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七回酒楼遇朋友论战李之龙

单于凝神一看,原来是鲍罗廷的政治秘书李之龙,因为经常被鲍罗廷叫去聊天,所以单于和李之龙勉强算是朋友了。

李之龙(18971928,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号赤显,字在田。1916年入烟台海军学校学习。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曹任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委员、中共汉口地委委员。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参与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任会议主席团主席和中共常委。1925年参加第一次东征,任黄埔学生军教导团营党代表。同年秋,任广东国民政府海军局政治部主任、代理海军局长兼参谋厅厅长、中山舰长。1926年3月在蒋介石制造的“中山舰事件”中被捕,不久获释,参加北伐。攻克武汉后,任中央人民俱乐部主任兼《血花日报》社社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曾写下讨蒋檄文《三.二o反革命政变真相》,并秘密组织海军社,策动海军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赴日避难:1928年2月从日本经香港返回广州时被国民党逮捕,杀害于广州红花岗。当然在单于来到这个时代以后,他的命运被改变了,至少他没有牺牲在1928年。

李之龙怎么会到这里来?单于暗自猜测他的来意。李之龙也不客气,一屁股就坐到单于对面的座位上,还大大咧咧的对跑堂的吩咐着“拿一副碗筷来,再炒两个下酒菜,对了,酒再来一壶。”说完,转过头来笑着对单于说道“莫非单兄不欢迎我吗?哎呀,想不到单兄也和葛朗苔一样是个吝啬鬼啊。”

无事不登三宝殿,李之龙多半不是自己跑到西关来喝酒的,难道他此来是……?单于心里有了计较,面上却不露声色,微笑道“李兄误会了,我在想今天是总顾问请客,按理你也算半个主人,不帮助总顾问招呼客人怎么跑到西关来喝酒了?”

李之龙豪爽的说“那里,本来我也以为会很忙,可是苏联教官们来后说你自己独自到这里玩耍来了,总顾问就放了我的假了,说什么年轻人不适合参加他们这种三十岁以上男士的聚会。说来还是托了单兄你的福啊,我没想到总顾问会放我的假,一时间也无处可去,我一想,干脆也到西关来玩玩吧。说不定能碰到单兄,混顿吃喝。这不,就真遇到单兄了。”

单于看李之龙如此豪爽并不像说谎,心里也嘀咕是不是自己太杯弓蛇影了?因此面上着实和李之龙亲热。李之龙这个人不拘小节,热情大方。对于身处1924年的单于来讲,无疑是这个时代里所遇到的人中性格上最接近自己的,也因此对李之龙颇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而对于李之龙来说,单于这样有海外生活经历的人也很对自己胃口。杯酒交错间,两人越聊越投机,从革命理想一直谈到生活琐事,甚至聊到了各自工作时那些女同事长的漂亮上来了。要知道在标榜舍身为国,革命为先的1924年的广州,这类话题不是知己好友是绝对不会聊起的内容。尽管当时的年轻人的梦想无疑都是革命成功加自由恋爱,但是谁也怕被人说自己是好色之徒或者是革命意志不坚定。

李之龙越聊越觉得单于这个华侨是自己的知己,不但因为单于对于时事的精辟分析和有趣的海外经历,更重要的是在聊起爱情等这类话题时,单于也表现的相当正常,仿佛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和自己的同志在聊这类话题时,不是认为现在不是谈这个的时候就是一副道学嘴脸。李之龙是一个相当外向的人,他并不认为想和一个长的漂亮的女生交往是了不得的事情,的确共同的理想当然重要,但是外在美丽的容貌也很重要啊。可是李之龙每次和自己的同志说起这些时,大多数人都表现的不以为然,其中还包括他最好的朋友蒋先云。当然,李之龙不会因为这些小事动摇自己坚定的信仰,但是他毕竟还是一个25岁的年轻人,还是希望找到和自己兴趣相投的朋友。

单于对于李之龙的爱情观是相当认同的,事实上在21世纪,李之龙的爱情观念才是年轻人认可的正常爱情观念。单于甚至还给李之龙讲了一个21世纪著名的美女与坐骑的笑话。惹得李之龙哈哈大笑,不但如此,当时坐在二楼的其他食客也纷纷忍俊不禁,据传说当单于笑话一讲完,二楼所有男性食客几乎同时喷酒。而李之龙和这些食客们在后面的几天迅速的把这个笑话流传了出去,导致恐龙这一心灵美的女士的专有名词提前了80多年出现在了中国大地上。

更离谱的是李之龙后来用英语把这个笑话告诉了鲍罗廷,而经过鲍罗廷的嘴,这个笑话真正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好事的美国人甚至在三十年代根据这个笑话拍摄了一部喜剧电影,单于后来在欧洲以及美国也因为这个笑话迅速的打开了上流社会的大门,这是单于没有想到的。因此后来的单于知道这一切后不得不感叹蝴蝶效应经常发生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上。当然,这一切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李之龙对于单于的好感在单于将了这个笑话结束后上升到顶点了,同样,他也不认为单于是个好色之徒,一是因为单于出身西方社会,受点影响再所难免;二是因为单于深受廖仲恺喜爱,本人长的高大英俊(单于身高1.80,在当时的广州绝对算是高的,加上身为现代人本身营养就比80年前的人好很多,所以看上去就比当时的人帅气阳光点。到不是单于本人长的有多帅。又有才华,很受筹备处的那些女性工作人员欢迎,其中不乏年轻貌美者。可是据李之龙所知单于从来没有对谁特别亲近,更别说玩弄了。

这个时候,李之龙终于想起自己这次来的目的了,想到自己最佩服的有着两道浓眉的上级对自己说过的话了:单于这个年轻人的确是很有才华的,而且看样子,如果顺利将来在国民政府以及国民党内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单于在澳大利亚的时候受他白俄邻居影响很深,对苏联以及共产主义有很深的误解,如果仅仅是他个人的看法也没什么,信仰自由嘛,况且对共产主义抱有偏见的也不是他一个,在他之上还有很多国民党高级干部对我们党、对苏联、对共产主义有偏见;其中还包括你和他未来的校长。但是,似乎廖仲恺先生和他聊天时也受到他某些错误观点的影响了。具体表现在最近廖仲恺先生已经向苏联大使以及总顾问询问苏联的《和平法令》里关于废除秘密条约是否包括清政府和沙俄签定的那些领土条约了。这事实上已经给中苏关系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越飞大使已经向陈独秀总书记抱怨中国人不信任苏联。当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我们,立场的确比较尴尬。我希望你能和单于成为好朋友,然后影响他,让他认识到苏联援助中国是无私的、友好的。从而改变他一些错误的观点。至于为什么选择你,那是因为单于出生在西方,虽然他看似谦虚,但是我总觉得这个年轻人内心比较高傲,对于这样人,只有你这样热情、豪爽的人才能得到他的好感。我不是要你去干什么,是要你去帮助他。

恩,单于这个人看来是一个豪爽的人,还是直接告诉他比较好。李之龙暗暗的下定了决心。他不知道单于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豪爽的人,相反,单于是一个阴谋至上论的信徒。

对于单于来说,如果他知道某位他尊敬的人对他的看法如此的准确,他大概会佩服的五体投地吧。事实上他并不知道尽管他是掩盖自己情感的专家,但是毕竟还是一个24岁的年轻人。看出他高傲的人为数不少,其中就有廖仲恺先生,不过先生并不想说出来。不过真要说起来,单于并不是高傲而是嘲笑,嘲笑这个时代的一切。正如单于后来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在那时以为自己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如同摩西一般嘲笑着我所看到的一切;后来我才发现,那时的我,不过是一个装腔作势的白痴而已。

“对了,单于,我听说你对苏联的态度似乎不太友好,我们现在可是和苏联合作的关键时刻,我觉得你有点狭隘了。”李之龙最终决定直说了。

呵呵,我就知道我不可能猜错的,单于听到李之龙的话并不生气,相反还有点得意,因为自己的分析并没有错。“我并不认为我狭隘,相反我觉得我的看法没有什么错误。苏联现在的确是无私的帮助我们,可是这种无私是要打引号的。孙中山先生不是为这种无私的援助回报了一个‘三大政策’吗?不是允许了你们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吗?”也许是因为单于最近太压抑了,也许是因为他心里的那点得意,也许是因为喝了酒。单于没有发现自己说的有点过了。

“你怎么能这样说?!我们共产党难道要国民党的施舍才能生存吗?孙先生之所以要出台“三大政策”完全是因为孙先生明白了在中国农民占绝大多数,没有这个绝大多数的支持任何政党都是无法生存的!而在中国真心支持孙先生革命的只有我们共产党人!而无私援助中国的只有苏联!”李之龙没有想到单于会说出这样的话,也有点生气了。

“说的好,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我依然要强调的是政策出台的时间,以及那个‘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这个我想你是没有办法否认的吧?我也承认中国共产党在组织结构、思想体系上比国民党强很多,你们的确是真正为国为民的。但是我依然要强调的是,苏联是否无私,西方有一个谚语: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苏联下这么大力气援助我们,我想一是要改善苏联的周边环境,二是要把日本的注意力从苏联的远东地区转移到中国来,三是要扶持扶持还在发展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日本在先生发动护法战争时就曾经想过‘南北对进’出兵山东以及东北攻击袁世凯政府。你会认为日本也是好心吗?”单于并不像李之龙那么生气,相反,单于脸上挂着微笑。

“当然,我并不认为苏联做错了什么,苏联毕竟要优先考虑自己国家的利益,这没什么。关键是我们也要清楚这一点。难道历史上还有不顾本国利益,甚至去损害自己利益去帮助他国的国家吗?首先是民族的,而后才是世界的。”单于没等李之龙说话,接着说了下去。当然他没有注意他最后一句事实上是抄袭了某公司的广告词。

“在国与国的交往上,我觉得荀子人性本恶的观点才是王道。国际歌不是也说过吗?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单于发现自己说过了,连忙结束自己对李之龙的‘洗脑’。

“不说这些了,事实上我对共产主义并没有什么偏见,相反做为一种哲学学说,我很欣赏马克思的某些观点。”单于觉得自己有必要换一个话题了,接下来,单于和李之龙畅谈马克思主义,李之龙对于单于原本的那点恼怒也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要知道单于大学本科学的就是哲学,对于谈马克思主义以及《资本论》的认知不要说李之龙,就是这个时候的陈独秀、王明也不见得比单于厉害多少。

李之龙看着单于远去的背影苦笑着,他没有想到单于对于共产主义了解的那么深,甚至还对某些并不适合中国这个农业国家的某些观点做了适当的修正,而这些修正无一例外都非常适合中国这个国家。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似乎感觉自己被单于洗脑了。

哎呀,这下子回去有得向恩来兄汇报了。李之龙为没有完成‘帮助’单于改正错误的认识苦恼不已。

这个时候有人在李之龙背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啊!?你怎么在这里?”李之龙回过头,看清楚来人大吃一惊。

本回完

谢谢书友提醒,我已经改正。

;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