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三章 沧海横流

第十三章沧海横流

1965年初夏的一个午后,笔直的“窜天杨”簇拥在学院主楼两翼的道路旁,茂密的枝叶遮蔽住头顶上缕缕阳光,为两条东西向的柏油马路投下一片荫凉,树上的知了不停地鸣叫,这个时辰总让人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

能源学院主楼二层的院長办公室里,则是另外一番紧张景象┄┄。院教务处長和招生办的几位老师正在向赵风院長汇报招生情况。显然,汇报已接近尾声——当年,学院勘探系、开发系、炼制系、机械系和基础部师资班,一共招收本科生1328名,研究生26名。会议结束前,教务处长小心翼翼地递给赵风一份卷宗,然后说:“赵院长,这名学生被第一志愿校的清华退档,转到咱们这儿了。按照教育部规定,凡是省市一级的三好生、金质或银质奖章获得者的考生,由二志愿校自行决定是否接收。”赵院长支起老花镜回问道:“清华为什么退档?教务处长赶紧作答:”“政审没通过!”赵风院長打开卷宗,一份简历映入眼帘——杜子群,北京男八中高三学生,银质奖章获得者;父亲:杜青,原八一杂志社总编辑,大校军銜;1959年补划为右派,组织处理如下:开除党籍、开除军籍,下放劳动改造┄┄。

赵风的视线一时模糊了,思绪一下子把他拉回到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一九四二年,在与日寇进行“反扫荡”拉锯战的冀中平原,利用作战间隙,猫在地道里、依在潮湿墙壁上挂着的小煤油灯,阅读《冀察晋边区报》,是出身保定二师的赵风一种享受。杜青写的评论文章锋芒毕露、文采飞扬,鼓舞着战斗在一线的将士们,在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舍生忘死、报效国家┄┄。

赵风的眼睛有些湿润了,他低下头掩饰着自己的失态,过了一会儿他才抬起头,向教务处长回答:“这个叫杜子群的考生,我们学院要了。”接着他忿忿不平地说:“我就不相信,一个早年参加革命、为党出生入死的知识分子会是?再说了,老子的问题,也不应该让少不更事的儿子来承担?你们都记好啦,这件事是我决定的,今后出什么问题由我来承担!”

至此,北京能源学院1965年招收本科生1329名。杜子群终于在对的时间里遇到了对的人,他赶上了那场“风雨欲来风满楼”袭来之前的最后一班车。

父亲杜青获罪后,押解到山西的水库工地上劳动改造,母亲独自带着六个孩子,实在无力顾看,先把身为老大的杜子群送回老家,后把一个妹妹送给了好人家。子群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