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百万年

杏花村在他的管辖范围内,也算是他的业绩了,这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事儿,他自然不能落下了,要是扣屎盆子的事儿,这县长肯定得躲的远远的了。

陈小四不爱迎接领导。

随口附和道:“郭支书,他们要是来了,那就随便走,再随便看呗,咱村也不怕看,看也看不坏啥的。”

“那不行啊,咱得陪同啊。”郭支书叹息道:“刘福贵走了,刘萍又跑你这里当库管了,现在村里就剩下我跟崔大牛俩人了,我这么大岁数了,咋陪同啊?走这么几步路都喘了,再说那个崔大牛你放心让他陪同啊?”

“也没啥,崔会计很有工作能力的。”

“小四,算了吧,你现在是村长了,不能让咱村给上级领导留下负面影响啊!”

“那好吧。那我先回去取块电池。”

陈小四回去取电池的功夫,县长已经跟着电视台的记者到了,一看杏花村大兴土木的,赵县长亦是一阵羡慕。

羡慕陈小四这家伙跟郑氏集团挂上了,这得多大的手笔啊。

车一路到了村部,崔大牛出来了。

“您是”崔大牛挥舞着套袖又道:“是赵县长吧?哎呀,我正等着您那。”

县长秘书是个男的,忙问:“你是谁啊?”

“哦,我是杏花村的副村长,我姓崔。”

“哦,老崔啊。”赵县长呵呵笑了笑,赵县长也是个矮胖子,笑眯眯道:“这是咱们县里电视台的小徐记者,特意来咱们村采访来着,你既然是副村长,那就给介绍介绍呗?”

“呃行,这个好说,小意思。”崔大牛看了看这个女记者,挺年轻的,有几分姿色的。

崔大牛嘿嘿嘿笑道:“那行,就由我来介绍一下杏花村吧,我们人均收入大概在两千左右,这地方十年九旱”

“停!”赵县长咳咳道:“老崔啊,这话不能说。”

“那”崔大牛眨眨眼:“那我该说啥?”

这时,记者也说道:“这不行啊,现在咱们全县要把杏花村当成重点宣传对象,要是杏花村人均收入两千,这不就是贫困村了么?还咋当宣传对象啊?我这要是录下来,把稿子这么写,这就不是重点了,倒是成了扶贫的重点了。”

“唉”找校长胖乎乎的手落在崔大牛肩膀上说道:“这样吧,老崔啊,现在先别录像,今天呢,先彩排一下,然后明天来录像,你这人长得也实在,就专门采访你,那个你准备纸笔啥的,把重点都记录下来”

“那好吧。”崔大牛回屋取了纸笔,他准备记,不过他这笔字不怎么样。

但赵书记也不在乎这个了。

问县记者:“他上镜如何?”

县记者小声说:“不错,上镜给人感觉老实巴交的,纯农民那种,有真实感。”

“这就好,这就好。”赵书记又咳咳道:“真实感好啊,现在老百姓看的就是真实感,比如那些没有真实感的电视剧电影,都没人乐意看了,比如老赵的电视剧,越来越脱离实际,农村就是农村,你整的农村比城市装修都好,而且家家那样好,简直就是扯淡了,太偏离现实的轨道了”

“对对,书记说的太对了。”县记者拍着马屁。

赵书记又冲崔大牛道:“老崔啊,但这次是采访,要拿咱们村做典型的,所以啊,不能含糊,那个人均收入六千元吧,达到了中等收入了。”

“这达不到啊。”崔大牛咧咧嘴。

“老崔啊,你是老干部了,这次采访很重要,是给全县人民看的,如果说你们杏花村人均收入两千块钱,你脸上有光吗?没有吧?”

“这倒是。”崔大牛点点头。

“这不就对了么?那就六千。”赵书记挥了挥手。

“对了老崔,你们村有啥名胜古迹没有啊?”赵书记又问。

崔大牛挠挠头:“没啥名胜古迹啊我们村就有一颗老歪脖子树,不知道多少年头了。”

“好!这个好!”县里记者忙说道:“快带我们去看看那棵树。”

“那一棵树有啥好看的?”崔大牛嘟囔了一句,带着他们去看树了,这树长的是够歪的了。

县记者忙说:“这棵树,应该有五百年了。”

崔大牛回屋套袖说:“没有,绝对没有,好像是土地改革那时候栽的,抄大地主家的时候发现了这棵树,当时也就几十年,过了这么久了,不到一百年,也就几十年的树。年纪不一定有郭支书大。”

“没有不行啊!”县记者咧嘴道:“没有五百年,可做不了新闻,这树必须有五百年才行。”

崔大牛忙说:“这根本没有五百年,你怎么让他有五百年?你看看这棵树,五百年的树会是这样么?”

县记者摇头:“那没事儿,这树具体多大谁也不知道,谁不信五百年,就让他问问这棵树到底多大。”

“这这不是瞎编么?”崔大牛咧起了大嘴。

赵县长呵呵笑了:“老崔啊,没事,就是一个采访而已,再说了,说这树多大,还有人能把树锯断了查查年轮咋的?你就记着说五百年就行了。”

“那好吧。”崔大牛在本上记着了。

县记者又道:“到时候在这棵树上拴一些红绳,这就是许愿树,或者求子树,或者是平安树”

“这唉”崔大牛不知道说啥好了,心想自己平时就够能扯淡到了,但是这县城的记者比自己还能扯犊子

行啊,反正让记啥就记啥吧。

这时,众人往前走,前面有一块巨石。

记者又问道:“老崔啊,你说着石头多少年了?”

“这破玩意儿啊!也就咳咳咳你说多少年,他就多少年,他听你的,我也听你的。”崔大牛嘟囔了一句。

这记者跟赵县长都哈哈笑了。

赵县长拍着崔大牛肩膀:“老崔啊,别紧张,呵呵呵”

县记者想了想道:“这要是从有生命的时候说起,这石头得上亿年了。现在就说他形成的形态吧,就说他是被大海吹到这里的,一百万年吧!”

“行,那就一百万年。”崔大牛记着。

本书来自x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