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三回 诡秘莫测事 心惊胆战人

单于和郭松龄只好暂时中止了谈话,一起来到了位于楼下的客厅。刚才才来的时候单于并没有仔细打量客厅的陈设,看的出来,郭松龄还是比较简朴的人,客厅里没有什么奢侈的装饰品。唯一值钱的大概就是墙上挂的那副齐白石的画了。

客厅正中摆放着八仙桌,桌子上摆放了四、五个菜,和一瓶酒。不过唯一让单于觉得稍微意外的就是桌子上只有两副碗筷。

“茂宸兄,怎么只有两副碗筷?嫂子呢?”单于并不想和郭松龄在饭桌上继续刚才的话题,因为他在刚才和郭松龄交谈的过程中似乎觉得郭并没有准备倒奉,只是单纯的对张作霖以及杨宇霆不满。他需要利用吃饭这段时间来思考一下,整理整理思路。

其实这个时候单于的确犯了一个错误,主观的认为郭松龄后来倒奉了,请他来一定是谈倒奉的事情。事实上郭松龄真正决定倒奉是杨宇霆从江苏败退回来以后的事情了。

当时郭松龄和张学良满心以为杨宇霆这次是在劫难逃了,毕竟杨让奉系损失了整整三个师的兵力,也让奉系通过直奉战争建立起来的无敌形象破灭了。可是出乎郭松龄、张学良意料的是张作霖不但没有处罚杨宇霆,反而对杨宇霆信任有加;这才让郭松龄对张作霖彻底的死心了,并萌芽了倒奉的念头,而从郭松龄决定武装倒奉到正式展开行动,只有短短不到2个月的时间。

其实今天郭松龄请单于吃饭更多的目的是想把单于拉拢到他们少壮派的阵营里来,或者说是希望少壮派和国民党能建立起某种联系。

幸亏韩淑秀及时打断了他们之间的谈话,不然单于要不了多久就要向郭松龄提出武装倒奉的建议了。要是真的那样做,恐怕郭松龄第一时间就会把这件事报告给张学良。

单于虽然对历史的轨迹比较了解,可是这个时候的单于在政治的把握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一个新手。这不得不说老天也在眷顾单于啊。

听见单于的疑问,郭松龄也显得很意外,作为有相当文化程度的郭松龄很反感旧式女子的拘谨和规矩。皱了皱眉头,略微生气的对韩淑秀说道;“怎么你只摆了两副碗筷?”

看见自己丈夫对自己的安排并不太满意,韩淑秀双手捏着衣角稍微有点不安的说道:“我想你和单先生可能有事情要谈,我不想打扰你们。所以只摆了两副碗筷。”

看见自己的夫人一副不安的样子,郭松龄觉得她是那么的惹人怜爱,不但不生气,反而还在自责自己刚才是不是话说的太重了,一时间郭松龄也不知道该对在自己面前不安的夫人说些什么。

单于看到郭松龄愣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对他们夫妻俩的恩爱还是挺羡慕的,于是他主动站出来打圆场。

“嫂子,别一口一个单先生的,听起来多生分啊,就叫我*好了,我第一次来吃饭,你这个女主人不在场,那不是看不起我吗?那我以后还敢来做客吗?我和茂宸兄也就是闲聊,没什么特别的。来来,嫂子您就赏我一个脸,一齐吃饭吧。听说您是燕京大学毕业,我还想让您给我讲讲燕京大学呢。”一边说,单于还悄悄的用手捅了捅郭松龄。

郭松龄这才恍然大悟,对着自己的夫人笑嘻嘻的说道:“淑秀,*不是外人,就一齐吃饭吧。”说完还向自己的夫人做了一个道歉的手势。

韩淑秀看见自己的丈夫这么没脸没皮的样子,心中不安一扫而空,对单于也大生好感。爽朗的对郭松龄说道;“那好,你和*先吃,我再去拿一副碗筷。”说完自己朝厨房走去。

单于和郭松龄两人相对一笑,郭松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两人分主宾做了下来。没多久韩淑秀果然拿了一副碗筷过来坐在郭松龄的旁边。

由于刚才单于的发言使得韩淑秀对单于很有好感,在吃饭的时候韩淑秀笑着问道:“*,你今年也有25岁了吧,成家没有?”看样子是想为单于做做媒。

单于听韩淑秀这样问,当然知道她的意思,单于现在可没有成家的打算,于是便把话题叉开了。说了点自己在国外的趣事,这些趣事一下子就把韩淑秀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当然他说的其实也是自己在报章杂志上看到的。

单于没想到的是自己无心之举居然套出了郭松龄的心里话。郭松龄长叹口气说道;“*,我可真是羡慕你,我一直想到国外去,学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理论,可惜啊,到现在还在中国打内仗。”说着又把头转向自己的夫人,深情的看着韩淑秀说道;“你嫂子跟着我也没落下个好,整天担心受怕的,我真想让你嫂子过几天太平日子啊。”

韩淑秀看见自己丈夫这样说,也很感动,红着眼睛说道:“哎,你说这些干什么,看叫*笑话。能和你在一起我很满意了。”

经过夫人的提醒,郭松龄似乎才回过神来,笑着对单于说道:“*,让你笑话了。”

说实话,郭松龄夫妇之间真挚的感情让单于有点感动,单于连忙说道:“贤伉俪琴瑟和谐,真是让小弟羡慕不已,我那里会笑话呢?应该说我是羡慕都来不及啊。”

不过另一方面单于听了郭松龄的真情告白也反应过来,现在的郭松龄还没准备倒奉,想通了这点,单于可是出了一身冷汗,他实在不敢想自己在书房劝郭松龄倒奉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三人到这个时候各怀心事,没有了早先和谐的气氛,都没有说话。

吃过饭后,单于与郭松龄又回到了书房,单于刚坐下喝了两口茶,郭松龄就又继续了之前的话题。

“*,你刚才说杨宇霆被打了回来,大帅不会怎么处罚他,你可有什么根据?”

“呵呵,大帅和杨宇霆多年的交情,再加上任谁都知道杨宇霆不是领兵打仗的料,大帅只会怪自己思虑不周,是不会怪罪杨宇霆的。”单于这个时候说话可比之前谨慎许多了。

郭松龄想了想单于这番话,觉得虽然有道理,可是还是显得牵强了点,他不认为张作霖会轻易饶恕丢失江苏的杨宇霆。而且杨宇霆之前拼命游说大帅,希望大帅能任命他为江苏督军的丑态郭松龄可是看在了眼里的。不过这些说起来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郭松龄并不想让还不是奉系一员的单于知道。所以郭松龄对单于的这番话不置可否,反而问起单于对张学良的看法。

看到郭松龄没有在继续询问杨宇霆一事,单于也是松了一口气,既然知道郭松龄此时还没有真正下定决心反奉,那单于自己也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而看郭松龄问起单于对张学良的看法,单于想了想说道:“少帅这个人,做朋友是没话说的,也很有容人的雅量,是一个宽厚的人。因为其出身豪门,对阴暗面似乎了解不多。作为一军统帅似乎稍有欠缺,还需要茂宸兄这样的人来辅佐才行啊。”

郭松龄听单于这样说,微微笑了笑,用左手摸了摸下巴,沉吟良久说道;“不满*说,少帅和我都很赞同孙中山先生的主张,不想打内仗,中国人自相残杀的时间太长了。可是现在正如你所说大帅似乎并不满足现在的地位,说实话要是大帅真心与你们合作那自然是国家幸甚,民族幸甚,可是……”说到这里,郭松龄似乎再考虑什么,半天没有说话,最后似乎他下定了决心,说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了,大帅根本没有想和你们合作,大帅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为了分化你们和冯玉祥的关系,二来是大帅看中你的才华希望你能为他所用。少帅和我实在是很忧虑,害怕大帅这样下去会毁了东北和我们东北军。可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力量来阻止大帅。”说完后,郭松龄叹了一口气。

单于听了这番话,内心非常的震惊。张作霖根本没有诚意和国民党合作这是他早就知道的,至于张作霖看重他,单于也隐约猜到了。可是郭松龄这番话里另外一层意思是单于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张学良似乎有意把自己的父亲赶下台。

以往单于之所以能对很多历史大事从容不迫是因为单于早就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可是这次不一样,单于没有从任何历史书上了解到原来郭松龄倒奉居然幕后是张学良在指示。可是另一方面单于又不敢完全相信郭松龄的话,因为他不知道这是不是郭松龄故意打着张学良的旗号。

这次,单于完全没有把握,剥开先知的外衣,单于不过是普通人而已。政治上的诡秘莫测他今天算是领教到了。

沉默良久,单于终于想好该怎么说了,于是单于抬起头看着郭松龄说道;“茂宸兄的才华在整个奉系那是无人能比的,既然大帅质疑要统一北方,各路诸侯自然不会乖乖的束手就擒。不知道茂宸兄认为大帅胜算几何?刚才吃饭的时候茂宸兄不是说想出国吗?我看现在正是出国考察的最佳时期啊。一旦进展不顺,舍茂宸兄其谁呢?至于我,我永远是国民党员啊。”

单于这番话看似没有条理,可是郭松龄却把握到了单于的真意。简单来说单于的意思就是要郭松龄出国待变,等奉系在关内失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出来掌握大权,就可以做想做的任何事,并且单于也委婉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说的好,我想我是时候去日本士官学校进修一番了。”说完郭松龄与单于同时笑了起来。

既然该说的都说了,单于也起身告辞了,在门口郭松龄一语双关的说道;“*,你是少帅的副官,那就是自己人了,以后到我家可不要拘束啊。”

看着单于坐上了黄包车,郭松龄也就转身回到了家。一到家,韩淑秀迎了上来说道:“茂宸,这个年轻人靠的住吗?”这时的韩淑秀与刚才判若两人。

“这个嘛,现在还不知道,还要再看看,不过刚才那小子的一番话还是很有道理的。”郭松龄一把抱住韩淑秀,笑着说道。

另一方面,上了黄包车的单于似乎依然感觉到自己心脏跳动的很快,、这个时候他希望有人能帮他分析分析,想到这里,单于不由的想起了蔺月眠。

“师傅,去xxx胡同”单于最终还是决定去蔺月眠处。

本回完

绿色小说网网;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