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百零五章 替罪羊

一身灰青,背影单薄,纤纤细细的一个人儿,行走间却带着凛然的诀别之姿。

小安子怔了怔,寻思片刻才跟上去,只见公孙玉一路往幽禁周汉景的厢房而去,门口负责把守的侍卫,见她过来,并不轻易放行。

公孙玉微微低着头,对着他们一字一顿道:“本宫要见皇上。”

说话间,小安子匆匆追了上来。

侍卫们齐刷刷地看向他,似乎在等他拿个主意。

安公公略有迟疑,还是摆摆手道:“这是皇后娘娘,还不快快放行。”

侍卫们打开铜锁,敞开屋门,公孙玉想也不想就冲了进去,跟着房门又被重重关上。

小安子揣着双手,紧紧盯着那扇紧闭的门,内心忐忑不安。

他在想,娘娘会不会真的动手?

不会的……一个小妇人哪来的胆子?

她不敢的。

等了又等之后,小安子越发不安。

正当他想要派人进屋查看的时候,门从里面被人推开了。

公孙玉慢悠悠地走出来,头发松散,脸颊淤青,半身染血,手里握着一根细细的发簪,簪子不停地滴着血。

小安子慌张上前,关切道:“娘娘您受伤了吗?”

公孙玉眸子灰暗暗的,瞳孔里倒映出扭曲的恐惧,她筋疲力尽,瘫坐在地,后知后觉地扔掉手里的簪子,继而抱头痛哭。

小安子立刻想到了什么,忙跑入屋中查看,果然看到了周汉景躺在地上,他面朝下,一动不动,后背布满数也数不清的血点子。

他吓了一跳,有点腿软。

皇后娘娘真的动手了!

弑君杀夫,足以株连九族的死罪,她居然真的做了。

小安子恍恍惚惚间,立马让人快马加鞭往京城送信儿。

沈凤舒最先知道此事,当即回话给小安子,让他备好车马,送皇后娘娘和长公主回京。

公孙玉果然是个狠人。

她没有让她失望……

惊魂未定的公孙玉回到京城见到的第一个人,居然是沈凤舒。

她在通往公孙府的那条小巷子里,端坐在王府的马车上,静静地等着公孙玉。

夜色渐浓,一灯如豆。

公孙玉怀抱着襁褓中熟睡的女儿,一脸惶恐地被带到沈凤舒的马车上,两人对视片刻,沈凤舒率先开口道:“娘娘,好久不见。”

公孙玉双眼哭得通红,又红又肿,嘴唇起皮,她抱紧怀中的长公主,怯怯地望着沈凤舒,瞳孔震动,语气颤抖:“我要做到了,一命换两命……”

沈凤舒点一点头,亲手给她斟了杯茶,无意间又瞥到了她指甲里残留的血迹,轻声道:“皇后娘娘放心,我沈凤舒素来说话算话。”

此言一出,公孙玉咬着牙哭了出来。

她的哭声吵醒了熟睡的周慕雪,她嘤嘤地哭起来,哭声微弱,像只病恹恹的小猫儿。

沈凤舒见她紧张兮兮地抱着孩子,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随即伸出双臂道:“娘娘,可否让我抱一抱长公主?”

公孙玉迟疑了,然后露出一种无奈又恐惧的神情,慢慢把长公主交给了沈凤舒。

沈凤舒低头哄哄她,温和低喃。

周慕雪长得雪白可爱,玲珑小巧的眉眼五官,隐隐可见是个美人胚子。

沈凤舒哄睡了周慕雪,再看公孙玉,她双眸含泪,眼睛睁得大大的。

“今儿,娘娘辛苦了。过两天,王爷就会发讣告,昭告天下……皇上龙体病重,暴毙而亡,死于行宫别院。”

沈凤舒用最温和的语气与她说话,似劝说似安抚。

“方才发生的一切,没有人会再提起半句。皇上英年早逝,一切的不幸从这里结束,往后娘娘和长公主只有好日子。”

公孙玉满脸泪痕,忍不住当面和她确认:“此话当真?”

沈凤舒重重点头,又把熟睡了的周慕雪还给她道:“千真万确,用不了几天娘娘就能返回皇宫。我想,娘娘留在宫中,好过留在娘家,公主也能清清静静地长大……”她微一停顿:“我不是一个屠夫,王爷也不是。今日的事,不是娘娘一个人做的,是我们一起做的。换句话说,娘娘现在和我和王爷,都是坐在一条船上的人了。”

公孙玉心是慌的,脑袋却还清楚。

“一条船上的人?没了皇上,我只是废后……”

沈凤舒淡淡一笑:“事到如今,娘娘还在乎那些虚名作甚?废后也好,太后也罢,终究还不是活一口气,死了得一捧黄土。宫中的恩恩怨怨,我算不到娘娘的头上,可惜,娘娘贵为皇后,我们扳倒皇上的时候,没办法绕开你,如今我想做的事都做完了。”

公孙玉颤抖哭泣,隐忍着自己复杂的情绪,嘴里喃喃道:“一命换两命,你为什么要我动手?”新

沈凤舒把茶杯拿起来,放入她的手中,给她暖一暖:“为了王爷,也为了我自己。如果我现在不是宁王妃,我会亲手了断他的命。我让娘娘做了替罪羊,这样王爷就不会沾上嗜血弑君的骂名。”

公孙玉闭眼流泪,沉吟道:“我不在乎什么骂名,我只要长公主平安。”

沈凤舒了然:“长公主也好,太子也好,我们都要看着他们平安长大。”

周汉景的死讯,足足被压了两天才放出来。

顺安三年,六月初五。

景帝歿。

按着皇家祖制,他将会在四十九天后,被送入帝陵下葬。

这场漫长的权谋之争,终于结束了。

周汉宁暂以摄政王之位,处理国事,为了体恤年幼的长公主和太子殿下,他下令将太子和长公主一并送回京城,交由皇后公孙玉抚养长大。

公孙玉重回凤禧宫,身边的宫婢嬷嬷全都换了人,她好几日昏昏沉沉,有种劫后余生的疲惫和虚脱。

小安子时常过来请安问候,不忘叮嘱她小心身子:“娘娘,尘归尘,土归土,如今您是否极泰来了,为了长公主和太子,您也要打起精神来。”

公孙玉望一眼他道:“安公公太客气了。”

“应该的,以后凤禧宫的大事小情,奴才都会看管仔细,绝不会怠慢娘娘和两位殿下半分……”

公孙玉不愿听他说这些好话,无力地摆摆手:“我知道我是什么身份,我有自知之明,王妃怎么安排,你就怎么做吧。”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