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04章 荣国府寿宴聚勋贵,送和亲内外不同心

皇帝吃着太子送过来的狍子肉,想起了林如海,就问了一句。

“国库的事,林如海处理的差不多了吧?”

“父皇,差不多了。除了几家不还的,其他人家都已经做好了分期的账目了,且每个月在都按照约定还款。”

“那就让他回去姑苏去守妻孝吧,明年再回来,嗯,你去拟个旨给朕看看。”

“是,儿臣这就去拟旨。”

阿弥把手里的烤串放下了以后,立刻就开始去一旁的桌子上开始起草。

林如海收到消息了以后,立刻就谢恩收拾东西,赶回姑苏和林黛玉团聚了。等到荣国府里的人得到消息的时候,林如海已经在通州坐上了船南下了。

“老太太,孙儿去晚了一步。林侯府已经闭门了,林姑父已经离开了,说是奉了皇上的命令回姑苏守妻孝一年。”

贾琏看着坐在上面的贾母说出了自己探听到的消息,贾母皱着眉头实在有些不悦。

“这是真的不把咱们家放在眼里了,连离京都不来府上打个招呼。那就不用邀请他了。”

“是。”

荣国府里贾母寿辰,准备大办一场,原本打算让林如海把林黛玉接回来,没想到林如海直接回姑苏去守孝去了,还没有和贾母打招呼,这让贾母是十分的失望。

荣国府里大摆筵席,连着办了九天,在满京都的人家都在抓耳挠腮的想着怎么还国库的账的时候,荣国府不光没有还钱,反而更加铺张的办起了寿宴。

不光忠顺王觉得无语,就是宫里的皇帝和太子也觉得荣国府简直是在挑衅皇权。

可偏生京都内的权贵们还挺给面子,上到南安王太妃、北静王妃、永昌驸马、乐善郡王,下到其他的勋贵之家,都纷纷前往送礼。

皇帝给太上皇汇报的时候,太上皇看着案上折子上的礼物单子,‘啧啧’了两声。

“永昌和乐善真的都去了,不是光送了礼物?”

“是,连嘉颖都派人送了东西过去,是以自己的名义送的。大长公主不知道,聂大人应该也不知道。”

“哼!他肯定不知道,他要是知道了,估计又得再来一次血溅金銮殿。罢了,朕老了,心慈手软,以后的事就交给皇帝自己来做决定吧。”

“是,儿臣遵旨。”

于是,太上皇安排完了以后,就病重了。阿弥的药量下得相当的准,既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又能表现出太上皇对于勋贵集团集体作死的心痛。太医到了都不会有任何的异议。

南安太妃上书,请求认荣国府里的贾政的庶女贾探春为义女,代替自己的孙女和亲,并且连送亲的日子都定好了,清明那天在通州坐船而下去东南沿海和那里的将军汇合,一切费用由南安郡王府出。

只请皇帝派人送她去一趟,南安郡王府里只剩下女人了。

皇帝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一个合适的人选,刚打算把事直接交给鸿胪寺,太子就扽着徐添进来了。

“皇伯,侄儿给您请安了。”

“阿添?你怎么过来了?”

“太子堂弟说有一件事要交给我办,就带着我过来了。”

徐添哭丧着脸,自己在锦香院里正和云儿亲香呢,直接就被太子派人抬到了马车上,自己的脸面是真的没有了。呜呜呜!

皇帝看着徐添的表情,又看了看旁边的太子,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也就决定同意太子的意见了。

“阿添,你好歹是忠顺王世子,皇家正统子嗣啊,也该是做点实事的时候了。”

“皇伯,求您了,我真的不会领兵打仗,让我去东南不如直接噶了我来得快啊。”

“谁说让你领兵了?是让你去送亲。你不是最想四处游玩的吗,这次让你玩个够。从京都坐船沿着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然后转成陆路,一路沿着富庶的地方,把和亲的郡主送过去就是了。”

“真的?”

“君无戏言。”

听了皇帝的话,徐添这才停下了假哭,然后迅速磕头谢恩领了圣旨,去了鸿胪寺学习对外的礼仪和规矩,中间半分停顿都没有到时让太子惊讶了一下。

“父皇,堂兄这是?”

“哦,他啊。他打小就喜欢到处游玩,你忠顺王叔和王婶总是拦着他,这才整日里流连烟花之地。现在能光明正大的出去玩,还是奉旨出行,谁也不会再拦他了。”

皇帝看着太子一脸惊讶的看着自己,当即又想到了什么。

“怎么这么看着朕,很惊讶吗?阿弥,你要不要也去看看,正好还可以把南边的兵权拢一拢。”

“儿臣谢父皇恩典,但是儿臣真的不想去,还是让堂兄自己去吧。儿臣就不参与了,儿臣告退。”

太子飞一般地离开了,回到承泰殿里给林琼写了一封加密的普通信件,然后瘫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整个人都在考虑之后的走向。

按照常理来说,可以把朝中的将军派到东南,可是自打南安郡王和冯唐、冯紫英父子在东南打了两年以后,国库里收回来的钱将近八成都花到了那里,谁也不敢在随意的接手这个烂摊子了。

荣国府里,贾探春看着昔日姐妹之间做的诗词,和南安郡王府送过来的嫁妆实在是心中苦涩难耐。

贾宝玉进入秋爽斋正屋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贾探春拭泪的场景,心里也是难过得很,一屁股就做到了贾探春的对面。

“三妹妹,不然我去回了老太太和太太,不要让你去和亲吧。”

“二哥哥,算了,圣旨已下,断无更改。日后咱们这个家还得是你撑起来才是啊。”

贾探春的话,贾宝玉并没有听进去,他现在还在为大观园里的姐妹们又少了一个,自己身边又少了一个女孩子而难过呢,压根就没有听到贾探春的话,自顾自的擦着眼泪往自己的怡红院里走。

走到半路上看着几个老嬷嬷拿着绳子急匆匆地超过自己,贾宝玉奇怪,连忙拦住一个。

“妈妈们这是要去哪?”

“二爷,太太在您的院子里发火呢,快回去看看吧。”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