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九百六十八章

天亮的时候,明军没有攻城.

反而是在原有阵地的基础上,又向后退了十里.

这让忙活了一个晚上,两眼通红的罗卜藏丹津欣喜若狂.

在他看来,汉人昨天消耗了大量的弹药.

今天的退却,是因为弹药不足的原因.

于是,他就派了一万骑兵,冲出了塔什干.

这些骑兵携带了大量炸药,准备炸毁明军那些铁家伙.

很遗憾,一万骑兵好像仍旧水里的一块石头.

只不过荡起一些涟漪,然后就变成了杂乱躺在地上的尸体,人和马都是这样.

看着天上的秃鹫和乌鸦重新降落下来,啄食那些甚至还在嚎叫的手下身体,罗卜藏丹津就觉得后脊背发凉.

那种钢铁战车果然是不可战胜的,至少是骑兵不可战胜的.

因为他的手下,从来没有冲到了那种战车的一千米之内!

连一千米之内都到不了,更别说把炸药包扔在战车上炸毁.

至于弹药问题……!

日上三竿的时候,罗卜藏丹津就看到了飞艇那巨大的身影.

那些比往日见到的飞艇要大得多的飞艇,没有丝毫靠近塔什干的意思.

它们降落在大明军队的阵地里面,开始不停的向下卸着货物.

罗卜藏丹津甚至惊恐的发现,大明人的飞艇还运来了一种带着铲子的铁车.

这东西不但能拉动沉重的物资,还能够在地上迅速推起一座座土山!

第一天的时候,罗卜藏丹津很高兴.

因为明军虽然得到了补给,但却没有进攻的意思.

第二天的时候,罗卜藏丹津仍旧很高兴.

因为明军同样没有发动进攻!

不管怎样,布置巷战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时间越长,巷战的准备越加充分,带给明军的伤害也就越大.

等待带给明军足够大的伤害之后,罗卜藏丹津就决定带着手下骑最快的马逃走.

有了这几天时间,塔里忽台想必已经护送部众走出好远.

别列古台,差不多也能控制住阿什哈巴德.

断尾求生,这是蒙古人最伤心,也是最为无奈的选择.

到了第三天早晨醒来的时候,罗卜藏丹津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那些冒着黑烟的推土机,居然在一夜之间将那些互相不连贯的土山连了起来.

土山下面,一队队士兵正在向地上钉木桩.

很快,长长的铁丝网和就土山面前竖立了起来.

而且,还是一连竖起了三道.

更让人目眦欲裂的是……,居然就有工兵,在大鸣大放的当着蒙古人的面埋设地雷.

很想派人出去,把十几里外那些该死的工兵干掉.

可望远镜向后挪一些,就看到了黑洞洞的炮口,和每隔一两百米就架起一挺的机枪.

飞艇整日不停的运送东西,甚至到了晚间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等塔什干四周全都堆起高高的土山,,同时有铁丝网阻拦的时候.

罗卜藏丹津觉得,除非自己长出翅膀,不然休想逃脱.

明军,就没有让他走出塔什干的念头.

现在飞艇上走下来的,是一队队全副武装的明军士兵.

站在残破的塔什干城头,罗卜藏丹津甚至可以看到,远处飞艇甚至运来了一种可以拼装的房屋.

一群群士兵,正在搭积木一样的组装起这些房屋来.

很快,一座座崭新的营房拔地而起.

入夜之前,罗卜藏丹津甚至闻到了大明军队炖肉的香味儿.

现在唯一能够冲出去的地方,只有西面土山还有一道缺口.

罗卜藏丹津觉得,那是大明军队准备好的屠宰场.

只要蒙古骑兵敢想着从这里突围,机枪就会像割麦子一样撕碎自己的手下.

第五天的时候,罗卜藏丹津已经不准备登上城头了.

他知道自己死定了,冲向那道缺口毫无意义.

没有必要用人和马的尸体,再去重新垒砌一座尸山来.

“大汗!大汗!您快去看看.

”亲兵很没有礼貌的冲进了他睡觉房子.

这几天,他都睡在城墙下面的一处民居中.

“吵吵什么!”罗卜藏丹津这几天都没有怎么睡过,现在刚过睡了两个小时,被亲兵吵醒非常不满.

“塔里忽台!塔里忽台……!”亲兵急得说话有些结巴,一只手指着残破的城墙.

罗卜藏丹津一下子就窜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窜上了城墙.

眼前的情形,让他肝胆俱裂.

从大明人留下那座土山口子里面,不断有蒙古人被驱赶进来.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奉他命令去保护部众转移的塔里忽台.

完了!全完了!

塔里忽台身后,不正是他要保护的那些部众么……!

好多人身上都带着伤,由身边的人搀扶着.

队伍正源源不断的从缺口往里面涌,无边无沿的也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

披头散发满脸血污的塔里忽台走到城下,看到城头的罗卜藏丹津悲怆的喊了一声:“大汗……!”

然后就跪在地上,呜咽着说不出话来.

“别列古台在……!”刚刚问出半句话,罗卜藏丹津就闭上了嘴.

因为他发现,旁边的一个匈奴人手里拎着个笼子.

笼子里面装着的,正是别列古台的人头.

“大汗……!我们被明军骑兵伏击了,除了战死的人,剩下的部众和战士都在这里了.

牲畜和财货,都丢了……!”

罗卜藏丹津很想跳下去,亲手掐死塔里忽台.

聪明的他已经明白了汉人的用意,现在是春天.

吃了一个冬天之后,塔什干城里存粮本来就不多.

十万大军或许还能吃上三两个月,可现在又来了几十万张嘴.

这将大大消耗城内存粮的消耗速度!

可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许多蒙古人已经开始攀爬昨天炸开的缺口.

从碎砖瓦砾上面爬进了塔什干城!

这些都是准格尔蒙古牧民,和守城的那些将士是亲戚套着亲戚.

刚刚走进城内,罗卜藏丹津就听到震天的哭嚎声.

没用打开城门,所有蒙古人就这样,从城墙的废墟上面爬进来.

虽然速度有些缓慢,可好在缺口足够的大,也足够的多.

就这样从上午一直爬到了下午,一直到天黑那道缺口里面就再也没人走出来.

推土机再次轰鸣起来,塔什干外围那道唯一的缺口被堵死了.

自此,塔什干城里和城外成了两个世界.

里面的人想出来,只能考虑迅速进化出翅膀.

外面的人……,明军还没有进城的打算.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已经一个月过去了.

满桂无聊的站在土山上,用望远镜看着十几里外的塔什干城.

这一个月里面,大明军队并没有闲着.

那些被留下来身强力壮的战俘,拿着铁锹和镐头.

硬生生在土山前面,绕着塔什干城挖出一道三十米宽,五米深的壕沟来.

塔什干很干燥,地下水资源却很丰富.

很快,越挖越深的壕沟里面开始有水沁上来.

最后在土山的前面,形成了一道护城河.

壕沟前面,洒着许多不知道在仓库里面放了多少年,已经锈迹斑斑的三角钉.

这东西以前可是李枭对付骑兵的绝技,可机枪的出现,让这些东西再也没了用武之地.

俘虏在挖掘完壕沟之后,本以为会被一枪干掉仍旧壕沟.

却没想到,满桂大手一挥把他们放了.

临走的时候,甚至让他们美美的吃了一顿饱饭.

俘虏们三步一回头,恋恋不舍的走了.

因为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十几里外的塔什干城,用屁股想都知道,那里即便现在不是,也很快就要沦为人间地狱.

“哎……!”满桂叹了一口气,他觉得这么打仗真他娘的没啥意思.

奔袭几千里,死在路上的人都比战死的多.

最后就落下一个,和陆军第四师一起,把塔什干围住,等待里面的蒙古人活活饿死.

虽然不情愿,但却没办法质疑.

因为这是李枭的命令,要蒙古人活生生饿死在塔什干城里.

这是李枭能够想到的,最为恶毒的惩罚.

“大帅!这样做不人道,毕竟那也是几十万条性命.

活捉了那些俘虏,送到矿山做苦力也是好的,可以省去大笔的银钱.

张煌言从经济角度出发,认为李枭这样做是对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祖大寿不能白死,蒙古人要付出代价.

这个代价就是再也没有准格尔蒙古人这个民族!

如果世间还要他们存在的话,那就只能留给他们一个地名.

”李枭翻阅着报纸,好像是在说一句闲话.

“可几十万人挤在一起,没有粮食吃,他们会吃人的.

”对于张煌言来说,人吃人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按照他的说法,这有伤天和.

“放心,他们会吃的很快.

现在京城已经是初夏,塔什干那地方会很热.

就算他们吃人,一个人杀死之后也保存不了多久.

腐烂的尸体在城内,会很快形成瘟疫.

你知道的,一旦起了瘟疫人是活不久的.

“可瘟疫也会传染大明军队的,大明军队也是人.

他们也会被传染!

若是将瘟疫带回到内地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个你不用担心,李神医已经去了前线.

这种事情,他会处置好的.

其实,空气很难将病菌传播十几里地那么远.

能够传播细菌的,其实是老鼠那些东西.

所以,我才让人挖掘了那道壕沟.

一是挖断了地下水脉,城里人再也不能喝到干净的水,更加容易滋生各种各样奇怪的病来.

二是,护城河的出现可以隔绝老鼠.

虽然不能全部隔绝,但可以隔绝大部分.

加上我军严格实施的卫生条例,疫病对于我军影响不大.

我想再过两个月,塔什干城里应该就没什么人了.

到时候,即便咱们撤除包围,里面的人也没办法走出来了.

李枭不相信,没有足够的饮水,加上蒙古人的卫生条件本来就很糟糕.

再加上炎热的天气,塔什干城里不会闹瘟疫.

只要闹起了瘟疫,城里人会在短短时间内大量死亡.

而死亡的尸体腐烂,会增加瘟疫的毒性.

最后的结果就是,塔什干这地方再也不适合人类居住.

“可凡事都怕一个万一!”张煌言仍旧在做最后的努力.

“这件事情不要说了,欧洲那边打的怎么样了?听说俄国人抵抗得十分顽强.

”李枭放下报纸,他不想就这个问题再和张煌言讨论.

无论怎样,张煌言还是儒家出身,观念里面还有很多儒家思想在作祟.

“法国人,普鲁士人的联军.

在三月初就开始了进攻!奈何俄军顽强抵抗,在维尔纽斯一连布置了三道防御阵地.

都是机枪火炮,铁丝网.

联军付出了惨重代价用了两个多月,这才算是突破了维尔纽斯的阵地.

现在,正在向斯摩棱斯克进军.

听说,库图佐夫在斯摩棱斯克布置了更为严密的战线.

另外,咱们卖给联军的飞艇.

现在已经不能去俄军脑袋上轰炸了,俄军有了高射炮.

联军飞艇部队损失惨重,现在只能当做运输队使用.

这让进攻战斗的效能大打折扣,而且俄军也有飞艇.

“该死的多尔衮!飞艇、机枪、还有火炮,这些俄国人都能自己造了.

联军想要啃掉这块骨头,不死人怎么成.

这种阵地战,别说是他们.

就算是咱们大明来打,也是损失惨重的后果.

当然,如果咱们的坦克能参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

可问题是……我不打算让坦克部队参战.

塔什干一战已经证明,坦克目前来说对付步兵和骑兵都很有效果.

“法国人和普鲁士人都算是能打的,波兰人和奥匈帝国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们在哈尔科夫撞得头破血流,俄军虽然在那里投入的军队不多.

可全都是南线身经百战的精锐,奥斯曼帝国也发动了新的春季攻势.

可惜,结果和奥匈帝国、波兰人没什么两样.

总之,南线打成了一锅粥.

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

听说,波兰人因为伤亡太过惨重.

有退出战争的意思!”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