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2182章 来自省领导的大考

“小宇啊,你们那个物流公司我倒是了解过一些。目前咱们省内所有县市,包括省城的运输服务队,跟他们也都有合作吧?”

这时候一位来自交通厅的同志开口了。

“齐叔叔,其实不仅仅是在咱们省内,省外的很多运输服务队跟物流公司也都有合作。”小宇笑着说道。

“每个月,我们物流公司的电话费都是最高的。电话在每天夜里十二点之前,基本上就是没闲着的时候。”

“我们这些企业内部的货物周转倒是好沟通一些,其余市县很多都是临时的运输需求,所以就需要一个仔细调配的过程。”

“其实还是目前信息汇总不是很方便,所以就通过多人协同调配。物流公司的调度组,现在也是很辛苦。”

“领导,他们这个物流公司也是非常了不得的。”齐同志笑着说道。

“尤其是他们弄的那些运输服务站,给邻省在冬季的交通运输安全提高了很大的保障。不仅仅让司机同志们在路上变得更安全,也能够提高货物的运输能力。”

领导笑着点了点头,“是啊,这个运输公司平时不声不响的,其实是在默默做贡献。我记得也是一个年轻人?”

“领导,就是今天我婚礼的司仪,也是三厂马副厂长的二儿子。”小宇介绍了一下。

“厉害啊,这才有接班人的样子。”领导感慨的说道。

“不管是你们各自企业的发展,还是这种协同发展的模式,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省里其实一直都在关注这些企业,所以今天才会把你们给叫过来。”

“这些企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已经盘活了地方的经济。早期的葫芦大队合作社、现在的春华集团,对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穷不怕,落后也不怕。穷了,我们可以更加辛勤的劳作。落后,我们可以奋力追赶。怕的是啥呢?就是懒。”

“你们市的经济水平在全省范围内,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年前的时候我跟光伟同志聊天,他就说是陈富贵同志把市里的经济搞活了。”

“不仅仅搞活了,而且还是很有生命力的。现在除了光华县以外,西华县、新港县的经济增长也很迅速。”

“尤其是新港县,接下来是不是还要推出来海产品养殖?这一点很关键啊,也是被咱们忽视的地方。”

“大海虽然很大,有着丰富的物产,可是也架不住咱们这样逐年增加的捕捞啊。渔业公司连创新高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得注意一下这个事情呢?”

“正是因为有了新港县的相关举措,咱们省接下来在沿海地区都要加大力度,做海产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富贵同志,是这么个说法吧?”

陈富贵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这是他跟赵旭东念叨的。

“刚刚咱们提到了你们的物流公司,那么再好的车子也需要有能跑车的路才行。”省领导又接着说道。

“所以省里也在考虑这个事情,是不是能够修一条从你们市到省城的高速公路。费用很高,得慎重考虑。”

“我们不能光图第一的名誉,要看这条路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修这条路花出去的钱,能不能帮助这条路周边的城市,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你提出来的观点,很不错。在这方面你讲一讲,看看咱们这个项目该怎么报、路该怎么修。”

听着省领导的话,陈富贵的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关键的事情,竟然还要参考自己的意见。

这个意见是那么好给的吗?自己也并没有全面了解过啊。

这可是省领导的大考,可不敢随便乱讲。

“富贵,想到啥你就说啥吧,本来咱们也是在探讨。”乔伯瑞鼓励了一句。

“是啊,你的思维不像我们那么僵化,总是能够跳出来看的更清晰一些。”周文祥也鼓励了一句。???.

“领导,那我就说一下我的个人看法吧。”陈富贵稍稍缓了一下后说道。

“刚刚领导说的一句话我很赞同,就是不能图名誉,才去修这条路。我们不管做啥事,都得根据家底来。”

“要不然就会造成小马拉大车的局面,而最终的结果,往往都很不美丽。就像我们光华县当初上马化肥厂的项目时,县里都是开过很多次会议,仔细论证后才拍板的。”

“这条路的建造成本是很高的,不仅仅涉及到了材料成本,也涉及到了人工成本。而这条路最为关键的,还是设计方案。”

“得找到最佳的路线,能够照顾到周边的市县,还要考虑到节省成本和减少路的长度。最直接的选择,就是两点一线。”

“但是这样的话,可能会多架一座桥、距离周边的市县更远一些,将来我们开设高速路口也不会那么方便。”

“这些就需要专业的人员仔细来研究了,他们才是行家。而从经济价值的角度去考虑呢?这条路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

“道路建设,接下来必然是我们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项目。有一条好路,就能够加快货物和人员的流动。”

“汽车工业也在发展,车子的性能每年都在提升。现在我们的道路标准勉强符合车子,因为咱们的车子跑得都不快。”

“可是当车子的性能提升以后,达到满载货物的时候也能够跑八十千米每小时以上的性能时,我们现在的道路就会制约车子。”

“这也是双向奔赴的合作,要有好路,也要有好车。咱们的造车工业已经实现了由零到一的突破,那么接下来从一到一百所走的路,可能会更加顺利。”

“这条路能够给周边市县创造的价值,是会逐年提升的。那么这条路回收成本和维护的问题,就不仅仅需要养路费,还需要过路费。”

“给过往车辆带来了便利,也需要为这份便利支付费用。在支付了费用之后呢,我们作为高速公路的拥有方,又该怎么做呢?”

“其实我认为修路不难,难的是我们在路修好之后所要面的一些情况。如果不能做好准备,这条路即便修成了,也会带来很多的困扰。”

听着他的话所有人都皱起了眉,总觉得他的回答有些跑偏。

领导问的是从经济的角度衡量这条路,你答的是啥?咋还修路不难呢?

不难的话不是谁都能修了么?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