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二回 速回

第二天一早单于刚打开房门就见郭松林快步从自己房间门口经过,而奇怪的是此时的郭松林似乎不认识他一般连个招呼都没打就直冲冲的往楼下走去,也亏单于眼尖,看到郭松林在经过自己面前时有意无意的将揉成一团的纸片装作不经意的丢在了自己身边不远处。

看到郭松林背影消失在楼梯转角处,单于这才扮作伸懒腰的左右打量了一下,看没人注意他,便踱步到纸条处,作势点烟将口袋里的香烟故意遗落在地上,单于俯下身子将香烟和纸条都揣进了口袋里。然后装作找火柴似的上下衣服口袋摸了摸,这才退回房间。

回到房间单于连忙将纸条拿出来抚平一看,纸上写着:“老将急召吾与张雪良归,恐对国民军用兵在即,万望*切勿耽搁,速将消息转告韩师长、冯司令当面。急!急!急!

单于看了纸条自然没有耽搁的道理,连忙来到韩复渠的房间,把纸条交给了韩复渠;韩复渠一看也不敢怠慢,连忙叫来随员翻译,让他们赶紧去买两张最快的船票,准备和单于一起返回中国。

这个时候单于想了想,害怕如果买最快的船票万一碰到郭松林与张雪良未免让张雪良起疑,单于连忙把自己的担心同韩复渠隐晦的说了,毕竟当着随员翻译的面,单于也不好明说。好在韩复渠闻弦歌而知雅意,连忙改口让随员订第二快的轮次,并吩咐随员在买船票时稍微打听一下看是否能知道奉系是坐哪班船离开的。当然给随员的理由是说因为昨天郭松林不地道,自己不想和他们同一班船。随员们当然是一切为上是从,领命而去。韩复渠见随员们走下了楼,便拍了拍单于的肩膀以资鼓励。

所幸这个时代中日之间来往并不需要任何证件,只要能买到船票就可自由往返,韩复渠不怕多出钱这票当然好买。

果然,没多久随员就买来了两张当天晚上开船的头等船票,并告诉韩复渠、单于二人他们到码头的时候正好看到奉系的郭松林、张雪良等几个人被日本军部用汽车送到码头,上了今早那班船。

韩复渠这回当然要抓紧时间,连忙叫随员把王旅长等三人找来,但也没告诉他们实情,只说自己和单于有事要先回张家口,让王旅长代替他在日本待到秋操结束。要是日本人问起就告诉日本人说自己老婆病重要先行回国,实在对不住得很。至于单于,不得不说现在的他还有被日本人重视的资格,所以他在与不在无关痛痒。

好一通折腾后韩复渠与单于两人终于上了船,对于这次日本之行,单于内心里还是稍微感到有一点遗憾的,毕竟这个时代的东京有一种“旧”的魅力,可他还没能好好逛逛这个“旧”东京,就连准备给蔺月眠等好友买的小礼物也没时间去买。

而对于韩复渠来说,这趟东京之行自然是圆满的没话说,不但确定了郭松林即将反奉,而且还获得一个在kmt系统里颇有潜力的年轻人的友谊。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最终能走到那步,不过他除了口水以外也没付出什么其他的东西,所以就算kmt以及这个年轻人日后没有达到自己所预想的那一步他也没什么损失。

在船上自然是无事可干的,单于和韩复渠也就只能聊聊天而已;不过单于看着在头等舱里来回晃悠的满脸幸福安宁的日本人以及欧洲人再联想到自己这一年多来在这个时代中国的所见所闻,不禁有点意气萧索的对韩复渠发着牢骚。

“韩大哥,你说咱们整天里打来打去,斗来斗去;这种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看看这些小日本、西洋鬼子,他们这种日子咱们中国人啥时候能过上啊?”说完单于还用手划拉划拉了几个围着甲板做游戏跑来跑去的日本小孩儿,有一对欧洲夫妇也加入了他们的游戏中;无论日本小孩儿、他们的父母以及童心未泯的那对欧洲夫妇脸上都挂着一水的幸福。

韩复渠开始一愣,然后顺着单于的手看了看那群人,头也不抬的说道:“你小子一看就是从小没受过苦的有钱人家的少爷,我小的时候每天能吃饱饭就偷笑了,不然我也不会投奔咱们司令穿这身号褂子。全中国我管不了,也没那本事;但是我现在能管好我自己了,按照前清的说法,我现在大小也算是二品总兵官了,也出头了。这也就不错了,老哥看你小子人不错,提点你一点儿,咱们中国现在是乱世,你自己个儿没本事一统天下的时候就把自己顾好喽,你发达了,你亲戚朋友,乡里乡亲的不也跟着沾光?不就当你提拔了许多人出苦海了?等你本事大了,照顾的人多了,慢慢的全中国的人不就都被你照顾了吗?所以啊,有人要和你为难,要害你那就是和许多人为难,就是要害许多人;就冲这个,你也得和他拼命不是?”

说完韩复渠拍了拍单于的肩膀,起身回舱里去了。

韩复渠这话让单于好半天没琢磨出味道来,他知道韩复渠这话是歪理,可他总觉得韩复渠这话似乎有点道理。

单于在甲板上想了老半天,最后憋出一句话来:“这、这不就是民国版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吗?!”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天单于与韩复渠在天津下了船急忙坐上火车,顺着京张线就到了张家口,到了张家口已是傍晚,两人也没顾着清理身上的灰尘污垢,带着满脸的风尘就奔土尔沟陈家大宅院了,这是冯换章在张家口的住所。

这栋宅院分前后两院,有数十间房屋。主建筑是一座西式带地下室的两接顶小楼,冯换章出去安全考虑(怕别人用炮偷袭他把这里安排成读书的地方,屋前的匾额“冯记图书馆”是冯换章的亲笔。

这里也是他接待身份特殊的客人,或举行人数甚少极为重要的会谈时的所在。

冯换章与夫人住在后院。后院院落很大,本有几棵果树,后来冯换章的夫人和他的孩子又辟地松土,种下了一畦畦的蔬菜;住在后院的还有他和前妻刘氏的5个孩子,冯玉祥的家兄家嫂;李德全的三个弟弟;以及常来常往的亲眷们。

而前院的平房中,则住着冯换章的贴身传令员、话务员、厨师、司机、手枪连长(冯的卫队住在周围的货栈和租赁的民房中、杂役人员。

韩复渠与单于也就先来到前院,找到了冯的贴身传令员,让他赶紧向冯换章通报。没一会传令员过来请他们到图书馆。

两人来到位于地下室的冯换章的秘密书房,传令员给他们两人上了茶后就退了出去。两人刚端着杯子还没来得及喝一口,冯换章就到了。

冯换章在家时还是那副士兵打扮,不过比起在公署或者军校时,他眉宇间显得轻松了很多。听完两人的回报,冯换章坐在大书桌后面的椅子上半响没说话,显然是在思考其中的真假利弊。当然冯换章不说话,韩复渠与单于就更不方便说话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冯换章对着韩复渠、单于两人说道:“按说这事应该没有假,可我怎么总觉得这事有点儿戏呢,要不这么办,咱们派人给他递个话,让他写个什么东西,就是类似于条约的这么个东西,然后让他使两个亲信人再给咱们送过来,有证有据彼此也好放心,就算有什么变数,咱们把这东西一公布,也占了先手。”

说到这里,冯换章看了看韩复渠,又看了看单于,然后对着单于说道:“这事吧,按说应该向方去,可是向方毕竟牌子大,树大招风啊;别到时候害了人家,你们说说这事该派派谁去才稳妥啊?”

单于见冯换章直盯着自己,心想你这意思明摆着就要让我去呗,直说不就行了?非玩这一套。不过腹诽归腹诽,单于还真拉不下这脸装糊涂,再说了,这怎么说也是国民军的地盘,也不容单于装糊涂。

“冯帅,要不这么着,我去你看行不行?”单于干脆的向冯换章接下了这个信使的差使。

“*这个提议好,你既和郭松林有交情,目标也小,可以,完全可以。不过呢,你一个人去,我怕到时候出点什么事,我不好向髯翁以及仙游的孙先生交代。”冯换章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这么着,你今天先在我这睡一宿,明天一早我派几个得力的人跟你一块走,路上也有一个照应。*,你看怎么样?”

不就是安插点特务吗?何必装的这么假惺惺的?单于一听冯换章的安排就知道不放心自己,当然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谢谢冯帅对晚辈的关心,刚才我还担心我一个人会误冯帅的大事;结果冯帅你这么一安排真是里里外外都妥帖,谢谢冯帅了。”

边说单于还边站起来朝冯换章鞠了一躬,以表示自己的欣喜之情。饶是冯换章铁面皮功夫已经修炼到当年华山掌门的水平,见了单于这么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也禁不住老脸一红。

“*,你先下去洗漱一下,吃点东西,吃完了赶紧睡,明天要早起呢。你们年轻人啊,我是知道的,渴睡的很咧。”

单于知道冯换章与韩复渠有机密话要讲,不方便自己一个外人在场,也不托词,站起来向冯换章与韩复渠行礼后就任凭冯换章的贴身传令员叫人把自己带去饭堂,还别说,单于这会还真的饿了。

*分割线*

下午或者晚上还有一更

兄弟们,我的收藏也太难看了,大家帮忙收藏一下吧。

;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