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六百六十八章 伐楚难题

“号外!”

“号外!”

“大新闻,报国寺僧人毁坏北安城农田,被皇上一网打尽,投入天牢!”

京师街头。

报童大声吆喝,满街卖报。

读报纸,看红楼。

俨然成了京师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一。

“给我来一份!”

杀猪的张屠户拿出二十文钱,丢到报童的手里。

“好嘞!”

报童接过铜钱,递给张屠户一张崭新的报纸。

街坊邻居纷纷凑过来,向报童买报纸。

片刻。

报童身上的五十份报就卖光了。

他喜滋滋回到报摊,去领取报酬。

一份报纸,报童能领一文钱酬劳。

五十份报,就是五十文钱。

一天赚五十文钱,可比种地强多了。

现如今,偌大的京师,足有上千名报童四处卖报。

每日二十万份报纸,已是供不应求。

不过,通天阁的工匠,再次改良了活字印刷术。

大夏日报的刊印量,从一天二十万份,涨到了三十万份,依然是不到中午就卖光。

没办法。

从报纸上,不仅可以了解到每天的国家大事。

还能追皇上,儒门圣人写的《红楼梦》。

上面还有京师各个店铺的信息。

只需要花二十文钱,实在是太划算!

“哈哈哈!这群贼秃真是活该!”

“大夏正缺粮食!他们居然敢连夜毁坏农田!罪该万死!”

“哼!佛门敛财征地,到处坑蒙拐骗,比贪官污吏还要坏!”

“皇上圣明!真是千古圣皇啊!”

百姓们看到报国寺僧人被抓的新闻,个个都是喜上眉梢。

去年,横行京师近畿的吐血瘟,就是普度寺的和尚们养老鼠,故意散播的!

吐血瘟死了很多百姓,许多村子因为闹瘟疫,十室九空。

幸好皇上发明了特效药“青霉散”。

否则,瘟疫如果散布开来,整个大夏都要遭殃!

因此,京师的百姓们对于和尚,没有什么好印象。

皇上灭佛。

百姓们都是举双手双脚同意。

这一次,皇上又向佛门开刀,百姓们全都支持,民心所向。

茶楼。

唐太师让下人去报童那里买了一份报纸。

看到上面的内容。

唐太师双目圆瞪,身体止不住哆嗦。

“我佛门子弟,岂能被如此欺凌!”

唐太师虽然回归朝堂,已经有一些时日,依然以僧人自居。

他下了朝堂,就会摘下官帽,换上袈裟,敲木鱼诵经,早课晚课一天不拉,无比虔诚。

报国寺的和尚被打入天牢。

看到这个消息。

唐太师的心陡然沉入谷底。

“儒门、魔门...皇上镇压两门之后,终于抽身出来,要对付我佛门!”

“我之所以回归朝堂,就是为了阻止皇上灭佛!”

“他消停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再次出手了!”

唐太师眉头紧皱。

事态严峻!

如果坐视不管,以皇上的性格,报国寺的僧人一定会丧命!

皇上也会趁势,再灭佛门!

“不行,老衲必须想办法!”

唐太师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急匆匆上朝。

金銮殿。

朝会。

文武百官在谈论着国家大事。

今日的主要议题,是如何对付南楚。

武将们以苏起为首主战。

苏起目光锐利如刀,杀意腾腾,抱拳道:“皇上,北安城红薯丰收!粮食问题,暂时得到缓解!”

“现在正是出兵伐楚的大好时机!”

“请您立刻下令,让霍武和萧天志两位将军,率领神机营和虎豹骑的将士班师回朝!”

“朝廷兴兵三十万,攻打南楚!”

诸葛云刚回到京师,就带着一群文臣反对。

诸葛云义正词严:“皇上!南楚造反,已是既成事实!伐楚,是肯定要讨伐的!”

“但是,现在不是时候!”

“一是朝廷的粮食,勉强可以维持!但是要讨伐南楚,必定要大规模征兵!万一陷入持久战,粮草供应不上,那怎么办?”

“二是,南楚多江河湖泊,又有长江天谴!”

“皇上您的虎豹骑和神机营,天下第一!但是,朝廷没有水军!如何攻打南楚?”

诸葛云一番话,有理有据,直切要害。

南楚要打。

但一无粮草,二无水军。

怎么攻打?

秦昊也颔首赞同,道:“爱卿所言极是!南楚谋反自立,朕必灭之!不过,时机尚不成熟!”

“为今之计,只能暂时忍耐!”

秦昊的目光落在苏起身上,道:“苏元帅的心情,朕能理解!朕比你更加焦急,想要剿灭南楚那群乱臣贼子!”

“不过,朕尚且能等得及,苏元帅难道就等不及吗?”

苏起忙道:“臣当然能等!何况,臣也不是说,现在就要攻打南楚!毕竟,让霍武和萧天志两位将军从北莽班师回朝,尚且需要一些时日!”

“诸葛首辅说的有理!”

“粮草和水军,都是大问题!”

“不过,这两个问题都必须想法解决,而不是拖延下去。”

秦昊点头,说道:“苏元帅说的对!粮食问题,是国之根本!这一次,北安城种植红薯,大获丰收!”

“不仅北安城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将多出来的红薯卖给朝廷,帮朝廷度过危机!”

“北安城的成功,足以说明红薯这种新作物,可以大规模推广种植,代替小麦,甚至是稻米,成为主粮!”

一众大臣都是连连点头。

红薯亩产二十石,产量是小麦和稻米的三到四倍。

而且,适合红薯种植的地方,是相对贫瘠的坡地,不会挤压小麦和稻米的种植空间。

再加上北安城的成功案例,应该很轻易就能推广开来。

然而,户部尚书张仲文却是忧心忡忡,道:“皇上,红薯虽好。但是,民以食为天!”

“百姓们吃惯了稻米、小麦!让他们忽然改吃红薯,他们肯定吃不惯!”

“最重要的是。”

“下面的田地,大部分集中在地主和豪门氏族的手中。”

“让他们放弃小麦稻米,改种红薯。他们未必会同意啊!”

张仲文这一番那话,其实说的很委婉。

地主不是未必会同意!

而是一定会强烈反对!

原因很简单。

这些地主豪门,全都是守旧派。

让他们接受新事物实在是太难!

特别红薯还是吃到嘴里的东西。

没有三五年时间,根本不可能大规模推广开。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