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2113章 造车的水很深

“老爷子,我知道您肯定是想听好听的话,但是我就这么说吧,咱们顶多也就是三流偏上的水准。”陈富贵稍稍犹豫了一下说道。

听着这个话,老爷子皱起了眉头。

因为在他想来即便是达不到一流的水准,二流的总归也是可以了吧?

但是陈富贵却给了一个三流偏上,那不是连二流都不到嘛。

“是啊,咱们国内目前的很多车子,其实就是三流水准。”陈富贵再次给予了肯定。

“这个呢,就是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本质区别吧,这个是我个人的理解。对不对的,这个两说。”

“就好比我们的一代三轮车,在周边的国家销量目前还是很可以的。而在咱们国内呢?目前销量已经没有多少了。”

“其实咱们对于车子的构造,那已经是非常了解了。而且咱们也有自己造出来的车子,更是拥有好多年的造车经验。”

“可是为啥咱们现在造车的技术水平还这么低呢?还是需要从国外不停的引进技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看起来很简单的零件,咱们却生产不出来。”

“再比如说咱们的生产工艺,目前也是处于一个相对很低的标准。就说咱们的红旗轿车吧,这个是咱们的骄傲。”

“但是咱们这辆车的诞生,也是完全参考了克莱斯勒帝国。而且在最开始的时候,咱们没有发动机浇筑设备,就只能靠手工打磨。”

“而最终的结果呢?良品率只达到了3%。这就会耗费多少成本?即便是到现在各项指标都有所提高了,良品率还不是很高。”

“咱们的每一位司机师傅,都得懂点修车的手艺。不懂不行啊,开外边过俩坑就可能颠坏喽。”

“国内的汽车产业发展之所以如此缓慢,就是因为很多零件国产化的不理想。良品率太低,无疑就会让成本增加很多。”

“精密模具是咱们最缺的,汽车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这是需要用大量资金来完成的一段艰苦之路。”

“如果什么时候能够把这段路给熬过去了,咱们的汽车制造工业,才会有腾飞的契机。造车是个梦,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敢做这个梦。”

“我敢做,我也做好了要往里投入巨量资金的准备。我们春华集团在研究变速箱和发动机制造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在研究模具的生产。”

“那你觉得,按照你说的这样,如果想要达到这些零部件都能够本土化生产的话,咱们大概要多久、要花多少钱呢?”丁海杰好奇的问道。

这是他第一次对造车产业有这么深刻的理解,怪不得造车的单位这么少。

并不是说没有人想造,而是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想造也造不了啊。

“最好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需要的资金呢,可能也是几亿、十几亿、几十亿。”陈富贵笑着说道。

“这个就要看运气了,目前我们在三大件的底盘技术上已经有了一些突破。变速箱和发动机这一块呢,我们也在研究。”

“在前期,我们还是得采购外国精密模具生产出来的发动机。变速箱这一块呢,我们生产得慢一些,总归还是能够把良品率给提升起来的。”

“但是这里边也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对高技术标准的工人需求量会提升很多。这还是在清华大学和省大给我撑腰的情况下,我才敢这么说。”

听着他的话,老爷子和丁海杰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没想到造车行业的水,竟然是这么深。

“我可没有夸张的说啊,就说我们的冷藏运输车。我们已经解决了一部分箱体的保温性能,但是发动机这一块我们就没法保证。”陈富贵又接着说道。

“跟咱们目前的那些卡车的表现情况差不多,该有的毛病也都会有。所以我心里也盼着三厂那边将来能够把货车发动机快些搞出来,我们好换装。”

“变速箱这一块,我们目前正在研究的,差不多就能够替换现有的。老变速箱的小毛病是真多啊,因为齿的强度不够,使用时间长了磨损就会变得很严重。”

“再有的就是推进到四档、五档的时候,经常打齿等等。发动机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咱们的油品质量比较差,动力不足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这个目前来讲就是咱们零件材料性能不过关、生产装配工艺不过关等等各种原因凑一起造成的影响。”

“而这还仅仅是汽车的三大件,难道别的小件就不重要了吗?刹车、转向系统,这也是很关键的啊。”

“一辆车,涉及的技术真的是太多了。想要真正研究明白,那些零部件又能够本土化生产,真的是比摩托车难很多。”

“更不用说好多车子还都需要在非常恶劣的工况下运转,发生故障的几率也就越来越多。”???.

“春华厂这边赚的钱啊,将来差不多都是投入到汽车的研发中去。尤其是关键部位的零件,如果咱们国内生产的情况没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都可能去外国下订单。”

“看似是一台车,其实是咱们整个国家工业生产技术的考量。有心无力的日子,是真的太难受了。”

“所以接下来咱们要走的路,就是引进技术和生产线。尽可能的把这个技术给吃透,打造出上下游的供应链,尽可能实现本土化生产。”

“技术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我们努力一下,吃点亏。争取成为汽车界的领头羊,将来也培育出一批工厂。”

“到了那个时候,造车就不是多难的事了,谁有想法都可以大展身手。就是不知道这个日子什么时候会到来,多少是个美好的愿景。”

乔老爷子和丁海杰点了点头,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了陈富贵的良苦用心。

在造车这个事情上,真的要花太多的钱。而这些钱,都将是陈富贵自掏腰包。

没有魄力、没有恒心的人,敢做这样的事?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