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 45 章

苏培盛看了一眼,“回殿下,这个是格格新制的药,她说这药可延续半刻钟生命。”四爷惊了一下,“胡闹,这种东西怎么能拿出来。”

苏培盛:“奴才想着,格格也是替殿下着想,怕有个万一,说不定能用到呢。”

四爷眉头蹙的更紧了,这种东西要是被有心人得到了可是要出大事的。

“下不为例,算了,我以后会好好叮嘱她的。”四爷不放心的自言自语,又拿起信封,打开一看,只有两行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毫不相关的两句话,却系着四爷心中最重要的人和现在最挂念的事情,情感的着落和父子关系。

前一句不必说,自是苏离在传达自己的思念,后一句话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在其位谋其政,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四爷大概明白点苏离的意思,皇阿玛是君,自己为臣,今日所为已尽臣子本分,皇阿玛为父,自己为子,却尚未做到儿子应尽的义务。

这是看出了自己的心事吧。四爷的心情终于好了些,也放松了许多。是啊,臣子本分尽到了,剩下的就当是自己的这个做儿子的满足垂危父亲的最后心愿吧。

康熙不说,四爷也能猜到他是极其想在临终前见太子一面的,只是他不说,自己也没敢多提。

第二日,四爷便拜访了被囚禁在郑家庄的太子和被圈禁在府里的大阿哥,一番细谈,兄弟终交心。

四爷既然已经有了想法便很快动了起来,他试探性的与康熙暗示,可康熙不知怎么想的,竟装作没有听懂。四爷思索了一番,知道皇阿玛是为自己着想,怕这时候传召废太子会引起朝廷动荡,想明白以后,四爷更加下定决心要满足康熙的这个愿望。

许是皇上的病症越发严重,四爷的威信也日益提高,下面的人开始听话。

一个寻常的夜晚,两辆看似普通的马车前后进了畅春园,马车上下来两个年纪略大的男人,他们一身漆黑的斗篷罩身,融入在夜色中,让人看不清他们的面目。

一阵风吹来,掀起了斗篷的一角,露出了两张沧桑的面容。

“皇阿玛恕罪,儿臣违了圣意,斗胆为皇阿玛引见两个人。”四爷估摸着人快带了便提前请罪。

康熙今天精神不错,看见老四这般,便隐隐猜出了什么。

“是什么人呐?”想要装作不在意却被手上的青筋出卖了心情,康熙有些胆怯又十分期待。当年父子情谊伤的太深,如今相见着实有几分难以言说的味道。

四爷看了看门口,见苏培盛已经站在了那里,便回道:“皇阿玛见了就知道了,只是皇阿玛切莫太过激动以免伤身。”

四爷的话音一落,康熙无奈的看了他一眼,“你啊。”说着深深地叹了口气,高耸的眉头也松了下来,“宣他们进来吧。”

只见两人慢慢走了进来,放下帷帽。这一瞬间,似乎过了许久。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异口同声的问安声,尽管两人相斗多年,但这一刻他们的心都是相同的。

“快,快起来!”康熙激动的想要下床去亲自扶起这两个自己亏欠良多的儿子,“皇阿玛小心!”看着康熙的动作,四爷眼疾手快,赶紧扶住了差点歪倒的父亲。

“大哥、二哥快起来。”将康熙扶住的同时,四爷赶紧对行礼的两位兄长说道。

“皇阿玛”废太子上前一步,坐在了床边,大阿哥也拿了个凳子守在床边。人死如灯灭,再大的怨恨,此时此刻也都消了。

“你们也老了,头发都白了。”康熙抓着废太子的手,不自觉地用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老泪纵横。

时光蹉跎了岁月,记忆中那个光彩照人的太子和风光无限的直郡王都已经白发皑皑,面容沧桑。

此情此景,就是四爷也难免红了眼眶。

“老四,皇阿玛马上就要跟随先祖的脚步去了,临终前只有一个愿望,你答应朕。”康熙抓着两个儿子的手对着四爷说道,这与其说是命令,不如说请求。

四爷毫不犹豫,“皇阿玛别担心,儿臣答应就是。”

康熙欣慰的笑了,“皇阿玛知道,你重情义,这些年也一直暗中照顾你两位兄长,等皇阿玛入了皇陵,你就把他们放出来吧,他们也老了,不会给你造成多大困扰的。”

四爷明白康熙终究心里记挂着这两位兄长的,不见还好,见了难免情绪流露,心里的愧疚就一下子迸发出来。

经历了一世的四爷也想好好与兄弟相处,自然是欣然答应。

康熙见四爷答应了,就撑着身子对废太子和大阿哥交待:“朕有愧于你们,但老四没有,今日朕给老四下了这个旨,你们就好好的,不要辜负朕的期望。毕竟这件事出了朕的嘴,入了你们的耳,没有别人知道。”

四爷心里一哂,皇阿玛还真是,难不成自己会不认不成。

“儿臣明白,不会让四弟为难的。”废太子和大阿哥领会了康熙的意思,心里顿时有几分尴尬。

“皇阿玛先与两位哥哥叙话,儿臣先告退了。”四爷知道自己在场皇阿玛有些话不好说出口,理解的先告退了。

接下来的两日,废太子和大阿哥便陪在康熙身边,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那日,四爷接到急传。

他匆匆赶到清溪书屋,废太子和大阿哥正跪在床边悲痛欲绝,'皇阿玛!'四爷快步上前来到床边,听到四爷的声音,康熙勉强睁大眼睛。

“老四善待你那些兄弟!”他拉着四爷的手,断断续续的交待。年迈的父亲即将远去,临终前无论哪个儿子都放心不下,可怜天下父母心。

四爷:“皇阿玛,儿臣定会不负所托,善待几个兄弟。”

康熙听到四爷的承诺,欣慰而又不甘的闭上了双眼。

“皇阿玛!”四爷眼睛一红,顿时惊叫出声,可是他叫的那个人再也不会睁开双眼,再也不会与他的儿子们斗来斗去,泪水忽的就不听话的落了下来。

废太子和大阿哥两人三两下爬到床边,大声呼叫:“皇阿玛!”

一声声哀叫,一声声呼喊,都唤不回决意离开的老人。

“皇上崩了!”梁九功泪眼涟涟,站起身到外间对着焦急的等候着的皇子大臣宣布。

“嗡嗡”钟声响起,声音穿透了整个北京城。

“那个方向,是皇上崩了?”苏离惊讶的问刘嬷嬷,有些不敢相信,千古一帝就这么离开了大清。

刘嬷嬷走出房门仔细一听,赶紧回来告诉苏离:“格格,确实是皇上驾崩了,咱们赶紧把衣服换了,屋里的摆设也都换些素净的。”

苏离听完赶紧应声去换衣服了,再出来便穿了一身青白色的旗袍,没有太多缀色,干干净净,身上的首饰也只剩下几件玉饰。

收拾完毕,苏离便与刘嬷嬷一起快步赶往福晋的院子,一边走一边想着四爷的心情,至于苏离本人倒没感觉到什么悲痛,来到清朝这么多年,苏离从来没有见过康熙的面,也谈不上有什么感情。

只是康熙驾崩,有些担心自家男人。四爷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该是难过的,毕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六十九岁。临终前留下圣旨命太子胤禛继承皇位,遗诏上写着:“太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四爷先是请来了众位兄弟为父守孝,停朝三日,才承继皇位。

毕竟,先皇故去,太子登基为皇是为正统,故而新皇的登基大典很快就准备起来。

那天,新皇立年号为雍正,即为雍正帝。废太子和大阿哥也走出圈禁之地重新进入了臣民的视野。

朝堂上,雍正帝分封大阿哥胤褆为直亲王,废太子胤礽为理亲王,八阿哥胤禩为廉亲王,九阿哥胤禟为祕贝勒,十阿哥胤为忻贝勒,十三阿哥怡亲王,十四阿哥恂亲王,其余皇子贝勒贝子各不相同。

后宫中,封乌拉那拉氏为皇后,年氏为年贵妃,李氏为齐妃,苏离为瑾妃,钮祜禄氏为熹嫔,耿氏为裕嫔,宋氏为懋嫔,其他答应、贵人若干。

新升级的妃子们等着入宫,自然先皇的妃子们自然就开始搬离。

登基大典过后,四爷宣布为先皇守孝三年,这三年暂停一切选秀,嫁娶事宜。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