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32章 痴女痴心搏荣华,皇室皇家无父子

皇帝的所作所为都在老圣人的掌握之中,贾元春眼看就要到了被放出宫的年纪,实在是不想等了,下定决心搏一个前程。

这一日,贾元春伺候皇后歇下以后,回房换上了宝琴的衣服,独自一人去了临敬殿求见太上皇。

“你是说,义忠亲王还有孩子活在世上?”

“是,此女正是宁国府贾蓉的妻子,秦可卿。也就是臣女的侄媳妇。还请上皇圣裁。”

“抬起头来。”

太上皇说完这句话之后,贾元春知道这件事成了一半,于是忍着激动和兴奋,端庄地抬起了头。

“你刚才说你叫?”

“奴婢贾元春,是荣国公贾代善的嫡长孙女。现在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女官。”

“朕知道了,你跪安吧。”

贾元春努力的使自己的声音平静下来,然后在听懂了太上皇的话里的意思后离开了。

回到房间的贾元春心跳得“怦怦”的,抱琴看着贾元春满脸通红,边笑边流泪,连忙上前。

“姑娘,你这是怎么了?”

贾元春抱着抱琴小声地哭着,尽可能地不让人听见,然后洗了把脸躺在床上睡了。

此后的日子里,贾元春一边担心太上皇没听懂自己的意思,一边担心是自己那天晚上的话没有说清楚,有时候在皇后身边的时候,经常性的发呆,还时不时的对着皇帝的东宫面露春色。

皇帝去了一趟临敬殿以后,回来就把宫里的勋贵之女都封了妃嫔之位。尤其给贾元春封了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皇帝甚至为了给太上皇台阶下,还亲自跪倒在临敬殿内请旨。

“父皇容禀,儿臣日夜侍奉父皇、母后,尚不能略尽孝意,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以致拋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在儿女思想父母,是分所应当。想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儿女,竟不能一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锢,不能使其遂天伦之愿,亦大伤天和之事。故启奏父皇、母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

太上皇听了以后大喜,甄太妃这几日就是在思念家人,若非如此也不至于病倒。皇帝的这番说法简直说到了自己的心里。新

“皇帝至孝纯仁,体天格物。朕心甚慰。可是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如今不如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鸾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

说白了就是让宫里的妃子们,家里只要有省亲别院的,凡是经过礼部核实,符合规矩仪制的,都可以申请让女儿回家省亲。

太上皇的话也是让皇帝心里高兴,自己正愁国库没有银子呢,才想出来的办法,没想到太上皇这么上道。

于是,一番朝堂政治上的博弈,就在父子之间诡异的错位理解中达成了。

回到东宫的皇帝关上门,看着自己私下整理的单子乐呵呵地高兴了半天,直到太子到来,都没有把嘴角降下来。

“儿臣拜见父皇。”

“阿弥我儿,真乃神人也。你怎么会想到提前准备东西呢,不对,你怎么会知道你皇祖父会同意的?”

阿弥冲着皇帝笑了笑。

“父皇,你忘了这几日甄太妃病了的事了吗?”

“你是说。。。”

“是的。所以您要是没事,就赶紧把这道旨意发下去,别耽误了往国库捞银子吧。”

“嗯,此话有理。你留下一起听着,朕。。。陈年!”

“奴才在。”

“速传户部尚书林如海、工部尚书吴用来见朕。”

“是。”

林如海一出门,林琼就跟着出去了,现在的林琼除了苏承瑞老爷子给的铺子,还有林如海给的两家,私下手里富得很。

苏家的铺子从一开始林琼就让人私下收购木料石材,全都放在庄子上,其他的商铺也都各自准备着东西,就等阿弥传出来消息的时候大赚一笔。

这次林如海进宫的时候,林琼来到自己才开的建材行——不倒翁。

“请大爷安!”

“起来吧,掌柜的,吩咐一声这几日把东西清点一下,每样都往城里拉一点进来当样品,放出话去,咱们建材行新进了一批的建材,木料、石料都是极好的。记得价钱往上翻三倍。”

“是。”

在林琼手底下办事就一个字“忠”,别多嘴。主子说话你就听着,出了错又不要你陪。不倒翁的掌柜的是所有掌柜的里,说话最少的,所以林琼才选了他当建材行掌柜的。

林如海和吴用进了东宫以后,已经跪了快一个时辰了。大冬天的,两位老臣汗如雨下,不为别的,只是太上皇突然驾到,没人叫起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起。

“父皇,您可是还有旨意?大冷天的何必亲自跑一趟呢!”

太上皇细细地看着皇帝给诸位勋贵之女的位份,一言不发。皇帝在底下跪了也快一个时辰了。

太子被赶了出来,看着太上皇严厉的神色,也不敢进去请安。更不敢离开,面上依旧是恭敬的神色,不敢有半分的怠慢。

又过了快半炷香的功夫,太上皇才看完了皇帝让太子写的所有圣旨。

“皇帝,这几年你愈发懒了,连圣旨都是让阿弥替你写,还好阿弥大了,等过了年就该给他挑一个合适的妻子了。”

“儿臣遵旨,瑾听父皇教诲。”

“朕没有什么教诲的,只是圣旨嘛,既然写完了就快些让人发下去。皇帝的办事效率还是要快一些,才能让下臣感受到皇帝的威严,你觉得呢?”

“是,儿臣这就安排内侍,明日一早同时宣旨意。”

“不必了,从今日起,每隔一个时辰就宣一个,荣国府的这份朕带走了。其他的你看着办吧。”

通常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要是不按照我说的办,你就死定了。

皇帝听了以后哪里还敢看着办,太上皇一出门,他就让陈年亲自带着这些圣旨,依照品级从低到高的宣进宫里。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