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8章 为探视贾母偏心,失公正薛家入府

带进来的正是此次跟着贾母一起来的下人中的一个,贾母不认识他,但不妨碍鸳鸯认识。鸳鸯凑到贾母耳边悄悄地说。

“老太太,这是二太太陪房郑新华家的侄子,叫郑富。”

林如海看着被拖到眼前的下人,眼神示意了一下,林家的下人立马就从他的怀里掏出来一包药粉,拿给贾母看。

“老太太,您看看吧。贵府上的小厮偷偷摸摸地从后门翻墙进来,想把这药给谁用了?”

贾母也不接话,看着郑富问道。

“怎么回事?”

郑富眼珠子一转,就抬头看向林如海。

“是林姑爷,他带着人莫名其妙的把小的绑了起来,又把这包药粉塞到小的怀里的。老太太,小的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啊!”

“林如海,你怎么说?”

“既如此,那就把药粉给他吃下去吧。”

林如海也没太在乎地说着,可是郑华吓得连连挣扎着不吃,那可是砒霜啊,吃一点就没命了,这么多自己死得更快。

“不!我不吃!老太太您救救奴才,奴才不想死啊。”

“哎呀,这个药粉你不是不知道是什么吗?我也不知道,那总得试一试药效,确认一下吧。灌进去。”

贾母看着这一出闹剧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她其实一直知道王夫人对林家出手,装作不知道不过也是为了将来贾家和林家联姻的时候,可以让林黛玉带着所有的林家家产嫁给贾宝玉。

只是没想到王夫人会这么蠢,找一个自己的陪房对林如海严防死守地护着的林琼下手,此时下手无异于告诉林如海自己的打算。

贾母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林如海让人把药粉给郑富灌了下去,砒霜量大,郑富买的又是经过提纯的,所以发作的很快。wap.

郑富当场就没了气息,贾母让人把他送到王家给王夫人,自己则是怒气冲冲地离开了林家。

林如海看着林忠家的说。

“今日大家都坐的不错,所有人赏一个月的月钱,林忠家的一会儿你就给大家发了吧。”

“是,老爷。”

林如海绕过众人,进了贾敏的院子把今日的事又细细地和她说了一次,以防万一她又被贾母笼络过去对林琼下手。

此事就算是告一段落了,贾府的人也再没有来林家找事和下拜帖。

又过了半个多月,王子腾升任九省统制,奉旨巡边去了。临走的时候,特地去了一趟荣国府,找到王夫人,敲打她莫要为所欲为地给自己添麻烦。

扬州的苏烈也终于收到了林琼的信。

“爹,大爷来信说是让我派人,把两年前救下来的那位夫人去京都。”

“那就去吧,记住别暴露了自己。”

“是。”

林琼六岁的时候跟着苏承瑞出门溜达,走到金陵附近的镇子上,看着被人牙子拐卖的甄英莲,就好心把她买下来送回了她母亲身边去。

结果她的外祖父封氏嫌弃自己的女儿回来啃老还不够,还带着拖油瓶,竟是又把她拐卖了。

林琼心里想着是不是警幻搞得鬼,这次没再贸然出手,而是走完了剧情,等到甄英莲被薛家买下来以后,这才派人去把封母接到京都等着状告薛蟠。

苏烈办事很是有章程,命人带着甄英莲之母封氏进京不是走的水路,而是陆路,且一路上不着痕迹地尾随着薛家。

让封氏看着自己的女儿是怎么被薛家当作奴婢使唤的,又亲眼看着抢了自己女儿的薛蟠是个多么混账的东西,这一切都坚定了她自己上京都告状要回女儿的决心。

薛家这一路虽说是走走停停,表现的却不是为了躲避官司,而是为了游山玩水。

若不是薛姨妈担心误了薛宝钗小选,时时催促,只怕这段路得让薛蟠走上一年。

不过说起来林琼是真的佩服贾雨村,虽说人品不怎么样,可是汲汲营营求取官职的手段可是不一般。

没有榜上林家成为西席的他,却是一路南下,到了甄家成为甄宝玉的先生,随后经过甄家的提携,又和贾家、王子腾扯上了关系。这份心性和能耐就是常人所不能的。

直到薛家入京后,贾雨村也把薛蟠案子的处理结果送到了。正如护官符上说得那样,贾雨村也因为这件事,让王子腾彻底记住了,想着日后要时时提携。

这一回,贾母觉得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和贾敏修复一下关系。就派鸳鸯去林家传话。

“太太,我们老太太说明日是薛家姨太太上门的日子,想请您带着哥儿姐儿一起去热闹热闹。”

贾敏才能做起来,北方一入冬,她就觉得自己身上冷得不行。虽然躺在火炕上,还是觉得冷。

干脆派人先去问问林黛玉和林琼的意思,再做打算。

“太太,小姐说这几日天冷就不去了,等暖和了再出门。”

“琼哥儿那怎么说?”

“大爷说,士农工商律法等级严明,别说是薛夫人了,就是紫薇舍人在世,也断断没有让正二品诰命夫人带着嫡子嫡女去给商户作陪客的。还说让太太劝劝老太太,老太太亲自迎接商户女这事,传出去了对老太太和贾府女眷的名声也不好。”

贾敏听了点了点头,就让人送鸳鸯离开了。

鸳鸯把话原原本本的学了一遍,贾母也只是面无表情地嗯了一声,就没有下文了。

只是在薛家上门的当日,到底是没有出荣庆堂正堂的门迎接薛家,而是在主位上等着薛家进门磕头请安。

“给老太太请安。”

薛家母女给贾母请安后,就坐到了贾母的下手客座上说着话,把人情土物都送上后,又说起以后要长居京都,王夫人便出声挽留。偏巧又有贾政派人来传话。

“姨太太已经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有一处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哥儿姐儿住了甚好。”

贾母看心爱的小儿子都出声了,也就同意了。

“请姨太太在这里住下,大家也亲密些。”

“那就谢谢老太太了,只是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长处之法。”

王夫人自然无意见,邀请薛家来住就是为了薛家的钱财能供给宫里的元春,正好住得和自己又近,更加方便自己摸清薛家的家财,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

来自搜索:明代六部尚书为正二品文官。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