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004章 父亲的遗物

队伍从乌鲁木齐出发,中间在库尔勒市休整一晚,于第二天下午到达了距离罗布泊最近的县城——若羌县。

若羌县别名也叫楼兰,其管辖的地理面积是现在浙江省的2倍,是中国辖区总面积最大的县。

不过虽然辖区面积大,但是多为荒漠,总人口只有3万人左右,而且少数民族占了总人口的40%。

在这里有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东乡族等15个少数民族,大家各有各的信仰,也许是为了保护种族血脉,之间从不通婚。按照计划此次考察的大本营就在这里。

想要进入罗布泊腹地,最要紧的除了给养之外,就是找一位好的向导。

之前彭院长两次考察的地点都是在罗布泊的边缘地带,所以没有找向导。

但是这次计划的考察地点是在罗布泊腹地,没有向导是绝对不行的。

最终队伍凭借着介绍信找到当地的村长,村长是个70多岁的老头,长得精瘦,头发和胡子都已经花白了。

村长一看介绍信开出的单位,当时就吓傻了!估计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的北京首长,握着彭院长的手一顿摇啊!

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一边哭还一边问*他老人家可好啊?

村长这一哭把众人吓了一跳,赶忙解释说*他老人家已经驾鹤西去了。

村长一听*没了哭的那叫一个惨,拉着彭院长的手就不松开了,鼻涕眼泪流了一地。

众人看到这情形赶紧拉开老村长,安慰说*他老人家虽然驾鹤西去了,但是遗体还保留在水晶棺里,答应任务结束后一定带着老村长去北京见见*。

后来才知道这地方唯一的家用电器就是放在村部的一台收音机,可惜地方太偏远信号根本覆盖不到,所以也只是个摆设。

最后村长亲自给我们介绍了一位向导,是个蒙古族的小伙子。

小伙子叫巴萨,大概有二十四五岁的摸样,说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汉语。

据村长说,巴萨的父亲原先就是给过往驼队做向导的,巴萨从小就跟着父亲多次进入罗布泊。

现在他父亲年岁大了,已经不能在给人做向导了,于是巴萨子承父业做起了向导。

可能是由于汉语不太流利的原因,巴萨不是很爱说话,一说话就脸红,不过身体倒是壮实,将近一米九的个头,腰间别着一把弯刀。

众人看着这个大块头也觉得十分有趣,暗地里那易给他起了个外号“傻大个”。

队伍安顿好一切之后,晚上就住在了村部里。

说是村部,其实就是老村长自己的家里。白天炕上的被子一叠,放张小桌子就是村部。晚上桌子一撤,被子一铺就睡觉。

把我们这些人安排在这也算是最高待遇了,因为这里是村中唯一有电灯泡的地方。

晚上老村长特意炖了只大公鸡给我们这些北京来的“首长”改善伙食。

不过这鸡确实好吃的很,肉质紧实又不硬,很有嚼头。在城里很难吃到这么好吃的鸡。

大家都围坐在炕上吃鸡,这时候傅红兵天生没溜的本性尽显无疑,一边吃着鸡一边就问老村长:哎我说村长,你也太抠了,就整这一只鸡啊?

那易本来正在旁边闷头吃鸡,听完傅红兵的话悄悄的从背后踹了傅红兵一脚。

傅红兵被揣这一脚之后,不但没有察觉那易的用意,还拍拍屁股嚷嚷道:

“老那,你踹我干哈?”

老村长见此情形面露尴尬,略带歉意的说道:

“各位首长,真是对不住。我们这穷,不瞒你们说,你们吃的这只鸡本来是我自己养着过年吃的。你们要是不够,就再吃点红薯垫吧垫吧?”

众人听完,顿时觉得无地自容。一群北京来的“首长”撇着嘴丫子就把人家过年养的鸡给吃了。

彭院长听完也是好一阵的尴尬,抬眼往四周瞧瞧,只见屋子里面确实够穷的,于是想了想朝着助手小胡使了一个眼色。

助手明白彭院长的意思,从怀里掏出了几张大团结。村长一看北京来的首长要给钱,哪里肯要。

赶紧解释说我老汉不是这个意思,北京的首长来了吃只鸡哪里还能要钱呢?这要是让*老人家知道了,我老汉这脸往哪放啊!

那易看村长死活不要,眼睛一转计上心头,连忙说道:

“大爷,这钱您可得揣着。*他老人家活着的时候就经常教育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您这钱如果不收着,我们可是犯纪律的!”

村长听那易这么一说,才不情愿的接过了那几张大团结。老村长拿着钱有点不知所措,念叨着:也中,回头我就用这些钱再给村里挖口井,省的还得上邻村去打水!

彭院长在一旁听见老村长念叨,就有些好奇的问:老哥,你们村没有水井吗?怎么还要去邻村打水呢?

老村长一看彭院长开口,急忙答道:

“首长,您是不知道!原本我们村东头有口水井,虽然水不多但也勉强够吃。可是谁知道前些年突然这水就没了,开始我们都以为是暂时断流了,之前也出现过,没多长时间水就自己冒出来了。可是这一晃都过去三十几年了,那口井现在都废了也没见水再冒出来过!”

村长说到这叹了口气。

“老人们都说这地下有妖怪,把这水全都引走了。从那以后我们就只能去旁边村子去挑水吃。因为没有水,什么东西都养不活,所以我们村子才穷成这样!”

彭院长听完倒没觉得有什么异常,可是刘教授却觉得有些蹊跷。

因为刘教授是地质学的专家,所以明白在新疆地区所谓水井跟平原地区不同,这里的都是坎儿井。

因为新疆地区普遍干旱缺水,所以地上水源十分有限。在这里生活的人们迫于无奈才发明出了这种坎儿井。

所谓坎儿井就是利用山体的坡度,在春夏季节的积雪、雨水流下山谷的时候把水源收集起来,埋入地下。这样既能四季取水又能有效的减少水分的蒸发。

一般来讲只要降雨降雪没有大幅度的减少坎儿井就不会突然干涸。

刘教授觉得奇怪就问村长:有没有把情况跟镇上汇报?

村长听完无奈的摇摇头,说道:咋没汇报呢!早就汇报过了。上面也派人下来调查了,可是左查右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刘教授听完心中更觉得奇怪,就接着问村长:

“老哥,你们这块雨水怎么样?照比往年少了吗?”

村长听完,叹了口气说道:

“雨水倒是没少!可是我们这块压根一年到头就下不了几场雨!这要是这点雨水再没了,我们可怎么活啊!”

刘教授听完心中暗自嘀咕,按理说不应该啊!雨水没有明显减少坎儿井不可能说干涸就干涸啊!

不过刘教授虽然觉得奇怪,也没有再继续往下问。

主要是想到此次的任务紧急,耽搁不得。再一想反正任务结束都要回到这里,到时候再帮着看看也不晚。

众人吃完这只过年的大公鸡,又吃了点随身携带的食物,看看时间也不早了,于是简单商量了一下明天的计划便各自睡下了。

(本章完)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