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77章 二龙山众志成城

郑家,一夜之间,人去屋空。

没有人知道郑家人都去了哪里,就连郑家学堂也放了假。

更奇怪的是,李嫂和小福贵的家,同样也是铁将军把门。

整个郑家的人,还有李嫂和小福贵,就如同一下子从人间蒸发一样,无影无踪。他们的消失,仿佛是一团无法解开的迷……

板垣征四郎的人在火车站没有接到藤野次郎和铃木润一,就派人去附近村庄查找,当查到郑家和李嫂那个村子时,线索便断了。

日本人只能暂时罢手,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围剿二龙山。

板垣征四郎很明白,此次火鲁儿山二道沟金矿矿脉被毁,完全是程作昌与王英杰部东北军所为。

但是,这二人都是以二龙山土匪的名义去做的这件事情,并且事后都聚集上了二龙山。

板垣征四郎无法,只能把这一肚子邪火,全都撒在二龙山身上,他要出兵剿匪,围困二龙山。

早在伊藤修文得到那份程作昌的“军事部署图”之时,板垣征四郎就听说了二龙山是一块风水宝地,同时也是程作昌的军事基地。

而且,程作昌此人粗中有细,骁勇善战。现在,板垣征四郎终于遇到了这样一个,能与自己一较高下的对手,激起了他与程作昌角逐一番的好胜心。

板垣征四郎认为,火鲁儿山二道沟金矿的几百名矿工,突然涌上二龙山,其中有很多人还受了重伤,即便二龙山是程作昌的军事基地,一旦迟久被困,也不得不面临粮食与医药极其短缺匮乏的境地。

所以,板垣征四郎的动作很快,他在查明二道沟金矿消息的翌日,就立刻调拨大批的关东军驻扎在二龙山脚下,掐死了各个进山下山的路口,显然是要迫使程作昌等人主动下山投降,交出这个军事要地。

板垣征四郎明白的道理,程作昌自然也明白。

此刻,寒气袭人的夜风中,程作昌正带领着李副官、瑞五等人向炮台方向而来。

二龙山,两座大山,暗夜里,山峦起伏,形状颇似两条巨龙,两处山头成东西两侧犄角之势。

这里地势险要,山里草木葱郁,巍峨峭立,乃是屯兵养兵的绝佳之处,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东西两侧山头之上,程作昌均设置了炮台。

炮台坐西朝东,由卵石水泥浇筑而成,呈南北长方形,东西宽20米,南北长90米,每座炮台均有5个炮位,每个炮位以甬道相连。

整个阵地工事坚固,牢不可摧。

一轮皓月高高挂在天空,山风在耳边呼呼作响,甬道外值班的士兵正警惕地望向四周。

见到程作昌一行人,立刻向他们敬了一礼,轻声道:“师长!”

程作昌冲士兵默默点了点头,然后,他带领瑞五几人大步走进甬道。

黑暗而坚固的甬道里,几盏油灯在随风摇曳,有的士兵蜷缩在角落里睡着了,程作昌见他们身上穿着的衣服很单薄,眉头便紧皱了起来。

他问李副官道:“没给士兵们发秋衣吗?为什么他们还穿得如此单薄?”

李副官答道:“师长,能发的衣服都发下去了,有些士兵主动把发下的衣服让给了那些矿工兄弟,所以,他们身上穿的就很单薄。”

程作昌在甬道中查看着,随手帮几名士兵盖了盖身上的毯子。

几人很快走出甬道,来到山顶向下张望,见山脚下日本人的军帐重叠,火把通明,人头攒动。新

程作昌对众人道:“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说的就是在攻城之前,利用各种手段迫使对方的指挥、作战、粮草、医药等各种能力严重短缺,根本让对方无力抵抗,从而被迫投降。这板垣征四郎是想围而不打,利用这一招,不费一兵一卒,来困死俺老程!”

“师长,您啥时候开始学兵法了?”瑞五调笑道。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拿秤,不知斤和两。俺现在是天天和兵书吃在一起,睡在一起。”

“师长,那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办?”瑞五和李副官同时问道。

“俺去找小白脸子商量商量这事。实在不行,俺老程也绝不惧怕他板垣!”

程作昌叹口气,随口问瑞五道,“瑞五,山上还剩下多少医药,还能维持咱们使用多少天?”

瑞五立刻答道:“师长,受伤的人太多了,医药已经所剩无几。这几日,军医带人在山上采草药,能想到的办法都去做了,还是因为缺少医药,救治不及时,死了不少矿工兄弟,关键是……”

“关键是什么?”程作昌追问道。

瑞五沉思了一下,答道:“关键是现在在军中开始流传疫情。那夜的雨太大了,很多人受了寒,伤口又被感染,不知怎么的,这疫情就流传开来。就连,就连王参谋长也开始高烧不退。”

“你是说小白脸子?”程作昌问道。

瑞五点头道:“是,是王参谋长,他右肩的伤口还未好转,又染了疫情,接连高烧不退。”

“走,咱们去看看他,顺道同他商量一下战事!”

几人很快来到了王英杰所在的营帐。

董世斌、赵宝等人守候在营帐里,发现有脚步声向这里而来,他们立刻警惕地起身挑开帐帘,见是程作昌等人,笑着把他们迎了进来。

程作昌对他们道:“俺来看看小白脸……,嗯,不对,俺来看看你们参谋长!”

众人轻笑,他们已经习惯了程作昌这样称呼他们参谋长。

王英杰也听到了程作昌的声音,他努力坐起了身。

程作昌快速走到他身边坐下,伸手扶住王英杰道:“快躺下,你跟俺老程还客气什么!”

见王英杰脸色发红,程作昌关心地问:“是不是还发着高热?”

王英杰笑道:“没事,这点小伤不算什么!”

“哪里是小伤,唉,这都怪俺老程!”

见程作昌一脸的愧疚,王英杰安慰道:“那些矿工安置得怎样了?这几日可还有死亡的?”

程作昌点点头道:“日本人围困在山下,想困死咱们,山上虽然储存了很多军械弹药和粮草,但架不住受伤的人太多,现在依然面临缺衣少药。”

王英杰沉思了一会儿,道:“老程,两军相遇,勇者胜;两军对垒,智者赢。咱们不惧他板垣,但咱们也要懂得用智慧。

“咱们这里易守难攻,地势险要,板垣他们在地理上处于弱势。他们也害怕咱们的大炮,不会轻易,也不敢轻易地动兵。

“而且,我想,用不了多久,寅木那边便会传来消息。板垣一定会迫于舆论压力,被迫撤兵。现在,咱们要做的,就是坚守下去,再过一段苦日子。”

程作昌气愤地一拳砸在床上,忿忿地道:“以俺老程的性子,恨不得拿大炮给他们一下子轰了,再冲下山,跟他们一决死战,打他个落花流水,好解俺这心头之恨!”

“老程,你千万莫冲动!忍下这一时之气,以后,咱们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王英杰劝道。

“嗯,俺听你的!你先好好休息,俺去大哥那边看看!”

“好,千万要照顾好那些矿工!”王英杰补充道。

程作昌点点头,道:“你就放心吧!”

然后,程作昌随手帮王英杰掖了掖被子,大步向帐外走去。

董世斌和赵宝把程作昌一行人送出了帐外。

走到无人处,瑞五戏谑道:“师长,我咋觉得,你跟参谋长越来越对撇子呢?还那样关心人家,凡事还都听人家的!”

程作昌答道:“王参谋长本来就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只是你们对他有偏见罢了!”

“啥?……”

身后,瑞五、李副官等一行人皆是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他们师长说出的话吗?

大榔头这几日一直带着冯昌、马宁、卫子等人守在东面的山头上。

当程作昌一行人深夜赶来,大榔头正枕着金砖呼呼大睡。

马宁叫醒他的时候,大榔头一骨碌坐了起来,一边往腰上系着金砖,一边大声嚷嚷道:“小日本子攻上来了吗?给俺打,狠狠地打!拿大炮轰他们!”

“大哥,你睡糊涂了?”程作昌哈哈笑道。

见是程作昌一行人站在屋里,大榔头停下手中的动作,埋怨道:“大晚上的,不好好休息,跑到俺这里做甚?害得俺以为日本人发起进攻了!”

闻听此言,屋子里的众人皆是一阵哈哈大笑。

程作昌调侃道:“大哥,你这往腰上系什么呢?”

说着,就伸手去扒拉大榔头腰上系的东西。

大榔头一巴掌打在程作昌的手上,说道:“去,这是俺从二道沟金矿背出来的金砖。这块金砖是俺拿命换来的,俺要亲自交给你嫂子,这后半辈子,就靠这块金砖才能住进你嫂子家!”

“瞧大哥这点出息!”程作昌笑道,“怪不得那夜,俺救大哥,拽大哥上马的时候,就觉得大哥咋就突然变得那么重,敢情背着这样一大块儿金砖!”

大榔头笑道:“没听说贼不走空嘛!马宁和卫子就没俺这精神头,啥也没带出来!”

马宁笑着对程作昌道:“大哥,你不知道,大当家的整日里走到哪,就把这块金砖带到哪,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得把它放在头下枕着才安心!”

“大哥,你不是那种小气人,不至于吧!”程作昌无奈地对大榔头道。

“去、去,都一边去!这块金砖是俺给你嫂子的聘礼,没有它,俺能进得了你嫂子家的大门吗?你们都懂啥?”大榔头不满地嘟哝着。

众人看着大榔头那奇葩滑稽的样子,忍不住再次哈哈大笑起来。

远在天津的于寅木,这些天忙得是焦头烂额。

自打从二道沟金矿回来,他就把整座金矿发生的事情向少帅张学良汇报了。

张学良也同意他解救二龙山困境的办法,命令他可以随时调遣麾下兵力,以及各部门人员。只是,此事要秘密行事,不要以东北军的形式对外出现。

所以,于寅木便立刻着手带领王英杰北平和天津的情报站人员,与东北情报站人员秘密配合,利用媒体针对火鲁儿山二道沟金矿坍塌,矿脉捣毁,掩埋矿工,以及日本人故意隐瞒消息,造成大批矿工死亡的事情,大肆进行宣传。

消息上称,为了掩盖矿工死亡的消息,封住这些矿工的口,日本人把这些无家可归的矿工逼到二龙山上。然后,兵临二龙山下,要以剿匪为名义杀掉这些矿工。

不仅如此,于寅木还找到邵立群等人作证。力证今井采金株式会社霸占鸿兴金业公司股份,利用采金局付本源做虚假证词,把二道沟金矿据为己有的事情,向国人澄清。

类似于这样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各种解说版本漫天飞,国人在舆论的引导下,掀起了一股爱国浪潮,纷纷指责控诉日本人抢占我国国家资源,为这些无辜死去的矿工进行声讨!

甚至,还有些记者成群组队的跑到了二龙山下,不顾生命安危,想要上二龙山进行采访。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消息,和来自于社会各界的舆论,给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就在于寅木刚刚觉得自己能喘口气之际,古舒瑶找到了他。

于寅木在见到古舒瑶的那一刻就怔住了,他竟然忙得忘记了自己对古舒瑶的承诺。

古舒瑶站在于寅木的面前,审视着他。

来之前,她怀揣着一腔怒火。但是,在看到于寅木之后,全都烟消云散了。

因为,古舒瑶看到了于寅木脸上写满了疲惫和焦虑,她的心彻底软了下去。

她想开口审问于寅木,问他为什么食言?从东北回来后为什么不去她家里提亲!可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于寅木知道古舒瑶的心里一定不舒服,拉着她一起坐下,说道:“舒瑶,对不起,我从东北回来就忙于工作,因为我要为二龙山那些弟兄和矿工的生命安危考虑。”

这些日子,报纸上的这些消息古舒瑶也看到了,她叹口气道:“寅木,我理解你,我不会怪你的!”

于寅木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道:“现在,二龙山被困,很多人都受了伤,我估计他们那里每天都会有人在死亡,我实在是担心他们的安危。”

“那我们就给他们送衣送药,怎么样?”古舒瑶的表情很天真,两只眼睛在放光,于寅木不禁为这个姑娘的善良而感动,忍不住把面前的古舒瑶轻轻揽入怀中。

古舒瑶回抱着于寅木,两个人紧紧相拥。

此刻,与古舒瑶想法相同的,还有沈家姐妹。

秋草在国立北平大学也发动自己的学生声讨日本人,在报纸上发表各种文章,阐述爱国情怀,高调声援二龙山上的土匪和矿工。

他们发表文章称,二龙山的土匪,虽为匪却有情,救矿工于危难;一些国人,虽为官却无义,支持日本人来窃国。

多篇文章在报纸上接连登载,让政府一部分官员也是坐立不安,主动开始向日本关东军方面施压。

大姐秋霜,在沈元那里得到了王英杰受伤被困二龙山的消息,还有小弟福贵,以及李嫂与郑家均已失踪的事情,早已心急如焚。

她和秋草商议后,秋霜拿出了自己唱戏所得,带着“蓝月班”去了天津,联系薛东澜,大量采买医药、被子、毯子、衣物,准备回东北驰援,寻找失踪的小弟。

不久,秋草也请假赶回了天津,他和薛东澜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开始采买医药。

此时的二龙山,不是孤军在奋战,所有人众志成城,都在为解救二龙山而齐心协力!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