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三章 雪庐遇子

桀帝七年三月黄河之北突降大雪,一连数十日,大雪蔓延千里掩盖了一场悲剧,殷邑陷落,数万苍生惨遭屠戮,并州诸侯联军大肆抢略数日,而后便各自回了并州各郡府,等待朝廷封赏,

三月十一日,清时,太行山谋处深山林中,有一座不起眼的山中道观,观内共三间房屋,居正的则是供奉道祖的大殿,偏西的则是一间干草朽木搭建的茅屋,而正东则住着一位青衣道人,那道人三十岁许却道骨仙风,似是得道高士那般的气度,道人生年家道贫寒,父母没能娶一个好一点的名字,童时又父母双亡,便流浪天涯,少时得一偶然机会拜得名士为师,学习经文,而后又游走于天地,广学百家,二十八岁时拜得齐鲁大家为师学习三年,而后游走到了这太行山下,见此地风水甚好,便就此隐居了下来,

此人的名号颇为奇特,道家称其为青稚子,儒家唤作子云夫子,兵家谓之均武士,甚至江湖上的游侠称之为竹枝剑客,

但是他的所有名号最后都隐做了“谷隐”二字,

谷隐,生年不详,籍贯不详,未曾入仕,传闻此人通晓天地之术,鬼神莫测,多智近乎于妖,

有传闻说宇帝二十四年秋,天降大雨一连月余不止,河水暴涨,大有决堤之势,宇帝大惊,蹬城楼而扶看水情,黄河之水确实暴涨,不过几时便会决堤,当即与众臣在城头上商讨对策,然而天降大雨越下越大,纵然是派兵去修大堤也是无济于事,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忽听有人指着黄河喊道:“陛下快看,河中有人,”

这句话似是惊讶之语,宇帝怎么会去看,大雨下成这样,那条河里还不会淹死个把人的,没什么可奇怪的,可这时就连身旁的大太监都叫道:“陛下快看啊,河中有人乘舟逆水西来,”

“什么?”宇帝有些不太相信,此时的黄河比以往更加迅猛,别说是小船了,就是大船顺流都会被冲翻,

宇帝打消心中疑惑随众臣起身去看,河中果真有人乘舟逆水西来,看那人身材笔直修长,手中打着油纸伞,另一只手里拿着撑船的竹竿,忽浅忽深,每动一下小船便会向前移动一分,宇帝有些吃惊,以往之人都要两只手去撑才能勉强使的出力气,而此人却是一只手,这人的举动无一不是逆天的行为,

那人已经逐渐靠近了南岸,却突然停留不前,只是对着南岸上的人高声喊道:“河水暴涨实乃另有隐情,还请调派弓弩手前来,”

宇帝环顾左右,沉思片刻后方命武卫将军召集了禁卫军三千弓弩手列阵南岸,武卫将军亲自站在堤坝上与那人谈话,

“还请将军命人向河中放箭,”

尽管心中疑虑,但还是照做了,只听武卫将军一声令下,三千弓弩手便向河中轮番射出羽箭,一个时辰之后,三千弓弩手们的箭囊已经空无一物,武卫将军向前望了眼水面,似乎没任何的变化,不由得有些恼怒,想来自己好歹也是宫廷主管禁军的将军,今日居然会被一疯子戏弄,愤怒至于他抬起头一脸茫然,那个疯子居然不见了,

正打算命人去寻时却突然听到河中隐隐传出某种怪兽的吟声,听到的可不止是他一人,所有兵士皆慌忙四看,可除了能听到吼声之外,别的什么都看不到,不过他们看不到,并不代表站在城上的宇帝与众臣看不到,只见河中忽隐忽现一条细长而庞大的黑影自西向东而去,那巨大的躯体似乎与河同宽,众人屏住呼吸冷汗直流,直到那怪物向东游离远去,不见了踪迹,其后雨过天晴,河水也逐渐降低了水位,

几月后在黄河流向东海的出海口处曾有渔夫见到一条黑色巨怪游入大海,跃起时遮天蔽日,

事后宇帝曾命人找寻过那位高士,却始终不得见其踪迹,

,但不管是怎样的传闻,最后终究是止步于传闻之间,谷隐曾言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道人,偶尔与人攀谈一二,会一点剑术,抵挡四五山匪,市井之徒不成问题,

世人已是多听其名而从来不得见其真容,甚至有人出黄金千两,聘其为府中谋客,然却也只是隔空吆喝罢了,他们怎会知道谷隐当真隐居在了山谷之中,春种秋收,潜心修身,一心要做一位世外人,

谷隐正在房中读书却听到西面草庐传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便出门去看,门刚打开便见草庐轰然坍塌了一角,落下大片雪来,原来是雪下的太大了,压断了支撑草庐的柱子,看来是柱子不太结实,随摇头预返回屋中,而就在此时却听到大门外隐隐传来婴儿的哭泣之声,

谷隐心中一紧转身便向大门走去,解下门闩拉开大门,不免心中一震,只见一位衣着华服的妙龄少女伏在门前雪地中,手臂向这自己的门前直直地伸展着,似乎是在求救,不过可惜已经晚了,谷隐探试了女子,鼻吸全无,身体僵直,已经死去多时,看来是位逃难到此的贵族女子,联想到近几日被并州联军攻占的殷邑心中不免有些触动,若不是因为战乱的话,这位姑娘说不定也该嫁人了,

正待惆怅之时忽而又听到了哭声,这次更加真切,来自少女的身下,谷隐心中一惊,忙将那少女翻了过来,只见她胸前突起,似有什么藏于衣服之中,顾不得什么礼仪,以及对死者的不敬,谷隐一把扯开了少女的衣裳,眼见一个白嫩甚至还略带血丝的婴儿被包裹在一件黑熊皮裘之中,谷隐来不及多想便将婴儿慢慢抱起,却见那少女胸前白花一片,没有丝毫遮盖,想来定是用自己的体温才保下了这个孩子吧,谷隐轻叹了声,随即返回观中,

临时煮了些细粥生蛋,喂他喝下,渐渐的才有了些许暖意,这才活了过来,谷隐知道仅仅靠着这些东西是养不活这个孩子的,刚出生的孩子需得母乳喂养才可成活,到还难不住他,来日下山买只母羊便可,待那孩子安然睡去后,才慢慢将其放在榻上,走出屋去,

那少女随死却也不能任由着暴尸荒野,谷隐小心地为她遮盖上了衣物,有用推车将其拉到不远处,就地挖开了一条一人长的小坑,而后将尸首放入其中,又想了想后便从衣物中取来了一块手帕害在了她脸上,而后将土埋上,并在坟头立下了一块木牌应做墓碑,并念了一段道家诀箓,

“虽不知姑娘芳名,可姑娘的所为却着实使人敬佩,放眼天下大乱将起,礼乐渐崩,人心私向,仁善之人越渐日少,本以为世间再无天性纯朴之人,然今日所见却着实让人惊愕,姑娘不惜以己之命,换的新生,此舍命而取义也,姑娘放心,那孩子在下一定照看,视之如命,如此方不愧对姑娘在天之灵,”

说完这一切后谷隐又站了一时片刻才挪动了脚步,返回道观,当他行至方才那少女所在之地时,却发现雪中有一物与周遭的雪色不同,当下便捡了起来,拿在手中看了仔细,是一块精雕细琢而成的美玉,周遭一圈皆是雕琢而成,唯有中央却是空白,但若是仔细看却不难发现,上面居然还刻了字,不过看样子有些拙劣,应该不是玉匠所为,而是有人故意刻上去的,上刻两个小字“季薇”

看到这二字,谷隐心头略带沉思,八成是那少女的名讳,

既然有名,那便是再好不过了,随即便又返回了墓前,亲手在墓碑上写下了“季薇”二字,而后才返回了观中,那婴儿尚在熟睡,谷隐没有去推房门,而是在院中站立了许久,雪依旧下的很大,片刻的功夫他那双肩以及头顶便已经是白芒一片,许久之后方才从地上拾起一枝枯木,在白茫一片的院落之中写画了起来,不到片刻功夫满院便以是呈现出了一副巨画,看不懂者自然不知他所画所写的是什么,而知者则一眼便知,这是一副大夏国时局图,谷隐在推演未来之事,先是北国战火连绵,接着便是江南大火蔓延,南北互烧,终将之焚毁一炬,然朝廷之中尚有力挽狂澜之士甚多,兵甲百万,公卿之臣皆朝之重臣,若要推翻谈何容易,然而算来算去最终还是被他窥视出了门道,夏朝建国已经将近一百七十余年历史,而在此前则是楚乱时期,那时的天下乱不可言,人口才不过三千万余,而今日之人口已然是七千万多,可朝廷的制度却还是先前立国时所创,丝毫没有改变,矛盾也在此中而生,立天时国以百余年,知地理天下十三州,各有动乱,晓人和天下民众已然超出了田亩范畴,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皆占,夏不亡,没天理,

写完这一切后谷隐扔掉了枯枝,转身返回屋中,此刻那婴儿已经醒来,正待哭泣,谷隐手快忙将其抱起,左右哄了哄,便又睡将了过去,

“既然那位姑娘名作季薇,你便随她的姓氏吧,唤做季孝如何?”谷隐自问自答道,

云雾台英烈志:前夏桀帝七年三月十一日,清时,天降大雪连绵月余,国候季孝于太行山某谷中道观门前为先师谷隐所救,自此以亲子般喂养,教习识字读书,正殿中所藏百家圣言万卷为所读也,至此年幼却聪慧过人,

谷隐本为育人救世,却殊不知冥冥之中为他日之南国埋下了一个祸石,却为天下兵者养出了一位乱世兵贤,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