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437章 思路

大领导们可不会白来,也不可能白来,作为一省一市的主要领导,他们的事情并不少,每天要处理的决定很多。有时间来海滨工业大学,除了刷政绩之外,更多的还是表示领导们对工业大学的支持,免得下面人不会做人,败坏了讨论会的兴致。

介绍下之后,领导们就开始刷脸,先是表示欢迎,再强调了一下省里对讨论会的重视,感谢一下国家级大领导,半个小时就这么过去了。

也幸亏今天天气不错,天气虽然寒冷,却有太阳可以晒。如果跟前几天阴雨连绵,估计早就有人受不了了。

大领导发言之后到小领导,小领导发言之后到校领导,反正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这么过去。

嗯,这是国情,在哪里都避免不了。华国人倒是无所谓,国外特意赶来的记者们听得都快要睡觉了。

领导发言结束之后,剩下的人准备精神一振的时候,哈佛代表团却在工业大学代表团以及领导的带领下先参观学校。

这也必须有的过程,一方面给领导更多镜头,另外一方面也是给哈佛代表团以及其他国家的人介绍学校,来到一所学校,总不能连一个镜头都没有吧。于是,从教学楼,图书挂,学校内部环境,都稍微介绍了一番。

还别说,国内近几年一直都在重视高校硬实力软实力的增强。

硬实力不用说,就是学校的基础建设,教学楼,运动场,实验室。图书馆之类的。这些东西虽然不能说最优秀的一定就是最好的高校,却代表着学校的脸面以及硬实力。

一所破破烂烂的高校,教学楼就跟高中教室一般,图书馆没几本书,连实验室都没有。跟一所高档高校,教学楼明亮干净,图书馆藏书无数。实验室先进设备齐全。估计谁第一眼看上去,都不相信前者的实力能够超越后者。

又不是玄幻世界。高人喜欢隐藏身份,就喜欢破破烂烂的整蛊旁人。问之还说是机缘。

现实世界根本不可能那样,学校基础设施上不去就不可能吸引到真正的天才,没有优质的生源,学校就不会有什么名气。没有名气,教育系统就不会重视,不重视就没有拨款,没拨款就自然不会有钱改造学校。

这是恶性循环,一旦陷入。学校只有掉级,连原本的资质都保不住。

海滨工业大学,作为安皖省最有名气的重本之一,它占用的资源并不在少数。跟中科大一样,每年都有大笔的拨款用来教育。

这些钱一部分用来提升教师的工资,更多的还是用来改造教学楼。

空调,投影仪。桌椅板凳,先进的设备,教学楼,图书室,十几年之间,海滨工业大学算是改造了好几次。

这些改造自然是很有效果的。工资上去,教师们开心,学校环境变好,尤其是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学生高兴。设备先进了,老教授们更加高兴,高兴起来。他们就会招生更多的研究生,博士生。

研究生博士生扩大招生数字,更高兴的还是学生。学生能看到进步空间,自然会更加努力,于是,学校的名气才会上去。

名气上去了,领导们就会满意。领导们满意是很有好处的,资金方面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资源也会像学校倾斜。这是一个优质的循环,他会让工业大学变得更加漂亮。

所以在参观的时候,哈佛代表团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所被他们无视的高校,实力虽然不可能跟哈佛相比,却也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差。

孜孜不倦汲取知识的学生,全天候细心研究的学者,先进的设备,世界一流的科研环境,还有庞大的校园,让他们不知不觉稍微重视了一点这所学校。

当然,也就是重视一点而已。哈佛作为世界最顶尖的学府,它所拥有的资源根本不是别人可以想象的,哪怕是稍微漏一点出来,都不是海滨工业大学可以比较的。

只是,他们发现海滨工业大学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弱而已。实力最多提升了两三档,却依然达不到强者的程度。

尤其是在学术讨论之中,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很多问题他们确实有自己的见解,却很难有自己的深度,很多想法总是有不少漏洞。

而这,还是教授级别的实力,也就是说,这所学校之中,唯一可以对他们照成威胁的估计也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一直在旁边默默无声的杨伟,他才是自己最大的目标。

发现对方实力确实比不上自己之后,罗纳德眼睛一转,有了一个主意。他的脚步稍微慢一步,来到杨伟身边。

作为此次讨论的两位主角之一,不管是杨伟还是莱米都受到了很多人的注意,现在罗纳德来到杨伟身边,不只是敏感的记者们,就算是代表团其他人也都精神一振,知道重头戏要来了。

“杨伟先生,贵校实力还真不错,不管是学校环境还是教授、学生都有让我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像是华国一样,平时不显山不漏水,只有深入接触之后才会发现他的伟大!”站在杨伟身边,罗纳德笑着说道。

“不,并不是他伟大,而是你们总会无视他的实力而已,将他们看的太低,偶然接触了之后,才会被震撼。从一开始将他看成一个层面的人,你会发现他也有很多不足!”

杨伟说了一句,表面上是谦虚,其实是在说罗纳德他们目中无人而已。

“哈,我很欣赏杨伟先生看待事情的角度,难怪您可以有杨伟猜想那么伟大的发现!您的猜想我认真拜读过,很有趣也很生动,很有内涵。恰好,在我们这次成员之中也有一位对杨伟猜想有一定研究的人,我想,你们肯定会有很多共同话题!”罗纳德这是图穷匕见了。

“你好,我是莱米!”

这应该算是莱米跟杨伟第一次正式见面,以前,哪怕是介绍到对方的时候,两人也不过点了点头,谁都没有想要进一步接触的想法。

杨伟自然是不屑于跟污蔑他的人接触,至于莱米,也许他会有一丝愧疚,也有一丝尴尬,也不方便私下接触杨伟。

两个注定会成为敌人的人,就这么普普通通的接触了。

“嗯,我想我就应该不用介绍了!”杨伟点了点头,随意的说道。

莱米并没有在意杨伟的态度,依然和善的点了点头:“当然,我知道你。杨伟猜想是很伟大的数学发现,它让我们找到了新的观察数学的角度!”

“谢谢你的夸奖!”

伸手不打笑脸人,再加上不管莱米有什么挣扎,他都肯定会失败,杨伟当然不会对他冷言冷语,太失风度。

“哈哈,我就说你们两个会有共同话题,果然,我没有说错吧!”

两人并没有爆发出外界想象中的针尖对麦芒,反而平平淡淡,罗纳德却突然笑了起来,冲着杨伟说道。

笑完之后,看到两人都没有回应他,罗纳德也不在意,继续说道:“既然杨伟先生跟莱米教授对某个猜想都有很深的研究,不如咱们这一次的讨论主题就是那个猜想吧!某个猜想出来之后,总是在讨论之中才可以进步,如果可以完善那个猜想,对数学界肯定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觉得不错,做学术不能闭门造车,一人计短多人计长!能够完善杨伟猜想,对数学界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句话不是杨伟说的,而是一边的吴丙白。

吴丙白他们知道罗纳德这次前来的目的是什么,私下中不说,明面上却绝对有一个目标,就是夺走杨伟猜想的冠名权。并且把杨伟打入深渊,给他贴上骗子,偷窃者的标签。

这可不是什么好标签,以米国的影响力。一旦把杨伟打上骗子的标签,整个星球的学术界都不可能有杨伟的位置,他就差不多相当于被直接封杀。

被全世界封杀,对于任何人都是巨大的打击,更何况杨伟这种少年人。一旦想不开,毁掉的就是一颗好苗子,甚至是可以名垂青史的好苗子。

为了保护杨伟,吴丙白他们自然会竭尽全力。

保护之一是给杨伟的那些资料,通过它们可以让杨伟了解自己即将面对什么样的对手,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算是给他打个预防针。

第二方面就是确保争论之中,杨伟猜想是唯一称呼,而不是什么某个猜想。

一旦使用了杨伟猜想,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杨伟猜想就再也夺不走。只能是杨伟独立发现的。

而如果是某个猜想的话,就相当于告诉所有人,杨伟猜想最终的发现者还不确定,杨伟跟莱米之间有一个人在撒谎,有人在欺骗全世界。

以莱米跟杨伟在国际上不同的地位,谁会受到支持,谁会受到质疑,几乎是不用考虑的。所以讨论可以,必须要在杨伟猜想的前提下进行考虑。

罗纳德的打算吴丙白很清楚,吴丙白的打算罗纳德也明白。他微微一笑:“其实不管有没有完善,在我看来,杨伟猜想其实已经对数学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几乎要改变数学的发展方向,继续扩大数学领域。所以我觉得杨伟猜想是第一猜想或者是基石猜想才更加合适!”

吴丙白跟着点了点头:“罗纳德教授说的很有道理,杨伟猜想的重要性我们都清楚,而且他还不太完善,如果一直称为杨伟猜想的话,确实有点不太合适。我觉得完全可以称之为杨伟第一猜想或者说杨伟基石理论!杨伟,你自己觉得呢?”

杨伟自然不会跟吴丙白唱反调:“当然。我觉得吴教授说的很在理。杨伟猜想太空泛,对猜想的内容概括的不太明显。吴教授提议的杨伟第一猜想相当合适,它告诉我们,其实猜想也不过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还有更多路要走呢!”

杨伟的回答吴丙白很满意,赞赏的点了点头:“罗纳德先生,你觉得呢?”

两人一唱一和,连消带打,罗纳德发现自己还真有点对付不了。就算是继续说下去估计也是浪费口水,干脆点了点头:“吴丙白教授,杨伟先生说的都很对,猜想确实只是第一步。我们想要做的,就是找到猜想第二步的途径,所以我提议,我们接下来的讨论点全都放在第一猜想上面吧!”

罗纳德依然只承认第一猜想,至于杨伟第一猜想,杨伟基石猜想,或者说杨伟猜想,他是一概不能承认的,最起码在官方或者表面上不能承认。

“我赞同罗纳德教授的提议,学术讨论自然要有专门的讨论中心,我本人也觉得杨伟第一猜想最合适,如果能够在接下来两天之中发现进一步的猜想理论,这一次的学术讨论大会肯定会被记录进历史的!”吴丙白稍微含笑说道。

事情总算是走到了计划之内,从一开始吴丙白他们就不考虑其他学术讨论的问题,目的就是将话题拉到杨伟猜想上面。

杨伟年龄太小,哪怕是有魏承玉,沈崇峰的证明,依然让人无法忽视他的年龄。年龄小在很多地方确实都是优秀,而在学术上却不是如此。

不管多么天才的人,没有经过积累,都不可能会有太渊博的学识。在他们看来,杨伟也是如此。一旦讨论其他方面的内容,杨伟很容易就会显现出不足。

平常有一点不足没有关系,在哈佛代表团面前却不成。哈佛代表团本来就是找茬的,再自己露出破绽,很容易被哈佛代表团利用。

还是杨伟猜想好一点,毕竟是杨伟独自发现的,在这方面他才是权威。

吴丙白打的好算盘,罗纳德也不差。听到这个提议,他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不过却又说了一句话。

“既然是历史性的学术讨论,自然需要有人见证,我提议邀请媒体朋友们进场记录下我们讨论的内容,也好为未来研究者提供思路呢!”

(本章完)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