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八章 结局

?神武七年九月初九,中华帝国皇帝李定在天安门举行盛大的阅兵,用来庆祝天下的真正平定。自从李定发出阅兵的命令后,天安门前就成了一个大工地,工部指挥工人拆除了天安门和正阳门之间的所有民居和店铺,改建为一个东西宽500米,南北长900米,面积为50公顷的巨大广场,整个广场全部由花岗岩铺成。在天安门正前方,过了宽30米的水泥大道,有一个高台上树旗杆,这是国旗台。李定站在国旗台上,对跟随的官员们说道:“此次阅兵定要震慑各属国,让他们安分守己。”户部尚书温成惠说道:“陛下,花这么多钱,又是改造,又是阅兵的,难道只为了震慑属国吗?”李定说道:“也不全是,震慑属国只是一个方面,我是想向西洋国家展示武力,使他们短时间不会轻举妄动。”温成惠疑惑到:“西洋国家?难道他们还敢攻打天朝不成。”李定说道:“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西洋人都是一群唯利是图的人,只要有钱可赚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开战。”温成惠说道:“陛下多虑了,天朝兵强马壮,区区西夷不足畏惧。”李定闻言,想到:“还是天朝上国这一套呀!”李定没有在说什么,只是转头问工部尚书高思成道:“国旗已经准备好了吗?”高思成答道:“已经生产出了近万面,还正在生产。”李定说道:“给每个省先下发三百面,从今以后所有国家的政府部门都要悬挂国旗,还有剩余的发给店铺令其悬挂。在阅兵那天北京城每家每户都要有国旗悬挂,国旗就是中华帝国的象征,国旗所到之处便是我中华帝国的领土。”高思成说道:“是,陛下。”“各个属国的使者都来了吗?”李定问道。礼部尚书高怀顺说道:“除暹罗外,朝鲜、安南、琉球和南洋诸国的使节都到了。”李定说道:“暹罗是怎么回事?”高怀顺答道:“据说暹罗的上一个国王是一个姓郑的华人,但是好像有人篡位了,可能是怕陛下怪罪吧。”李定听后想了起来,是有一个叫郑信的华裔统一了暹罗,建立了吞武里王朝,后来被倒戈将领杀害。李定说道:“哦,是这样呀,这件事很值得利用。”高怀顺闻言说道:“陛下,想要讨伐暹罗吗?”李定说道:“这件事以后再说,为什么我没有听到日本?”高怀顺说道:“回陛下,倭国自唐朝以后便不再是天朝属国,即使明朝全盛时也不是。”李定闻言道“什么,有这种事,不过这正和我意。”众位大臣闻言,知道李定肯定有讨伐倭国的打算,纷纷说道倭国的不尊王化,应该讨伐。李定说道:“倭国的事以后再说,现在的头等大事就是阅兵。处凡,兵士们排练的怎么样了?”吴显达说道:“已经有模有样了,过一阵就能由您要求的效果了。”李定说道:“很好,过几天我会去看的。”吴显达说道:“恭候陛下大驾。”几天后,李定来到了训练的军营,观看了士兵的队列表演,李定看后虽然觉的已经和前世的阅兵很像了,但是总是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李定一直思考着,吴显达问道:“陛下,有什么问题吗?”李定说道:“走的很好,但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就是想不起来。”吴显达看了又看也没有发现什么地方不对劲,便说道:“要不我让他们冲走以便。”李定突然说道:“我知道了,是衣服不对劲。”吴显达看了看士兵身上的衣服,说道:“没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呀?”李定说道:“给我之和笔。”吴显达让人拿来了纸笔,便在纸上画了起来,画完后,李定说道:“让工部统一制作这种样式的衣服,以后军队的服装要统一。”吴显达看了看这张图,问道:“陛下,我怎么看着有些像西夷的装束。”李定说道:“对,这就是根据西夷的装束改的,西夷的士兵穿的衣服和这个差不多。”吴显达说道:“士兵们不穿铠甲不怕流失射伤吗?”李定反问到:“穿了铠甲火枪的子弹就打不穿吗?”吴显达闻言一愕。神武七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中华帝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仪式。这天广场上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这些人都是想一睹帝国军队,感受一下帝国的强大。在天安门城楼之上,最中间的是中华帝国皇帝李定,他的左右两侧是众位大臣,最边上的就是各属国和西洋各国的使节。各属国使节来到北京时,天安门广场还正在建设,当时他们得知天安门广场的规模时都感到震惊,被告知这个广场要在数月之内建造完成时更是感到恐怖,都不约而同的为中华帝国的动员能力感到害怕。同时他们也对北京的城市改造很感兴趣,当然只是感兴趣,还没有到吃惊的程度。但是西洋各国的使节就不同了,对对于天安门广场他们只是感到惊讶,但对于改造后北京城则震惊。要知道此时的欧洲还没有真正重视城市建设,像伦敦、巴黎、罗马等欧洲大都市的城区都还是一片混乱,根本没有条理可言。小斯当东跟随父亲老斯当东访华以后并没有返回英国,而是留在了印度。这次中华帝国的阅兵,小斯当东便是主动向东印度公司争取来的,他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古老的国度。他从广州下船后,便从陆路朝北京进发,在他看来此时的中国已经与数年前由鞑靼人统治下的愚昧与保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帝国仿佛获得了新生。在广州的码头商船鳞次栉比,往来络绎不绝,大陆之中人们不复一脸的麻木。人们对汉族重新获得统治地位感到无比自豪,就像他们所说的‘蛮夷的天下不会长久’。虽然这个帝国的人们仍然很狂妄,坚持他们所居住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中华帝国这个名字也包含世界之中的意思。但是整体来说这个帝国的工商业已经不像清朝时期那么的死气沉沉,按帝国皇帝李定陛下的说法是恢复汉唐旧制,虽然此时人们仍然轻视商人,但是政府已经不在压制商业的发展了。小斯当东一边观察一边赶路,终于在阅兵开始前的第三天到达了北京。此时的天安门广场已经建设完毕,小斯当东置身50公顷大的广场之上,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整个广场此时除了一座升旗台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建筑,但据人们说以后还会建许多的东西。小斯当东已经见到了这个帝国的国旗,这个国家的人们称之为龙旗,这时的北京几乎家家都有一面,有的家庭甚至由数面,此时的北京已经处在龙旗的海洋之中。让小斯当东最惊讶的要数北京城的改造,要知道上次他来的时候旧城改造才刚刚开始,现在却已经完成。此时的北京道路宽阔整洁,有成套的排水设施。由于建设导致居住面积的缩小,政府有在北京外城之外又向四周扩展了五里,使得此时的北京面积大为扩大,这也使得北京的地价降低。此时的小斯当东已经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之上,首先要开始的是升国旗的仪式。有一支三十余人的队伍从天安门之中走了出来,他们步伐整齐一致,他们脚步的每一次落地的直透人心。直至升国旗仪式结束,小斯当东都处在震惊之中。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的震惊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是帝国皇帝陛下的讲话,李定站在原始的扩音器之前,发表了演讲。“我的子民们,你们应该因为身为中华民族而自豪,我们的民族——伟大的民族,历五千年而不衰,世界之中无与伦比。辉煌的历史,伟大的成就,一个个英雄人物的诞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顽强不息的脊梁。……………………我们要追寻前辈的足迹,寻找真理所在,开创万年不拔之基业。……………………我必将率领帝国臣民,护卫帝国之安危,开拓帝国之领土,发扬民族之光辉。内修仁政,外攘夷狄。………………………愿中华帝国永世长存,愿中华民族永世长存。”说道这里就听李定顿了一下,接着高声喊道:“中华帝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这时城楼上的官员和广场上的所有人都高声喊道:“中华帝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余音久久不绝,震撼人心。小斯当东也是心潮起伏,几欲高声大喊,此时他才真正的明白这个东方古老民族长盛不衰的真正原因,每三百年一次的乱世造就了这个民族不屈的脊梁。接下来的阅兵,毫无悬念的也是精彩绝伦,一队队的士兵排列整齐,步伐一致走过天安门城楼。每当一个方阵到达城楼之前时都会对皇帝陛下致敬,皇帝陛下回礼。阅兵之时也展示了目前中华帝国最先进的装备,包括步枪、火炮和弩。在小斯当东看来,虽然中华帝国的枪炮和大英帝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正在不断的缩短,如果此时大英帝国要入侵这个国家的话无疑是痴人说梦,就算最后获得了局部的胜利,也不可能完全占领它。因为他太大了,就像奥斯曼帝国一样,面对西方众多国家的围攻都只是丢失部分领土,而不会轻易灭亡。

;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