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50章停是不可能停的

“大唐立国不过十年,正是百姓安定,国力恢复之时,如何就要亡国了?”

“你说的这些,完全就是危言耸听。”

听到李二这么说,旁边的长孙无忌和程知节,头都不自觉的低了下去。

心里咯噔就是一下。

听陛下的语气,那是真生气了啊。

太子啊太子。

本来大家都好好的,你说点儿什么不好啊,非要说这个。

现在我们站在这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太子也是,以前挺乖巧听话的一个孩子。

怎么这几天,突然就变了心性来了?

一天不和陛下唱反调,好像就浑身子自在。

这真的是自己看着长大的那个李承乾吗?

而且!!

这说其他的也就算了,为何偏偏要说大唐亡国啊!!!

这已经不是打陛下的脸了,而是把陛下都脸扔在地上踩了!!

李承乾看着黑着脸的李二,心里一阵惊喜。

这样就对了。

我就说吧,你李二不可能一直不生气。

这次终于让我找到你的软肋了。

停是不可能停的。

这辈子都不可能停的。

前面几次我刺激你李二都失败了。

这次好不容易要成功了,说什么也不能半途而废。

对于大唐科举制度还有国子监,李承乾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

虽然这些制度都出现在隋朝,但是李二对这些制度,都十分的推崇。

在李渊是皇帝,李二掌管中书省的时候,李二就数次建议把科举和国子监纳入大唐的制度。

这才有了现在的大唐科举和国子监。

现在他李承乾直接把这些给拎出来鞭尸,李二不愤怒才怪。

李二。

这下你不想让我当皇帝了吧?

你是不是要好好考虑一下,更换大唐太子了?

“父皇!

我这绝对不是胡言乱语,我说的这一切,都是有根据的。

即使你不让我说,我也必须要说!

为了大唐,纵然你废黜了我的太子之位,我也必须要说!!”

李承乾激动的整个人都在颤抖。

我都已经把话给挑明了啊李二。

废黜太子。

废黜太子!

你可不能怂啊。

我话都到这个份儿上了,怎么做,就不用我再教你了吧?

李承乾继续说道:“父皇,这个科举制度,就现在来说,确实是弊端太多了。

如果你不信,我现在就和你详细的说一说。”

李承乾撸着袖子,完全不管不顾。

看的旁边的长孙无忌眼皮子直跳。

我都太子殿下啊!!

你今天这是要疯啊!??

陛下现在,已经都被你给惹怒了啊。

你怎么还要继续说?

难道你当真不怕陛下都雷霆之怒?

即使你是太子,也不能如此无状啊。

而且即使太子殿下你要和陛下说,那私下里说不好吗?

为何非要选择在这个时候说?

起码也要等我们不在场的时候吧?

你这么搞,我们这几个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承乾!!”

李二脸色黑如锅底。

眼睛里面满是怒火。

恨不能把桌子给掀翻了。

“父皇你先不要说话!

现在是我在说!!”

李承乾直接就打断了李二。

“这个科举制度,实在是缺陷太大了。”

李承乾十分的激动。

“大唐科举,源自前隋。

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

“常科考试的科目,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

“如果是这样,那也没什么。

可问题是,大唐的科举,存在纳省卷和行卷。

而且还允许公荐和通榜。

这就导致了大量的走后门问题。”

“大唐的勋贵还有世家大族,依靠自身权势来取得科第。”

“而且考生送的诗词文章中,有不少都是代写或者是剽窃的。

这就导致世家大族的子弟,想要通过科举异常简单。”

“这完全违背了大唐科举取士的目的!”

李承乾的话,振聋发聩。

声音在东宫之上久久回荡。

听的李二和长孙无忌他们,都长大了嘴巴。

这特么……

长孙无忌听的身体一阵颤抖。

太子殿下……

居然对科举里面的门道儿,如此精通?

身为大唐宰相,长孙无忌对科举里面的猫腻,自然是知晓的。

但是无奈这些漏洞,他一个人根本就堵不上。

纵然他是宰相,这种事,他也查不过来。

而且如果他严查,那就是和整个世家大族为敌。

这种得罪人的事,他长孙无忌可不想做。

李二看着意气风发的李承乾,忍不住把拳头都给握起来了。

这怎么可能!?

这个制度,他李二可是十分推崇啊。

前隋废除九品中正制,而选择了科举制,使得大唐的可用之人进入了朝廷。

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大唐自武德四年开始,也开始实行科举制。

挑选出来了不少的可用之人。

可是现在,居然被李承乾说道一无是处。

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李承乾并没有在意李二想什么。

他的话到现在,还没有说完呢。

“父皇,这个科举制度,还有一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取士人数太少。”

“大唐自实行科举制度以来,一科不过取士几十人。

甚至十几人。”

“可是天下的读书人有多少?”

“那些没有考中的学子,他们要怎么办?

他们如何生存?

这些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读书人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科举入仕。

他们的目标,注定他们和普通百姓是不一样的。”

“这些人里面的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无法考中。

更无法入仕。”

“那么这些人,就成了大唐的最不稳定的一群人。”

“他们很有可能会把无法考中的怒火,撒到朝廷身上。”

“读书人的本事,父皇你也是知道的。

如果这些人乱起来,那会非常可怕。”

“而国子监的存在又是什么作用?”

“国子监的存在,是为了弥补朝廷选人的不足。

朝廷的很多官员,都不是通过科举,而是通过国子监入仕。”

“那么这些人,到了官场之中,自然就会抱团。”

“这样的话,国子监出去的官员,和科举入仕的官员,就会天然的存在隔阂。”

“到时候朝廷拉帮结派的问题,会越来越重。”

“父皇,你说我说的,到底对还是不对!!”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