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844章 君与臣(2)

“打开看看吧,咱准了。”朱元璋说话了。

这时候,李伯昌不能再矜持。拉开红线,打开奏折。第一眼,就看到了“臣毛镶”三个字。

李伯昌心生不妙:这个毛镶,前几日还在京中,如今却又到了云南。

再看内容时,李伯昌心惊肉跳,尤其是那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

“看完了?”朱元璋笑着问道。

李伯昌合上密折,拿在手中,“臣看完了。”

朱元璋点点头,“去,取火来。”

身边的老太监,应声而去。只有李伯昌站在原地,不知所措。那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确实是惊到了他。

“你这女婿,在云南好生威风。三军之中,一呼百应。”

朱元璋这一句,不知是夸奖,还是另有其意。但在李伯昌听来,一定不是什么好话。

“统兵之将,本该如此。若是三军不服,再生出云波之祸。朝廷岂不是又要再派将了,又于军不利。”

云波之祸,指的是军中哗变,不服将令。

说这话的时候,李伯昌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害怕。从朱元璋的语气中,不难看出,还是有些动怒的。

老太君取来了一盏烛台,放在了地上。

烛台上的红色的蜡烛,火很旺。跳动的火焰,让人心生畏惧。

朱元璋蹲下来,看了一眼李伯昌,似乎是在做给李伯昌看。紧接着,朱元璋把那一份密折,放在了火焰上。

随着火焰的跳动,密折逐渐燃烧起来。

火焰,顺着纸张向上爬。如同是索命的恶魔,就要吞掉整本密折。

“咱烧了,这里头写了啥。咱知道,你知道,毛镶知道。整个大明朝,再也没第四个人知道了。”

再站起来时,李伯昌感受到来自朱元璋身上,巨大的压力。

密折化成灰烬,掉在地上。老太监伸脚,踩散这一堆纸灰。随着风,纸灰落入路边的土里。就好像是密折上的字一样,再也不存在了。

“咱听说,你每日在家,写字作画,养鸟浇花,好不自在。”顿了一下,“昨日晚上,陈则武送来一份家书,写的是什么。”

似乎是要有准备,李伯昌从自己的袖子里,拿出那一份家书。

“太上皇,家书臣带在身上呢,您请过目。”

朱元璋笑吟吟的接过这份家书,也不打开,同样是放在了烛台上。这份家书,烧的更快,落入泥土之中。

这些动作,让李伯昌如释重负的同时,也更加的担心。

“你们的家书,咱看做什么。里面无非就是些家长里短,没啥可看的。咱家里,和寻常百姓家,差不多,只是咱的儿子多了些。”朱元璋越说越放松,语速也变得轻快许多。

李伯昌上前一步,“臣回府之后,立刻修书一封往云南。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臣为陈则武之丈,同有所罪。”

朱元璋笑着摆摆手,“不妨事,咱都说了嘛。这事儿,就是过去了。”

在这一条小路上,零零星星的开着几朵花。

“咱妹子,就是中意这些花。你给陈则武去一个家书,让他从云南带些奇花异草来。让咱呢,也见见世面。”

说到底,朱元璋还是让李伯昌去这一封家书。

至于家书中写什么内容,似乎已经被朱元璋的几句话给完全定好了。

站在远处的老太监,突然的上前,“皇爷,您忘了,未时皇上在清惠园等您呢。”

朱元璋恍然大悟,“咱记起来了。”

李伯昌十分识趣,“臣告退。”

待李伯昌走远,老太君又拿出另一份系着红线的密折,送到朱元璋面前,“皇爷,云南新来的。奴婢不认得几个字,却看得里面写着,山阳侯拒和谈,再加兵西南。”

看完之后,朱元璋面色有些阴沉,“你怎么看。”

老太监紧跟着朱元璋,“回皇爷,奴婢觉得。兴兵西南,本就是朝廷的无奈之举。如今,山阳侯拒绝和谈,恐有失朝廷威望……”

朱元璋停下脚步,怒道,“狗东西,朝廷上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你这个没卵子的东西插嘴了。自己去领了三十廷杖,再有下次,咱让你再挨上一刀!”

老太监连滚带爬的出了永安宫,留下朱元璋一人,反复去看那本新的密折。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