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四十六章

除了这些另外还有众多关于舜帝的遗迹和传说。

其一是江苏无锡的舜柯山。据考证,舜柯山一带留有不少舜的遗迹。

在舜柯山上,人们发现了不少石器时代的石锅、石斧、石犁等,据说,是舜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品。

据考证,距今年前,太湖流域发展成为全国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比较先进,稻谷是主要农产品。传说中的舜,生性敦厚,宽厚仁爱,村民们都愿意和舜接近。舜在舜柯山一带教导村民如何插秧种稻。在舜柯山上,有一块“舜皇锄印石”。民间传说那年天旱无雨,禾苗枯焦,舜为民焦虑,以锄击石而留下的。

当地建有一座舜皇庙,历史久远,规模宏大,门前两棵银杏树,树围甚巨,需四人合抱,可见庙宇历史悠远。庙前有一巨石,留着两个清晰的脚印。据老人们说,那是舜皇看到太湖水泛滥,心中烦躁,连连跺脚而留下的。

其二是三分石。三分石,又名三峰石,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城南百里处,它是九疑山的最高峰。相传

相关图片

是舜的葬身之地,故又名舜峰。

三分石如三支玉笋,鼎足而立。峰间相距各5里。峰势险绝,直插云霄。古人有诗云:“一峰浮黛插云霄,石作三分结构牢,云外有人攀玉笋,山中何处觅仙桃。”《九疑山志》载:“三峰并峙如玉笋,如珊瑚,其上有仙桃石、棋盘石、步履石、马迹石,又有香炉石,有足有耳,形质天然。其间有冢,以铜为碑,字迹泯灭不可认,或疑为舜冢。”

三分石是如何来的呢?相传舜帝南巡之时,有一天登上此峰,考察山川形胜。中午时分,他和侍从们在峰头野餐,不觉醉酒。酒壶遗忘在峰头上。有一只大鹏恰巧飞临此山,见有一壶酒,便俯冲下来,用锐利如钩的尖嘴一啄,当下石壶分成三块,化作三峰石。那剩下的玉液,化成了长流不息的泉水,这就是潇水之源。

如今三峰石上,果然清泉喷涌,垂崖倾注如白练悬空,若烟若雾,水流激石,惊浪雷奔。当中一脉,为潇水之源泉,俗称“父江”,西流至九疑山下。

其三是舜王碑。

舜王碑,人称“舜王龙碑”,上刻七个大字“帝舜有虞氏之陵”,原在三分石上,后迁至大阳溪边的舜庙之侧。迁移之因,也有一个传说。

皋陶墓相传帝舜时,九疑山出了九条孽龙,盘距在“蟠龙洞”、“九疑

舜帝陵

岩”,危害百姓生灵。帝舜闻之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