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部分 一

只是几天时间,周暮雨的头发竟然白去了一半,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整个脸上显出明显的憔悴。她没日没夜地趴在电脑前,查看关于癌症的各种成因和治疗方法,她知道,癌症患者要想彻底康复,单纯靠手术切割掉肿瘤是无法做到的。

三年前,她的小表弟也是患了肾脏肿瘤,在同济医院做了切除手术,手术结束后注射干扰素。可是,小表弟的情况却越来越糟糕,姑妈家用尽了各种办法,但还是没能挽救小表弟的生命。她还记得生命弥留之际的小表弟抓着姑妈的手,用微弱的声音说,妈,您想想办法吧,您去求求医生,我想活下去。妈,我真的不想死,我求求您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听您的话。

她也还记得最后时刻,作为母亲的姑妈是怎样强忍的悲痛,无奈地对儿子说出了那样一句“孩子,妈对不起你,你就安心地去吧!”。这句话大概是全世界所有母亲最不愿意对儿子说出的一句话吧。

她可不能让她的寒笙安心地去了,她得拯救她的寒笙。

她觉得她要看的书实在是太多了,急需她了解的知识也是太多了,而病魔似乎留给她的时间并不多。她知道,假如没有对郑寒笙治疗理念的根本性改变,郑寒笙身上那块适宜肿瘤生长的肥沃土地,就会很快有新肿瘤细胞出现。现在,她把他的身体比作一块适宜野草生长的沃土,设想一下,在这块地的某个地方长出了野草,你一定不怀疑在它的另一个地方会有同样的野草长出来,毋庸置疑,那疯长的野草会很快铺满整个土地的。当然,如果你想让这块地上的野草不再生长,你的首要任务并不是急着除掉地里野草,而是应该想办法改变这块土地的土壤环境,让这块地不再有适宜野草生长的土壤环境,等到土壤环境改变了,即便原来没有拔除野草,野草也会自动枯萎凋零的。同样的道理,要想郑寒笙体内不在出现肿瘤,重要的不是切除肿瘤,而是应该想法改变他的身体环境,让他的身体不再具有适宜肿瘤细胞生长的环境,一旦肿瘤没有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它就会自动萎缩钙化。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因为有太多的肿瘤患者,他们没有经过手术,等几年之后再去体检,他们体内的肿瘤却已消失了。

她觉得目前改变郑寒笙身体环境的最好方法应该就是中医中药了。可是,她能说服郑寒笙尽快接受中医中药么?

不过,她已下定决心,不管怎样她都是要改变他的观念的,她一定得把郑寒笙拯救过来,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因为他是她孩子的父亲,尽管远在美国的儿子并不知道他有这样一个父亲。并且,在她之外,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这个秘密,当然,除了那个远在湘西的建筑工程师。

那天,周暮雨赶到鄂西市教育局后才知道文局去了省城的。当时,她还不知道文局为什么去省城,她在教育科等候文局的时候,偶然听见杨默之科长在同别人打电话,杨科长说,他这一段时间忙的很,科长在省城住院,科里又派了一位同志去照顾科长了,文局也刚刚去省城看望住院的科长了。

周暮雨听见杨科长的电话后就有点担心了,郑寒笙这些天没有消息,可别是有什么事情发生吧。

等到文局从省城回来,她终于知道郑寒笙住院了,并且是患了癌症。那一刻,她就觉得天塌下来了。

文局还告诉她,这个郑寒笙真是命苦,他同雨涵离了婚,现在连个照顾他的人都没有。文局还叹着气说,郑寒笙离婚这事,他也是刚刚才知道的。

周暮雨决定连夜开车赶回省城,她甚至觉得她和他的机会来了,尽管这种机会是那么地悲壮残忍,但这或许就是命运吧,或许就是老天爷要考验一下他们在一起的决心吧。

一路上,她已经做好了告诉他一切的准备,她要告诉他,她现在是单身;还要告诉他,她和他有一个儿子,儿子已经是一个英俊帅气的大小伙子了。是她一个人养大了儿子,而这个儿子正是他俩当年爱情的结晶。

可等她匆忙到了病房时,她偏偏就见到在那里忙碌着的若云,若云是那么亲昵地依偎在他身旁,她感到心脏顷刻间就被什么东西揉碎了,她觉得她再向他说出一切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了?说出来了,那不就等于把若云从郑寒笙身边赶走吗?那不就是让病中的他更加痛苦吗?她可不愿意看着她心爱的人遭受痛苦。

最终,她选择了沉默,选择了放弃,她觉得能够看到她爱着的寒笙享受幸福,这就够了,她宁愿自己一个人受苦,因为她已经习惯了,习惯了在他有难的时候走近他,在他幸福的时候站在远处默默地祝福他。

自创办这个教育信息公司后,她不知道多少次地到过鄂西市教育局。她曾多次在他办公室对面偷偷地凝望着他,她看着他幸福地工作,幸福地同别人说笑,她觉得这也是一种幸福,她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她陶醉在自己的幸福之中。直到有一天,她有意在文局面前提到了他,那是工会黄主席马上就要退下来,局里准备提拔一名副局长的时候。

她还记得,儿子三岁的时候,建筑工程师已经不回家了,本来她和工程师的婚姻就是名存实亡。

她所在的那所高中只有她一个英语教师,她的课业负担很重。上完课后,她还要一个人带着儿子,好在儿子很懂事,她批改作业的时候,儿子就在旁边自己玩着。

那年的六月,儿子突发高烧,她把他带到镇上的卫生院连续挂了五天的液体。可是,儿子的发烧并没有消退下来,每一次儿子都是上午输完液后退烧,下午五点左右又开始发烧,等到第六天的时候,她着急了,她甚至买了贡品,一个人带着孩子到镇子西边的山神庙拜了山神,但是,山神也没能帮她,到了晚上儿子照样发烧,直到第七天,她带着儿子在镇卫生院输完液后,她遇见了一位老妇人。老妇人看着她焦急的眼神,告诉她镇子东边有位老中医,让她带孩子去那儿试试。

不过,老妇人说完后补了一句,现在的年轻人都已经不看中医了。

那天下午五点,儿子又开始发烧了,她记起了老妇人的话,她得带着儿子试试。她抱着儿子出了门。一路上,儿子不断地喊着妈妈,脑袋无力地垂在她瘦小的臂弯里。她看着儿子发红的脸庞和长长的睫毛下露出的瓷白的巩膜,心里生出了钻心的疼痛。她甚至第一次埋怨起郑寒笙来了,她自己不怕受苦,但她不愿意看见儿子遭受这么多痛苦。

到达老中医家门口的时候,她看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坐在院子中间喝茶。老人看她抱着孩子一脸焦急的样子,就赶紧站起来把她迎进屋。老人的家非常简陋,正门进去是一张柜台,柜台后则是一排高高的漆成了老红色的药柜。

她就把儿子摆放在了柜台上。老人转进柜台里,用手翻了翻儿子的眼皮,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然后就开始在药柜里抓药。

老人很娴熟地做完一切,把扎好的药包递给她,很有把握地对她说,你放心吧,回去把这副药煎给儿子喝了,明天就会好很多的。

江湖郎中会有这么神奇吗?她半信半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回去把药煎了,儿子哭闹得着不肯喝药,她狠心地强行捏住儿子的鼻子把药强灌了下去。

结果正如老人所说,第二天下午儿子不再发烧了。

她觉得老人的医术太高明了,就又专门到了老人那里,询问老人,这些草药怎么会那么神奇。

老人说,道理其实很简单,你儿子就是受了点风寒,感冒了,我只是给他开了点发热的药,把他身上的风寒逼出来了。人的身体是很聪明的,当人体遭受风寒的时候,健康强壮的身体就会自己产生热量驱赶体内的风寒,这就是身体的发热反应,就是你所说的发烧。

你儿子的身体发热,说明他体质很好。体质差的人,他的身体根本不会自己发热去除风寒的,你看我这个老头子有时候受风寒感冒了,身体根本就不会发烧了。能够发热的身体,身体的体质也一定是不错的,这也能够说明,为什么总会是小孩子经常发烧的道理,因为小孩子的身体是没有经过摧残伤害的身体,体质一般会很好。

一般人感冒后,医生会建议你多喝开水,多喝姜汤水,也是这个道理,就是为了帮助身体发热去除风寒。如果你选择去输液,强行把身体的发热症状压下来,实际上是在阻止身体的自愈过程。所以身体好的人,你刚刚把他的发热症状压下来了,但他的身体又会积蓄力量再次发热,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反复输液而不能退烧的原因。

不过,经过输液反复折腾,身体再好的人也会虚弱下来,不再发热了。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他的身体真正康复了,而是输液把他身体的正气压下去了,他的身体再没有能力发热去除风寒了,风寒也就永远存在于他的体内了。如果他的身体以后再受了更重的风寒,他就需要再次输液,除非他通过热药排除体内所有风寒。

其实,我们医生永远要做的事就是顺应人的身体反应。身体在发热,我就只需要给它开点热药助力而已。

周暮雨听得目瞪口呆,愣住了。

老人看着周暮雨一幅傻了的样子,只是微笑了一下又接着说,唉!这年头,找中医看病的少了,能够静下心来,下功夫学习中医的人就更少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相信这些了。

老人仰天发出一声叹息。

天啊!这是多么浅显的道理啊!周暮雨似乎回过了神,发出了深深的感叹。

也就是从那以后,她迷恋上了中医,再也没有看过西医,没有吃过西药了。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