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23章 两封奏折

乾清宫

一座香炉飘着轻烟,黄狗儿静静的站在香炉旁,不断的慢慢挪动位置。他实在无法忍受这个味道。新

朱元璋满脸阴沉,对黄狗儿的小动作看在眼里,可他并没有发作。他的脑子满是拿在手中的两份奏折,其中一份,已经被他差点捏碎。

刚回宫,朱元璋就看到放在案桌上的红绳。顿时心头一沉。

红绳是一种暗号,代表着有密奏放入了桌上的暗格中。朱元璋打开暗格,两封。

他最近让人去盯住两个人,一个是陈则武,而陈则武今天一天几乎都是和自己在一起,后又去送了燕王,所以不会是他。

另一个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

朱元璋早就发现蒋瓛的不干净,也有御史曾经弹劾李善长和宫中有来往。当时朱元璋表面上安慰李善长,暗地里却派人调查。结果就是查出了这个蒋瓛。

奏折中,洪武四年,蒋瓛收了李善长的十万两黄金。

洪武五年,蒋瓛在时任兵部尚书邱泽的酒中放入了毒药,当年,邱泽就突然暴死。

洪武七年,蒋瓛又收了李善长儿子李琪的八万两白银,弹劾刘伯温祭奠元相脱脱。朱元璋当时信了,大怒,若不是马皇后劝阻,刘伯温已经被处死。

……

看着这一桩桩,朱元璋出奇的平静。脸上看不出任何波澜。

另一封奏折,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送来的。希望皇上不要大开杀戒,为胡惟庸求情。只是奏折刚送出,胡惟庸就死了。

而这封奏折的背面,则是调查蒋瓛时查出,宋濂教太子学业期间,蒋瓛送了宋濂一座玉观音。

宋濂拒收,后来李善长出面,才收下。

李善长出面给的理由是:这尊玉观音是皇上给的谢师礼。

太子理政时收到宋濂关于这件事的奏折,并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当时满心都在北伐上,觉得这种小事,不用放在心上。

“传陈则武。问他送完了没,送完了滚回来见咱。”朱元璋深吸一口气。

陈则武坐在椅子上,那两封朱元璋递给他奏折,看的他心惊胆跳。

“咱要李善长死,他必须死,他不死,咱不安生!”朱元璋忽然咬牙切齿,恨不得咬碎牙齿。

“李善长不能死。至少现在不能死,他若死,刘基还好,其余浙党可就要蹦哒了。”陈则武抬头回应。

“咱是皇帝,管那么多干啥。”朱元璋显然不同意。

陈则武摇了摇头,杀了李善长,确实很简单。可是这之后带来的问题可不简单。且不说淮西浙党两派的相争,现在已是水火之势。

刚死了胡惟庸,对淮西来说,已经是沉重的打击,再死一个李善长。而没有淮西压制的浙党,说实话,论心计谋略,朱元璋远远比不上刘基。

可这话不能说出,不然死的就不止李善长一人了。那样,整个朝廷都得停摆。

“皇上,李善长不能死!可以警告他,对,收了他的铁券。这样既可以警告李善长,又可以打击整个淮西一派。”

朱元璋沉默了,他不愿意承认所谓的淮西旧部,浙党。可这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如今党争愈演愈烈,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明,亡于党争。但,如果皇帝足够强硬,利用两派互相争斗,那党争根本威胁不了皇权。”

“明末崇祯皇帝朱由检,优柔寡断,大臣们对他阴奉阳违,这就是皇权不够强硬。”

“但,现在,大明初建。一来国家百废待兴,二来皇上您没有使大权旁落,如今又废除中书省丞相,那更没有人能威胁到皇权,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看着他们斗呢。”

“李善长罪罪当诛,但说到底,他怕您。既然他怕,那他就有用处。就好比皇上当时说我,只要我怕,就不会杀我,一样的道理。”

陈则武说了很多,朱元璋也陷入了沉思。

其实,崇祯亡国,朱由检自己不是主因,但他绝对是点燃这堆木材的最后一把火。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内阁。

那时的大明,内阁首辅的权利不是朱元璋能想象的,再加上崇祯的优柔寡断,生性多疑,酿成了最后的悲剧。

朱元璋想了很多,尤其是:明,亡于党争。这句话震荡着他的内心。

他没有想到内阁,但他想到朝堂之上,大臣们都不怕皇帝,争来争去,最后亡国。

这也加大了朱元璋对李善长的杀意。不过陈则武说的对,杀了李善长,浙党怎么办,难道再杀了刘基?那整个朝廷估计就完了。

不如就依陈则武所言,先收回铁券,然后再慢慢处理他们。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