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三章 再遇须弥狼

当樗里骅从自己的屋中走出来时,已经到了第三日的上午。

这两日多来,樗里骅水米未进,除了偶尔叫安旭之、李季、高云策等人入内商议诸事外,就再也没有因为其他的事情出来过,所以当他从屋中走出时,关内众人皆向他望去。

只见樗里骅头发凌乱,他的眼睛明显是因长时间未得到充分休息所以显得格外红肿。

这与平日里樗里骅仪表的整洁出入颇大,可以看出这次六名军士被杀两名军士失踪对他的打击是多么的大。

其实樗里骅这几日不仅仅是因为兵士战死而情绪低落,而更多的是因为他发现面对这种非人类的动物袭击束手无策而感到恼火,这两日也不断的在思索良策。

通过与安旭之、李季等人交谈,他得知须弥狼也并不是数量繁多想遇就能遇见到的,只能怪自己当时运气不好罢了。

其实避免损失的办法倒也是简单,无非就是以暴制暴,以多胜寡罢了。

与这种几乎没有智慧的生物相敌,只能凭借人数和武器与之抗衡,如果当初遇狼时人数远远多于狼群或者与狼群数量相差不大,那些须弥狼估计也不会主动招惹自己。

今日一早,樗里骅就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如此消极,毕竟自己是这座关城的主将,而戎狄随时会在任意时间前来侵关。

自己的一言一行,将会影响到帐下兵士的士气和斗志。

所以樗里骅就强打起了精神,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

龙德成外的粮草也早就悄悄的全部运到了木獬关内,即使路过玉霄关时,也只称是介鸳帮着筹募来的粮草,这让玉霄关的守军们羡慕不已。

关于安旭之的事情,樗里骅曾亲自回到玉霄关内与韩云商议了一夜,韩云也承认那日迟迟未去救援就是文兆源所授意,并派人前来监视他,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而那名文兆源派来的监军也被他在最后关头亲手所诛杀,这才派人去救援木獬关。

对此他派人修书向文兆源解释称那人死于戎狄之手,并将自己多年来攒下的家财尽数送给了文兆源,并保证找机会下手杀了安旭之,这才有了几月的缓冲时间。

这段时间,他也在为此事发愁。

听闻樗里骅已从安旭之处得知详情,韩云也知诛杀安旭之有背良心且他看樗里骅的态度明显是偏向安旭之的,索性就将全部事情告知了樗里骅,也是希望樗里骅能够帮助他走出这个困局,毕竟樗里骅也是位贵族,并且有介鸳这尊大佛在背后撑腰。

两人商议过后,最终采取的办法是由木獬关发出军报称安旭之在与戎人的一次冲突中战殁,报请原州总制府赏爵封功。

同时,也请韩云修书一封送达西京兵部文兆源处详细说明安

旭之战死之事,并附上安旭之兵符、血袍为证。

虽然不能完全打消文兆源的疑虑,但马上也就到了戎狄侵关之时,想来文兆源也不会对这两个小角色有过多的关注。

而且原州总制府也备案了安旭之战殁之事,如果文兆源追究那可是有据可查的。

但是,从此世间却再无安旭之此人了。

对于一个百战疆场的战士,此等结局难免有些悲哀。倒是安旭之豁达,听到樗里骅回来对他说明一切之后,只是哈哈一笑说道:

“只要留命报仇即可”,说完就如同没事人一般去忙活自己的事情了。

樗里骅站在门外理清思绪后吩咐军士端来早饭匆匆用过,遂点兵员再次出关巡查敌情而去。

此后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樗里骅几乎每日都带着兵士出关巡检,跑遍了木獬关外三十里范围的各处角落,这让他对此间地形了熟于心。

樗里骅又派人在木獬关外十里范围内的几个地势险峻视野开阔之地设置了一些瞭望哨岗,使得木獬关观察范围向外延展了十里。

此举是为戎人攻击前能够更早的发现和布防。

这些观察哨中每哨两人,哨岗离地八步高,能够有效避免野兽袭击。

如果发现戎人则第一时间点燃哨内狼烟,人员则撤入关内。

这日,樗里骅一大清早又带着四十人出关巡查,除带着上次遇袭回来的十二名军士外,另校点二十八人同行。

上次的教训让樗里骅内心始终有些紧张,他怕再出现人手不足只得逃命的情况,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后在这一个多月里他每次出关都带着四十人的探查队伍,毕竟有备无患。

除了各前哨外,关内留下六十人守卫倒也是够了,因为上山之路只有一条,如果戎人来犯多半也会与自己侦查部队相遇,到时退回便可。

如果下山后正巧与戎人部队相错,那这六十人凭着险关据守待援也还来得及,毕竟玉霄关与獬木关之间的距离也不是很远。

他依旧分派出去斥候四人,距离本队数百米左右先期探查,自己带着剩余兵士紧随其后沿途巡查。

今日巡查,他们计划去探查当初遇到须弥狼的那条道路。

一个时辰左右,众人来到了当初遇袭的那片树林,樗里骅独自一人默默站在那已故兵士曾经爬上的几棵树前,凝视良久轻轻说道:

“六位兄弟,你们护我而殁,樗里无以为报,只有找到它们为你们报仇而已。”说罢,深鞠一躬,转身离去。

......

不管是站在木獬关还是玉霄关上往西望去,皆是巍峨绵延的大山,如果能看到樗里骅一行人,就会发现他们走了半天的路程其实也仅仅走过了山脉的十分之一强。

他们早就路

过了当初发现六名兵士尸首的那条溪流,此刻正在沿途的一个山坳石堡外生火造饭。

樗里骅站在石堡之上,魏元琦、柳郃和李季陪在他的左右,此刻他正为魏元琦等人讲解这些石堡的故事。

“这石堡原是姚君时期出关征伐戎狄时所建的防御工事,因为戎狄被迫退出神州后,姚君着雍尚、刘昂各领兵十万出秦岚、须弥追击戎狄,但兵入群山后就发现戎狄化整为零藏入了山林。

戎人不与雍尚、刘昂列阵对攻,只是隐藏起来不时骚扰,让雍刘二人苦不堪言,随着伤亡越来越大军士士气也渐渐低落。

姚君获知此间状况后,修书与二人让他们沿途修建石堡,聚堡自守,凭堡而攻,这样才渐渐打开局面。

介子曾经告诉我,他在秦岚各关外发现这些石堡向西排列,一般相隔十里一座,想来须弥这边也是如此。”

“那为何要放弃这些石堡,它们看起来也颇为牢固,如果现在这些石堡仍为我所占,周边开垦良田就不必再辛苦爬山运粮了。”

樗里骅带着欣赏之色看了一眼向他询问的魏元琦道:

“石堡据守以群为易,单独的石堡又能容下几个人?

相比玉霄、獬木雄关,这些石堡添上多少人命才能守得住?

石堡只是进取时的权宜之策,守备则万不可取。

一堡被围,周围堡垒要不要救,如何救,发兵多少救?

退万步讲,如果战事到了凭堡才能自守的地步,那也只能是垂死之挣而已,所以姚君撤兵后,就选择了天堑通道建关守备。

虽然丢了些土地,但也保了我神州五百余年的平安。”

众人听完樗里骅所言,纷纷点头称是。

樗里骅看着几人若有所思的模样又道:“但事非绝对,也要看周围情况、战事变化而定,如果后援畅通,各堡内兵士充足,兵器粮草充盈,凭堡据守也非不可,还能达到牵制兵力,消磨敌军斗志,分散敌军部署的目的。”

“到那时,如有一支奇兵再分而歼之就更好了。”樗里骅微微一笑,看着说话的魏元琦点了点头:“战争形势不会一成不变,敌方主帅也不会按照我们的预计等着挨打,切记要善于用势,借力而为,以我之长对彼之短方能有获胜的希望。”

众人虽然在讨论用兵之道,但眼中却始终观瞧的是堡外别样的景致,这五百年来秦人几乎从未踏足之地,让他们既感到新鲜,又有一丝面对未知的不安。

堡外两百步之地,均为一些杂草灌木,两百步之外就是山坡和山坡上的密林,站在堡上观景视野极好。

看着看着,樗里骅等人几乎同时发现一人从西方树林里跑了出来,步履阑珊却又拼命挣扎着往石堡处而来。

他从树林跑出不久,又看见十余只须弥狼跃出树林,在其身后紧紧追赶。

“是唐元兄弟!”

樗里骅身边的李季突然大喝一声立刻急匆匆下了石堡,明白过来的樗里骅站在石堡上大声发令,“弓箭手速回石堡,其余兵士速引唐元回堡。”

与樗里骅发令的同时,石堡下休息的这些兵士也看到了唐元,听到樗里骅号令后二十余人迅速从背上取出弓箭,向唐元身后的须弥狼射去。

一轮箭射罢,二十余人纷纷边取箭矢边向石堡跑去。

另有十余人提起长戈跑向唐元。

唐元见石堡有人接应,顿时抖擞精神,竟然又跑的快了一些,眨眼的功夫,就与这十多名长戈手相遇,长戈手将唐元放入阵后将队列稍作调整,列成半圆形两排阵列,前排下蹲长戈上扬,后排长戈平端对着须弥狼。

追着唐元的那些须弥狼在一轮箭矢过后,仅仅被射毙了三四只,其余狼身上挂着箭矢继续前奔,显然未伤到要害。

余后越来越多的须弥狼纷纷从树林窜出向众人奔了过来。

(本章完)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