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763章邓老(第一更)

“王院长,如果真的照您所说的,西医治疗现在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话,我们有没有可能换中医来试试?”

孙洋筹措着说道。

现在是中医落寞了,没有了以前的辉煌。

但是中医是中国几千年的璀璨的历史文明,传承下来的东西。

难道说就算是糟粕,就是没有精华吗?

那肯定不是,只不过中医没有西医那种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通的道理。

“五行,”“八卦”也只是代指词而已。

西医的道理到家都懂,那坏了修哪?

比如非典是一种病菌,那么就需要研究抗击这种病菌的抗生素才行。

当然具体的肯定比这个复杂多了。但是基本上就是这个道理。

大家感冒了去医院输液,这个经历都有。

一般都是一瓶消炎的,一瓶治感冒的,一瓶抗病毒的,基本上也都是这些。

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法。

而中医呢,你脚疼可能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出问题了。

看的是一个整体。

两种方法,不一定那一种好,主要还是看哪一种合适而已。

而现在,根据王院长说的,一时半会研究不出来,那孙洋觉得试试中医治疗没有什么不好的。

“中医治疗?”王院长和郑麦听完以后,心里嘀咕着。

这个问题,大家根本就没有想过。中医发展到今天,很多时候已经沦为了西医的附庸。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病,大家都选择西医治疗。

所以要是孙洋不提,王院长和郑麦还真的没有想到。

“对,你们想啊,现在买的最火的就是板蓝根冲剂了,而板蓝根冲剂还不是中医的房子,那我们现在在西医治疗走不通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换一个思路呢?哪怕是试试也好。最起码总能多一点希望。”

孙洋看着两人认真的说道。

“嗯,这倒是也是条不错的思路,中医也确实有他独到的地方。”

王院长点了点头说道。

“王院长,这样,您看能不能请一些中医方面的专家来呢?我这边全力配合。”

孙洋看着王院长说道,王院长是医师协会的会长,认识的这方面的专家应该不少。

而且是真正的中医,而不是那种打着中医的幌子行骗的家伙。

要说起来,中医的落寞,和这些打着中医幌子行骗的家伙也不无关系。

中医整得比较玄,人们也不太懂,往往不知道从那个石头缝里就会冒出一个神医,结果最后都是骗子,久而久之人们对于中医就更加的失望了。

而西医现在各大医院,管理规范。虽然在哪都有害群之马,但是相对来说要好太多了。

“我倒是知道一个广州有名的老中医,只是我现在分身无术,去不了啊。”

王院长想了想说道。

“这样,您把地址和名字给我,我去请。”

孙洋说道。

“行,你去试试吧,邓铁涛先生,邓老,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

王院长说道,其实他也对中医治疗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当然孙洋想要试试,他也乐见其成。

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等着熬过去强吧。

“好,那这样,明天一早我就出发,我朋友杨小北就拜托您了。”

孙洋在心里默默的把名字和地点记了下来。

“好,孙总放心去把。”王院长点了点头。

孙洋没有多聊,就起身告辞了。

看着孙洋出门而去,郑麦看着王院长问道。

“靠谱吗?”

6u4

“总比什么都不做强,万一成功了呢,当然我们这边的进度也不能够拉下,该研究的抗生素还是要研究。”

王院长感叹的说道。

第二天一早,孙洋就踏上了前往广州的飞机。

这一次孙洋虽然没有包机,但是也和乘坐专机差不多,整个机舱空荡荡的,就孙洋一个人。

这个时候,作为国内非典疫情最严重的两个地方。

广州和京城,去往这两个地方人,寥寥无几。

谁特么有病啊,从京城离开,又一头扎往广州。

广州和魔都,京城都是国内的一线城市。

但是这个时候,广州就和一座空城一样,根本就看不出来一丝往日的繁华。

广州的疫情爆发的最早,受到非典灾难的情况也最严重。

孙洋下飞机以后,就打了车前往了王院长给的地址,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

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的门口,孙洋才感觉到有了人气。

只是这种时候,医院门口的人气。孙洋宁可没有。

没有才好呢。

“您好,我是从京城过来,医师协会的王会长,托我过来和邓老见一面。”

孙洋在一间医生办公室里做着自我介绍。

孙洋报出了自己的来历,说的是医师协会的王会长。

而不是小汤山非典临时医院,小汤山非典临时医院成立的时候才短短的24个小时不到。

自己要是说小汤山非典临时医院的院长。估计人家可能不认识的人见都不见。

毕竟这个各大医院都忙成了一团,而邓老在广州医学界的地位又很高。

“王会长,这样你跟我过来吧,我进去给你说一声看一下,你也知道现在特殊时期,邓老很忙。”

一个领导模样的人站了起来,看着孙洋说道。

医师协会的分量确实不轻。

领导带着孙洋来到了一间办公室门前,进去说了一声以后。

然后就招呼着孙洋进去了,办公室很朴素,但是却特别的干净,一尘不染。

邓老已经87岁了,满头白发,鼻梁上架着一个老花镜,正在奋笔疾书着。

看见孙洋进来,朝着旁边的沙发示意了一下,然后继续低头忙自己的工作。

孙洋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了下来,沙发是木头的。

很硬,坐着有点不舒服,不过孙洋却感觉不到。

只是在仔细观察着这位中国中医界的泰山北斗。

来之前,孙洋也听王院长说了,邓老已经87岁了。

有谁敢去请这个87岁高龄的邓老到传染区会诊,没有谁敢去给他老人家下达任务。

但是这个在捍卫生命的疆场上驰骋了大半个世纪的老中医要求自己:“绝不能袖手旁观”!amp;shy;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