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054 摆酒上

?

心里想着事,刘春梅讲话未免就有些别别扭扭:“我这头倒是不晕了,可浑身没劲啊!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

李小小一听这话就明白了:睡了这么些天,能有劲儿吗?只要起来走动走动,自然就好了!可见老妈那个扭捏的神态,李小小不由得有些暗笑,她这是有些下不来台了。于是让老爸打电话去请了王医生来。

王医生得了李小小的叮嘱,看了看说:“没得多大问题了,就打一针吊针,把最后一点淤血清干净,过了今天,明天就能起来了。”

吊瓶挂上,输的却是葡萄糖,没有任何药水,王医生不说,李小小和家里人自然也不会说,打完了吊针,刘春梅第二天自己就从床上起来了,到了下午就正常跟婶娘一起做事了。李小小给秋云奶奶打了四十块钱的封包,爷爷代表全家过去吃了午饭。

晚饭是在自己家吃的,一大碗青椒爆猪肝,一大碗油焖茄,再来一大碗青菜,一家人吃得七七八八的时候,这摆酒不摆酒的事情,也就提到了饭桌上来。

奶奶不赞成摆酒,爷爷却赞成,李贵旺和刘春梅也赞成,于是摆酒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还有天就是元旦了,时间紧迫,接下来一家也顾不上收拾碗筷,开始商量摆酒到底要摆个什么规模。

奶奶的意思是小一点儿,还是想省钱。可这两天秋云奶奶那个架势却是着实热闹,头天晚上请的草台班唱的是京剧,到了今天晚上,请的却是城里面一帮中青年人搞起来的现代流行歌曲和小的班,这样的班自然更受年轻人的欢迎,这不,自己一家关起门来讨论这会儿,下头庄上的大喇叭里的歌声一直传了上来!

李小小心里对奶奶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老爸老妈生自己的时候不过二十岁,都要忙着挣钱养家,自己几乎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如今爷爷的大生日过去了,奶奶的却还没有过,给奶奶过一回大生,让她高兴高兴,在村里人面前长长脸,也是一桩孝顺事情。

李小小决定大办!比秋云奶奶的还要办得大!李贵旺和刘春梅都没有意见,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于是赶紧的,李贵旺和刘春梅就打电话去了,要通知在外地工作的舅舅,也要通知一些亲戚家里,好在现在许多人家都装了电话了,要是按照旧社会,还要走去通知,一个星期都跑不完!

通知完了亲戚,又要联系戏班的事情,城里住的舅爷爷曾经在化部门上班,一打电话过去打听,他说现在有一个非常上档次的现代歌舞团,是市歌舞团解散后的一帮人搞起来的,水平都比较专业,歌舞小都相当不错,还会几出京剧花鼓戏,价钱却是不便宜。李小小立刻就拍板请这个歌舞团,也唱两天。

舅爷爷认识那个团长,帮忙联系去了。

收拾了碗筷搞完了卫生,李贵旺开始琢磨起了菜谱。农村摆酒也是有规矩的,一般一顿饭是十菜一汤,那个量却不是城里那个量,而是大碗大碟,那是绝对管饱的!只是各家视经济情况来定这十道菜的材料。

一道扣肉和一道鱼是必备的,还有一大碗鸡和一大碗鸭也是多数人家里都会预备的!正好家里还有二十多只鸡鸭,就一起拿来用了,后面再养鸡鸭,就直接用家里的土鸡蛋孵化出来再养大就行。

想了想李贵旺又定了个焖猪肝和一个肚丝,还定了一个大烩羊肉,荤菜就差不多够了。

然后是素菜和半荤素的,牛肉要一个,切成丝抄芹菜,炒豆芽,自家发的,豆角焖肉,豆角也是自家的,再来一个鲜汤!鸡蛋煎成蛋皮切丝、肉丝、鱿鱼丝再用鸡汤吊味,就足够了!

家里就是李贵旺最会办厨,他说的这些菜大家也都同意了。接下来就考虑是否杀猪的问题,家里的两头猪确实也可以杀,只是这些日以来李小小都是用指尖灵泉勾兑的水让老妈熬猪潲水的,外面二十块钱一斤都没地方买去!拿来杀了待客有些可惜,想来想去,李小小决定收购一头猪杀了用来待客。自家的留着等过年再杀,过不了两个月,就该过年了!

拟定了买菜的数量,一家人这才踌躇满志地睡觉去了。

这样一场酒,需要准备的东西多了,一场酒办下来,在农村来说,跟打一场仗差不多!第二天早早去卖菜,李小小扒拉了一阵算盘,豆角不能再卖那么多了,要留着一部分办酒,豆芽也要留八十斤在家,还有鸡蛋也要留一部分在家。至于要买的菜,倒是也方便,每天都进出菜市场,回家的时候带回去就行了。

还有饮料酒水,李小小大方了一把,全部买的瓶装酒,因为怕买假酒,没去批发市场买,直接到酒类专卖店,找老板讨价还价了半天买了一瓶十块钱的高酒。这还是老板娘长期吃李小小的小小营养健康菜,认得李小小的缘故。

李贵旺觉得买多了,李小小却不以为然:多少年过去,九八年这些正规厂家生产的普通低档酒,放到二零一二年后至少都是多块钱一瓶,专门有人收的,如果喝不完,就放在哪个空房间,放个十多年,到时候就算不卖,给老爸喝或者送人都行!

元旦当天肯定是不能送菜过去了,李小小跟龚奶奶、徐阿姨和秦阿姨、贺阿姨打好了招呼,也跟国味楼说了一声,因为国味楼做生意不能停,毛经理请示了胡总后,胡总指示:元旦当天派车去李小小家去拉菜!

这让有心想让别人来送菜的毛经理又是一阵不满。李小小倒是也不想将毛经理得罪狠了,塞过去一条烟,却也是一多块钱一条的。又跟胡总道歉,主动多送十斤菜弥补。胡总会做人,听说是家里办喜事,连连道喜也就不计较了。

鞭炮什么的东西买了一大堆,等到十二月十一日下午,李小小回到家的时候,家里已经忙乎开了,二十来个村里人都来帮忙,春花嫂、刘小海的妈妈、刘忠义婆娘这些种菜和卖鸡鸭蛋给李小小家的和邻居亲戚都来人帮忙了,舅舅说是晚上到家,让家里整理一个房间出来给他们一家住。

刘春梅不是一个很懂得计划的女人,倒是让李小小一件一件地都安排好了,有什么遗漏和没算计到的,也有村里的婆娘你一句我一句地提点,竟然也是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李贵旺跟人在里头商量收礼金记账的人,最后决定由大伯做这件事,他曾经在煤矿里也帮着记过数,最主要是人靠得住做事也明白。

还有坐主位的人也要安排,这可是丝毫都大意不得的,曾经有人因为在别人家的宴席上没坐主位,摔筷就走人的!

堂屋两张桌并排一摆出来,就有四个上席主位,自己爷爷奶奶坐了两个,还有两个却有些费思量了。最后还是爷爷有经验,让奶奶娘家的大舅哥坐一个,刘庄除了自家爷爷之外年纪最大的二爷爷坐一个,再让李贵旺的老娘和一些老辈都坐在主桌,也就算是面面俱到了!

戏班的人过来了,一辆小四轮带着家伙什,一车人热热闹闹地就开始卸东西。

东西倒是有地方放,可这十多个人晚上的住处却是必须村里各家帮忙了,往常也都是这样,村里摆酒待客,有过夜的亲戚住不下,就每户人家安排一两个,凑活一两个晚上也就过去了。

...

因为李小小家最近做的事情帮了不少人,人缘好,不少人争着要让人住到自己家去。让李小小在心里直感慨做人还是好心有好报!那些没良心的毕竟是少数。

这些人自己搭棚搞灯光音响,等他们忙活完,就该吃晚饭了。入夜后,帮忙的人和唱戏的人都吃过晚饭,唱戏的也就放起了音响化起妆,开始做开场前的预备工作。村里的老人孩们听着音响放的歌,都明白好戏快要开场了,纷纷自己搬着板凳过来看戏来了!

今天晚上唱的是京剧和花鼓戏,那个依依呀呀半天都唱不完一句词的做派,李小小很不感冒。服饰却很是精美,用舅爷爷的话说:“那可都是歌舞团当初自己置起来的家当!花了不少钱呢!”

光是妆扮服饰就比前两天秋云奶奶请的草头班强了不止一筹,各种乐器吹奏起来,艺人们一亮相,一开嗓,顿时引得众人齐叫好!看客们都恭维奶奶好福气好阔气,这样的好戏多少年都没看过了!奶奶说到底也就是个农村老,能在村里人面前露上这么一脸,心里自然也是高兴的,于是得意地笑开了花,开始在村民们面前夸李小小的好。

不多时,在外地工作的舅舅带着舅妈和十岁的小表弟坐车到家了!

――――――――

第更送上。这一章忍不住巴拉两句:农村请酒就是这样繁琐,却也是实实在在的热闹,跟城市去饭店里请客吃饭的方便无法比较。看到村里人都为自家的事情忙活,没有一个提要工钱或者没有空帮忙的话,心里都是暖暖的。琐琐碎碎互帮互助就是农村,真正的农村。

这一章是不是也勾起了一些读者心中深藏的记忆呢?看着喜欢的读者朋友们请收藏、推荐支持。点击下面的“加入书架书签”,就能更及时地看到最新更新了。我会更加努力的码字。

...

...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