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714章 言传身教

对于房地产经济这一块,陈富贵有着自己的考量。

后世的房产泡沫多大啊,很多地方都是依托这个经济来发展城市。初期好处很大,会带来巨量的资金收入。

但是以后呢?就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停滞不前。

不过在这个事情上他也没有说太多,毕竟那也是好多年以后的事情。目前来讲,他把光华县给看住,基本上区域范围内就不会有啥状况。

今天跟赵旭东吃的这顿饭,也是很成功。

为接下来在新港县的发展定下了调子,这样就有目标了。

而目前在新港县的产业,确实也是很红火的。

不管是海产品的收购还是贝壳粉、饲料的生产,都很不错。

“喜梅啊,对于饲料研发这一块,我也不是很懂。”返程的路上陈富贵说道。

“新港县这边的海产养殖呢,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具体的工作还得你来做,万事开头难啊。”

“富贵哥,你放心吧,反正也是从头学。”周喜梅说道。

“这就对了,对于咱们的这些新买卖,必须要有信心。”陈富贵笑着说道。

“反正也是新买卖,将来会干成啥样咱们也都不知道。随时调整呗,没准将来也会成为一项支柱产业呢。”

“哎……,以前顶多养个猪鸡鸭鹅,现在还得琢磨一下养大虾、大螃蟹。”周喜梅感慨了一句。

“关键是这里有着很大的利润啊,就说今年海产品的价格已经比去年提高了将近10%。”陈富贵说道。

“很多人在购买的时候虽然也会有一些感觉,但是感觉并不是很大。但是作为咱们收购和批发来讲,10%就是非常大的利润空间了。”wap.

“要不然我也不会说这个会成为咱们的支柱产业,海里的野生海产品肯定是越捞越少。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购买力也就提高了。”

“相互刺激之下,捕捞的力度也会加大很多。因为渔民能够真正看到赚钱的机会,自然就会越捞越多、越捞越少。”

虽然说是两个相悖的词,周喜梅也听懂了。

在她原本的认知中,还真没有把海产品养殖看成多么厉害的产业,一直都觉得这也就是新港县经济发展的一个补充。

现在可不会这么想了,不管是陈富贵还是赵旭东,对于海产品养殖都是非常重视的,陈富贵更是把这个产业放到了支柱产业上。

“而且咱们这个养殖啊,既要研究饲料,也要摸索养殖方法。”陈富贵又接着说道。

“不仅仅是鱼虾蟹,一些贝壳类的。比如说鲍鱼、海螺、青口、扇贝等等吧,也都要研究。”

“这样就能够把海域周边的滩涂、礁石区域给利用起来,近海全都利用好,无形中就会提供很高的经济价值。”

“因为现在近海来讲,基本上就没有多少利润了。将来这些渔民的生活也要发生改变,虽然我跟赵旭东谁都没有提,也都知道是必然的结果。”

周喜梅皱了皱眉,这个事的层面有些高,她没有听懂。

“其实就说啥呢,将来会有一批渔民被淘汰下来。”陈富贵又接着说道。

“之所以被淘汰,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更换设备。现在的小船无法到远海去捕捞,近海又没有多少利润。”

“所以赵旭东就有些着急了,他原本的想法多少也是有让咱们公司跟这些渔民直接合作。只不过对于咱们公司来讲,那样就会有很多的罗烂,处理不完的事情。”

“所以咱们现在是在跟新港县合作,将来的养殖业务会把当地渔民聘用过来。让他们作为海产品养殖公司的工人,就能省事很多。”

“富贵哥,其实这个事我一直都没想明白,那样的话,渔民还会赚现在这么多的钱吗?”周喜梅好奇的问道。

“哈哈,放心吧,赵旭东肯定是有安排的。”陈富贵乐呵呵的说道。

“他会让县里跟沿海的村子合作,类似于咱们合作社这样的性质吧。将来他们的利润,会分配给这些村,这些村再分发给村里人。”

“然后还有一些人能够在养殖公司做工,这样也会有一份收入保障。跟咱们的合作社一样,也算是集体经济的一种体现。”

“不过这些事情不用咱们跟着操心,属于他们县里的事。也是图省心吧,要不然咱们再操持一个类似合作社的经济体,那可是没完没了的忙喽。”

周喜梅想了想,点了点头,多少了解了一些情况。

她都觉得这次跟着陈富贵出来参与这样的谈话,真的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其实这也是陈富贵有意为之,就是要通过这样的言传身教,提升周喜梅的水平。

将来海产品养殖这一块,是要跟饲料厂捆绑在一起的。

如果没有饲料配合,养殖业务的利润也不会很高。

至于说将来养了扇贝会不会自己溜达到别的地方去,这事暂时也不需要去担心。

相较于后世的情况而言,现在的海产品资源还是很丰富的,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研究。

在后世,这是烂大街的产业,但是在现在来讲,这是正经的新兴产业。

要是真的做成了,他所说的支柱产业是一点都不带差的。

现在涉及到的领域那么多,反正他心中的想法就是尽可能把这些小伙伴们都给带起来,到时候他才能够真正省心。

人力有穷时啊,就算是他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考虑得面面俱到。

诸葛亮咋死的?

那都是累死的。

他还没有诸葛亮那两下子呢,就更不敢大包大揽的啥都管。

而合作社的这些小伙伴们的管理水平他也在琢磨着该咋样提高,目前还没有专业的企业管理课程,他也没那个能力去编纂啊。

多少也是一件有些头疼的事情,会是他下一步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

实在不行,就得“重操旧业”,把补习班还得再次张罗起来。

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再好的买卖也很难长久的维持下去。

关键是他不想这些人掉队,都希望他们能够有一个风光的人生啊。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