的了,可真的没想到这个目的竟然在这一个月中就实现了。二十七票,差三票,不,是四票,这个月有三十一天,就平均每天一票了。

同时还要感谢随欲逐流同学,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兄弟给我来了个全赞吧,谢谢了。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