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39章:什么事儿也挡不住理工男

户部先称民部.

后来李世民当上皇帝,为避名讳,更名户部.

唐代户部一般设有正三品尚书一人,正四品侍郎二人.

其主要负责项目,便是天下土地、人民、钱谷、土贡与军赋.

你随便去拉一个路人,问他历史上哪个朝代的英雄人物最多.

这人十有八九会告诉你是唐朝.

在唐初时期,哪怕是个三四品官职的人,都很有可能是个英雄人物.

就例如这户部尚书,莒(ju)国公唐俭.

若问这人的命有多好,那就可以用‘能做小说主角’这句话来形容了.

祖父唐邕,任北齐尚书左仆射.

父亲唐鉴,隋戎州刺史.

从这里看,这人就是个名副其实的官宦世家出身.

而他打小读书习武,长大后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

几乎成了房玄龄与房玄龄并肩的功臣.

可这货有一点不好,就是太耿直了.

与李世民切磋棋艺时,赢了李世民不说,还高兴地上蹿下跳的.

结果毫无意外,被李世民给贬了.

若非如此,他在名臣榜排名,最少还得前进两三名.

……

李承乾与唐俭两人也是在户部门外碰面.

李承乾率先走上前去拱手施礼:“世伯.

“殿下言重了.

“您这一声世伯,臣可担不起呀.

唐俭为人爽直豪迈,不拘小节规矩.

可此时突然被李承乾喊了一声世伯,着实也是把他给吓到了.

李承乾到不以为意,笑道:“世伯如若担不起,那这天下可就没谁能担得起了.

他说的倒也不是阿谀奉承的假话.

唐李两家乃是世交,在李渊那一辈的时候,关系就非常好了.

因此,唐俭与李世民也早就相识.

在李世民年少时,唐俭没少带他东逛西逛,到处游玩.

而且,若不是他暗地里撺掇李世民的话.

恐怕也就没有李世民去找李渊商量要起兵反隋这档子事儿了.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没有这货在里面推波助澜.

唐朝存在与否都不一定了.

唐俭看着李承乾如此谦逊.

他不禁有些愣神.

他没想到李承乾会如此尊重自己.

毕竟外面都说,李承乾是个荒唐事儿做绝的主.

可现在看来,似乎有些不一样啊.

一旁的李承乾见他愣神,忍不住开口呼唤:“世伯?”

“啊?”

唐俭回过神来,连忙道:“既然殿下已经到了,那咱们就开始吧.

李世民已经跟他交代过了.

李承乾从今日开始就会在户部围绕‘国籍论’开展工作.

但这在他的理解当中,无外乎是李承乾过来学习和监督一下.

甚至他对‘国籍论’这样朝前宏达的观点是否是李承乾提出来的,还表示怀疑呢.

毕竟李承乾一个九岁的小娃娃,能干出什么大事儿来?

可心里这样想,他嘴上可不能这么说.

万一这位爷将来登基称帝了呢?

他虽然耿直,但他也不傻呀.

所以他还是很支持李承乾的工作的.

进入户部后,就开始调集上下官员,紧锣密鼓的展开工作.

先是将一些户籍资料全部搬过来,由李承乾亲自查阅.

而他自己,则一直站在李承乾的身侧.

等李承乾有什么不懂的,他也好即时作答.

现在的户籍资料可比不上后世的档案.

上面记录的东西,顶多就是姓名与籍贯.

出生日期什么的根本没有.

看到此处,李承乾叹了口气.

怪不得这些籍贯人口方面的东西,会在日后给历史学家留下那么多难题呢.

这分明与胡编乱造的东西无异么.

“这东西,恐怕要重做喽.

听闻这话,唐俭明显愣了一下.

“重做?”

“殿下这话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重做户籍了.

李承乾直接将与李世民述说的打算又与唐俭述说一遍.

唐俭顿时觉得自家殿下这是在纸上谈兵啊.

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岂是光说说就能办到的?

唐俭直接开口道:“殿下,这事儿可得从长计议呀.

“且不说会给国内带来多大的影响.

“光说这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

毕竟对于他来说,大唐的地域辽阔,人民居住地也分散.

想要彻底调查清楚人口数量,并派发相关文契,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时,他甚至觉得李承乾不止是纸上谈兵这么简单了.

这分明是异想天开呀.

可他那里知道,李承乾所居住的那个年代.

哪怕是再穷困的家庭,也有一个叫户口本的东西记录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

更有非常全面的档案系统,记录国内每一个居民的相关经历.

李承乾也知道,现在没有网络,档案系统这事儿肯定是做不了.

但户口本这事儿绝对可行.

“一天两天做不到,就用一年两年去做.

“国籍论的基础,就是要将国内每一个唐人的相关信息都记录在册.

“所以这事儿刻不容缓.

李承乾的态度也难得强硬.

如若之前,他还不知道唐朝的户籍制度如此落后.

甚至在户部这个最应该全面记录百姓户籍的地方,连一套完整体系都没有.

“可是殿下.

唐俭面色为难的看着李承乾:“这不止要调度全国官员去普查户籍,更要有大量纸张去制作户籍表.

“且不说官员在调查户籍时需要的花销,光是在制作户籍表时所用的纸张,开销就已经非常巨大了.

“这事儿实在太大了些,臣做不了主呀……”

闻言,李承乾愣了下.

随即也反应过来了.

在古代,纸张造价是非常昂贵的.

首先从各代书法大家的作为上就能看得出来.

先有王羲之这位书法名家在成名后还在地上练字.

后有唐文宗诏定“三绝”之一的张旭在芭蕉叶上练书法.

哪怕是公认最富的宋代,老百姓也都是用不起纸的.

寒门士子去学堂的时候,也都只能用光亮的石板练习写字.

而纸张真正便宜起来直至普及到千家万户,那都已经是建国以后的事儿了.

但纸贵,能挡得住李承乾吗?

作为一个理工男,有被困难难倒的时候吗?

“纸的事儿世伯无需操心,我来解决.

“世伯只需要派遣官员到下面普查人口便好.

李承乾说的很自信.

但唐俭却心里没底了.

他是打心眼里觉得殿下是在胡闹.

所以在辞别李承乾后,他就直接跑到了皇宫内,面见李世民.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