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56章 军属心中大事

伪军士兵们看着长官,长官深吸一口气,最后说:“兄弟,你贼厉害我麻溜的送你归西”

“砰”的一声枪响,刘熊闭上了眼睛,他笑了,他满意地笑了。

长官和他的士兵们抹着眼泪,同时痛恨地用手拉扯着自己身上所穿的“狗皮”,真的好想脱下这一身的“狗皮”啊,只要一穿上,总觉得自己不是个人,不是个东西

长官望了一眼曾经的敌人杨光理,又望着刘熊,他真的想自己也躺在这里,死就死了,好过现在是生不如死

桂省。一个老妪坐在椅子上,她是在家门口的,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说:“真不知道焱明和光理几时回来啊你爹真是的,虽说不是亲弟弟,也是堂弟啊,他怎么就不好好地教训一下光理,让他娶妻,都三十好几了,看看他的小侄子焱明都娶妻了女儿啊,你留意一下,要是有合适的,就说说亲早日有个叔娘”

女儿便点头,说:“是娘不过叔叔这脾气”

老妪手中的拐杖是用力地捅着地面,气道:“哪由得他乱来我和你爸都商量过了,利用族里的长辈一起施压怎么可以这样呢三十多岁了还没结婚十几岁结婚的比比皆是,房子有,他当兵这么久,要是钱存不够,我和你爸就拉下面子回族里借只要说为了光理结婚,族中的人都肯慷慨解囊族中有人年龄超大没结婚一直是族中的大事,族人关心紧呢”

女儿是苦笑一下,她也知道杨光理是一心只扑在部队上,根本就无心结婚。是啊,这个时代,要是你家庭条件允许娶妻,还不娶妻那是超级另类。

老妪对女儿唠叨个不停:“我自嫁过来,因为杨光理年龄小,堂叔他们又过世得早,你与光理年龄差不多。我便是在奶你的时候,顺便也奶他更是如同自己儿子一样照顾他长嫂如母,我必须尽这个义务每次祭祖,因光理没娶妻,我总觉得对不住堂叔,对不住列祖列宗这一次淞沪回来,一定要让光理把喜事给办了”

老妪一看自己的双脚,她浑浊的双眼黯淡了,说:“再不见到光理成亲,就怕我这一生都见不到了”女儿知道母亲双脚瘫了,不能动了,卧病在床了,现在不过是抬出来晒晒太阳。正是因为病,老妪有了离世的心理准备。

老妪话匣子起来了:“免得他这么多军饷,总是去请那一帮人吃吃喝喝的,听说他以前当连长就是因为救了所谓的兄弟,连长之职也丢了不求他当大官,回来娶妻了却一桩心事好让我们这些哥哥嫂嫂能安心真到地下也好向他的父母交代,这就好了”

女儿不断地点头,应道:“是是娘,你说得是”

老妪继续说:“你和光理年龄差不多,十几年后我才生了诸明,然后是焱明,就算是日子再苦,可我们还有三亩薄地,还饿不死种好田再去打工辛苦点是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再苦再难,都得先把儿孙的婚姻大事给订下来免得又出光理这样的混小子”

老妪环顾了在场的人,继续说:“因此,我和你爸给两个仔都事先安排好了童养媳等他们长大了都能成亲了也算是为娘的对得住他们了所以再苦再难,省省,忍忍再忍忍也就过去了。这不,把你们都拉扯大了”

女儿不由是看着绣花的杨焱明媳妇,见她愁眉不展的,明白她是担心在淞沪中的丈夫。至于诸明媳妇则是捧着一碗粥过来了,说:“娘,喝粥”

由于两个媳妇都是童养媳,从小就是生活在一起,感情算是好的。

而在大厅前,是一大坛的腌制酸菜,当然腌制这么多,一坛又一坛的,就是拿去卖给市场里的摊户,从而获得收入,再去种田,粮草和青菜也无虑了。所以嘛,房屋自然都有一股味道弥漫的。

老妪便叫道:“焱明媳妇,拿些酸菜出来”虽然老人家没说清楚,焱明媳妇当然是知道的,这是要给大姐的,便说:“好咧”开始行动起来了。

老妪对女儿认真地说:“没有什么事就不要往娘家跑了,娘有你两个弟妹照顾又有你大弟,没事的娘的双脚虽然不能动,可手还能动,不用担心再等焱明回来,那更不用担心了要是你回多娘家,难免会让一些长舌妇嚼舌根子嫁了出去就是别人的人了,要以婆家为重”

老妪是加重了语气:“不能总拿婆家的东西往娘家,我们娘家可不贪那些东西拿酸菜回去,让别人知道你回娘家不但不拿东西,还能得东西回婆家做人要有骨气不能让人看不起更不能让长舌妇捉住把柄随意嚼舌根你要知道你生的是儿子是长孙,你是明媒正娶的,你的地位不能动摇”

女儿知道娘亲的话里是为婆家着想,可实际上是为自己好,不想自己在婆家被人嚼舌根,也不想这一件事被家婆拿数落,毕竟媳妇难啊,“十年媳妇熬成婆”啊媳妇就是要受煎熬的除非遇上好婆婆,好人家。

焱明媳妇已经把装好的酸菜拿过来递给了女儿,说:“大姐,拿好了”女儿一看,说:“怎么这么多”焱明媳妇直摇头,说:“不多大姐,拿好了”

老妪再发话:“给你就拿住了啰嗦些什么”娘的话就是管用,女儿是拿好了,当然也有老人家有病,不想惹她生气的原因。

老妪话是多的:“我们家的祖先原本是一个穷小子,看上了官宦人家的小姐,因此成了整城的笑话,都认为是癞蛤蟆想吃天鹅官老爷则说,要是你能盖一座高楼望清全城,而且能办一场让全场瞩目还足以载入地方志的婚礼,那么我就同意把我的千金嫁给你”

女儿知道娘老了,加上双脚动不了就是话不多,又在说历史了,话自然是多的,所以嘛,作为晚辈就得是认真聆听,哪怕是听得耳朵起茧。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