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卷 东风起 第四十四章 强军

继王骁上次在先登堡外空地给那群新兵蛋子训话已经过去了三四天,先登堡在众人齐心协力快速建设之下也已经逐渐成形,现在隶下百姓们正在加速建设修缮城内民宅等设施,每天都是热火朝天的样子,好不热闹。

也是王骁手里还有不少钱,从各个州城运来的粮食络绎不绝,之前那些通过特殊渠道买来的牛也都已经悉数到位,这些内政的事情王骁有点忙不过来,军政要务缠身,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从先登营的营寨走一圈,再到工地上指导工作,好不乏累,不过无论对于他或是整个辖下百姓来说,看着一个新兴堡寨逐渐成型,无疑是非常开心的。

他这几天又开始入夜奋笔疾书,写下了一整本他的练兵手册,命其为“先登营操典”,所有的部队训练都按照他的书中进行训练,不过可以说先登营的训练是非常幸苦的了。

放眼大燕各地,卫所军每年操练大多寥寥,当然这是内地兵,北境边军训练还是一月能有个四五次的,这都算是“训练精良”的部队了,可想而知遇到马背上出生的猲人鞑子,作战胜率几何了。

这也是燕军一直只敢依靠高城坚寨死守,而从不敢出城野地浪战的原因,原因不外乎实在匮乏训练,出城野地浪战基本都是全军覆灭的下场,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鞑子一来我就坚壁清野守城的作战风格。

说实在的,有点丢人。

想当年燕武帝慕容太阿那会儿,整个皇燕正是国力强盛之事,慕容太阿对军队,尤其边军相当关注,也就只有那个时候,大燕的军队是敢于出城与胡儿血战的时期,且装备较为优良,当时还比较缺乏装备盔甲的草原王廷被打的节节败退,无奈远遁八百里避大燕锋芒,一时间草原万邦臣服,慕容太阿在位期间一直都是老老实实的缩在草原,不敢再有异动。

如今大燕孱弱,又到了那些胡虏耀武扬威的时候了。

王骁一直在思考怎么和鞑子作战,先登堡一成,就是守卫在整个北境前线的排头兵,虽然只是个堡寨并非大城,不过也难免会有些捞战功的草原贵族率兵来犯,部队的训练还是要提上日程的。

想要练成强军,不是靠着单一的训练就能无敌天下的,历朝历代,装备精良训练牛逼的队伍多了去了,覆灭无名者比比皆是。而那些强军为什么能叫强军?两个字就能概括他们的共同点。

军魂!

强军一定会有军魂,无论是古三国时期的河北先登死士,或是前朝戚爷爷的戚家军,无一例外的都有军魂!这军魂或是主将本人,或是其他因素。但这都让他们在同一时期基本处在天下无敌的状态。

这些部队,哪一个曾经畏惧过外敌?畏惧过几倍于己的敌人?

军魂熊熊燃烧,他们只知道死战不休!

王骁认为,部队想要强,基本素质必须过硬,服从命令听指挥,令行禁止是一支部队成长的矫正器,做的到这一点,就能迈出成为强军的第一步。所以他整出了一套队列训练这些方式,什么齐步走,跑步走,全部都用那种训练到你全身都有一个肌肉记忆,一叫口令身体就条件反射作出反应为止。

所以他给新兵们总结了一句口号:“只要训不死,就照死里训!”

除此以外,他还在考虑军队职业化的问题。现在很多军事重镇的戍守部队都是“募兵”,也就是钱粮招募而来,正儿八经的一分钱军饷都不会少那种部队,又会在平时多加训练,所以整个部队军事素养都不错。而且这些部队一般除了战斗,余下时间都会在各自营房校场训练,并不存在王骁这种耕种一体的军队组成,毕竟人家可是正经的职业军人!

作为军人,得不到敌人的尊重,何等可悲

而好多地方的屯所制早已经实存名亡,现在的屯田卫所,你指望一群天天混吃等死,种地都种不过来的人去打仗?昨天还扛着锄头在田垄上锄地,第二天就拿着锈迹斑驳的刀被迫上战场,这样的部队,说是土鸡瓦狗都有点抬举,不过是一群敌人眼中等待宰割的牛羊罢了,怕是这种军队,在现在的猲人眼中,都不能当作“人”看待。

王骁想要成为天下兵马大将军,想要为那天亲手了结生命的姑娘报仇,就必须有一支强军!

其实各地现在都有军阀,而且势力都颇为不少,皆是手握重兵的军政大员,即便是朝廷有时候直传命令下去,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也会阳奉阴违的违反朝廷的命令。

无他!手里有兵耳!

但是王骁认为,现在的这些人好像走进了误区,认为手下军队越多越好,军队素质?关我屁事,老子人多就是大爷,只要本部主力不失,那些个附庸之辈随随便便就能抓上一大把。

古人言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发展到现在变成强制性一般的了。

王骁认为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为什么训练有素的部队通常能一打二甚至敌三依旧是一路平推?就两点,第一,军士个人技艺相当之高。第二,团队协作意识强,既然有技艺在身,又有团队配合,凭什么不会无往而不利呢?

前朝戚家军为什么天下无敌?史料记载着“戚家军”在抗倭战斗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比较有名的大战有台州之役,经新河,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战斗,十三战十三捷。

隆庆元年,戚正光及其老部下3000人调往京师,督阵蓟辽,编练车步骑营三万。隆庆二年,朵颜部酋长董狐狸帅蒙古铁骑30000入寇,戚正光以车营抵挡,自己率8000铳骑突袭董狐狸牙帐,全歼朵颜30000铁骑,俘董狐狸侄子长昂,董狐狸仅以身免,逼董狐狸扣关请罪;万历三年;长秃帅兀良哈铁骑50000入寇,戚正光又率8000铳骑出塞包抄,全歼50000蒙古军,活捉敌将长秃。这还只是北征,这还不算南下抗倭。

如此战绩,放在今天,都是实打实的名将一流,封个元帅都不为过了。

所以王骁的先登营操典中,关于各兵种的训练都有了详细的规定,有一部分还是他从戚爷爷纪效新书之中借鉴而来,已经发下去让崔绝韩大福去宣讲了,而他则甩了甩自己写字太久有些发酸的手,扭了扭脖子,发出一阵卡吧啊吧的声音。

眼中却越发明亮,他似乎已经看见未来他统领天下兵马的,登高一呼万人响应的场面了,不多时,书房之内,传出了他均匀的呼吸声,已是睡得熟了。

而那些训练了一天异常劳累的新兵们,也在各自的炕上睡得香甜,他们远远不知道,自己以后将要效忠的主将所追求的那条道路,有多么辉煌!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