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248章:快乐田舍熊孩子

除夕过后.

时间转眼便来到了,贞观四年二月十四.

这一日是李承乾的生日,同样也是他选定出发的日子.

因为乾字营早在两日前就在程怀亮的率领下前往河套地区.

所以,这一次跟随李承乾一起出发的,只有婢女无忧以及刚参加完秋闱的长孙冲.

中午时,他们乘坐的那辆青色马车也缓缓驶出长安城,一路向北.

直到马车的影子消失不见.

立于长安城头的李世民也没有回过头.

长孙无忌拿来毛皮的披风大氅披在他的身上.

“陛下,倒春寒的寒气最伤人,您要保重身体呀.

“嗯……”

李世民望着马车消失的方向道:“以前这小子出长安,都会跟我打声招呼.

“可这次,这小子竟然连招呼都没打,实属是欠收拾.

收拾?

怕是陛下您现在根本舍不得了吧.

长孙无忌轻笑了下:“待到殿下回来之时,陛下收拾他也来得及.

“不过想来,陛下应该是耐不住,用不了多久,就会去漠北道看他了.

闻言,李世民故意板起脸道:“看他干嘛?让他再来气气我?”

“我才没有那好脾气跟他周旋,他离开了也好,省的有人再气我了.

果然,李世民还是李世民.

还是依旧这样的死要面子.

长孙无忌微微摇头,与一旁的程咬金相视而笑.

长孙无忌不免感叹道:“时间匆匆,只一转眼,孩子们就都长大了.

“这三个家伙调皮捣蛋的模样,尚且还在眼前呢.

“谁说不是呢.

程咬金轻叹口气道:“俺老程,揍儿子时,似是就像昨天发生的事儿.

“可仔细一想,那都是几年前了.

三人相视,随后都仰面笑了.

唐初三流氓也好,唐初铁三角也罢,转眼似是都老了.

三人中,年纪最大的程咬金,胡须中甚至都有了些许白霞.

年纪最小的李世民也因为连年的劳累,眼角出现了褶皱.

待到三人的背影逐渐消失在人的眼前.

苍凉之意,犹然而生.

……

书说简短.

二月下旬,李承乾便抵达河套地区.

当他来到此处之时,刘旻已然安排好了他交代的一切.

经李承乾的要求,刘旻共计雇佣劳工一千人.

其中唐人三百,其余七百则是皆由突厥旧民也就是‘新唐人’组成.

李承乾要这样做的目的无二.

无外乎,就是要尽最大可能的让新唐人融入到唐人的团体当中来.

望着眼前这千余人.

李承乾登上木台,朗声道:“从今日开始,我们大家便要在一起度过一年甚至几年岁月.

“我这个人没别的追求,只追求公平与公正罢了.

“不论是唐人,还是新唐人,我不会偏向谁,更不会薄待谁,大家都一样.

“在我们开始干活之前,有几项规矩我必须提前跟大家说清楚.

“首先是大家的工钱问题,想必之前刘大人已经跟大家说过,我发工钱的方式与别人不太一样.

“犁一亩地,检查合格,便能领三十枚铜板.

“修十步长的沟渠,检查合格,依旧能领三十枚铜板.

“我不会管你今日一共修了多少沟渠,犁地多少.

“我只会按照你的实际干活指标给你发工资.

“在我这里,能者多劳,能者多赚,若你有本事一日内把所有工作都做完,我也能给得起你工钱.

“当然,必须得按照我的标准才行.

“而在田地修建完成之后,我会按照大家所赚取的劳务多少指派工作.

“若你表现的极好,那我指派工作的时候,或许就会将你放在工作轻,并且赚的多的岗位上.

“若你表现的极差,那么抱歉,我只能给你一个基层工作了.

“若不满意也可以,直接走人,我不会阻拦.

李承乾望着众人道:“你们有意见吗?”

“没有!”

众人齐声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那接下来是第二个,在劳务期间,不许打架,不许结党,不许欺压旁人.

“若是谁敢在我面前惹是生非,不论是打人者还是被打者,双双走人,你们有意见吗?”

李承乾发挥了自己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优势.

将管理公司的那一套准则,全部都照搬到了这个时代.

或许,在那个极为开明的时代里,有人会吐槽这样的准则不公平.

但能者多劳,强者上庸者下,永远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随着李承乾的一声令下.

一千劳工纷纷前往乾字营开设的营口领取做活工具.

然后在李承乾的安排下,有条不紊的开始做事.

他将这一千人,分成了三个批次.

第一批人去筑造引入黄河水的大型沟渠.

第二批人去筑造能种植水稻与小麦的水田.

第三批人则去翻地筑造旱田.

望着一点点被开垦出来的土地,李承乾的脸上也渐渐浮现出笑容.

欢乐的田舍熊孩子时光,就要开始了……

……

劳工做事.

李承乾自是不可能闲着.

待到所有工程都顺利进行后,他便回到了临时营地,开始着手画图纸.

他计划,要在这广袤的农田中,开辟出数十条用于灌溉的水渠来.

水渠这东西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

若设计的好,水流便可以流过引入黄河水的大型沟渠,顺势进入每一条沟渠,用于农田灌溉.

再者,传统的农田灌溉水渠智能化程度较低,全部需要人工进行抽水和放水.

因此寻求一种智能化程度高,可以自动排水和进水的农田灌溉水渠尤为重要.

而在这个没有机械,没有任何工业的年代当中,想要寻求自动化的排水进水法自是非常困难的.

可这也并不能难倒理工男李承乾.

他的想法很简单,那便是建造一台能自动抽水的简单机械立于干渠与支渠的接入口.

这样一来,便能将水源源源不断的送入支渠当中,以便灌溉农田.

早前,人们灌溉农田的方式,几乎都是在用水车.

而水车这东西,早在东汉时期就以存在.

并且已经得到历史的证明,这东西早晚都是被淘汰的玩应.

所以,李承乾是根本不屑于使用这落伍的老家伙的.

毕竟,他可是连风力磨坊以及螺旋桨船只都能研究出来的人.

难道就不能做一个风力抽水机了?

想到此处,李承乾说干就干.

不过两日,他便将初稿交给了工匠.

这些工匠自是被李承乾带来的张木匠等人.

这些人,对于李承乾的奇思妙想早已习以为常.

故而看过图纸后也都没有迟疑,马上开始动工……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