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四回 同党

蒋中正并没有欺骗单于,他确实和汪兆铭以及季山嘉有事情要谈,其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关于单于的工作安排。因此蒋中正把单于送到国民政府招待所休息后立刻就赶往了国民政府。

蒋中正来到汪兆铭的办公室的时候,代替鲍罗庭担任代理总顾问的季山嘉还没有到。

汪兆铭见蒋中正进来,显得很热络的招呼蒋中正坐,又特意吩咐秘书给蒋中正倒开水。

“谢谢主席,谢谢主席。”

见汪兆铭如此热情,蒋中正也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一个下级对待上级客气时应有的礼节。依然是把腰挺的笔直的坐在沙发上正襟危坐。

“中正兄,我们之间还需要这么客气吗?我这个主席不过就相当于一个召集人而已。”汪兆铭在秘书退出去后在蒋中正面前把姿态放的很低。

“主席这说的什么话,俗话说的好蛇无头不行,我们作为革命者可以不讲究尊卑,但是上下级之间的尊重还是要讲究的。我这可不是什么客气,而是对主席的尊重。”蒋中正一丝不苟的对汪兆铭说道。

“中正兄啊,我可不光是主席,也还是黄埔军校的党代表啊。今天既然议的是军事,又与军校学员有关,那么我就不是以主席的身份,而是以军校党代表的身份。”汪兆铭见蒋中正似乎还是带着些情绪,也不在意自己主席身份,再一次把姿态放低。

不得不说,汪兆铭这个人确实是一个很有风度的人。

“既然兆铭兄这么说,那中正就恭敬不如从命。”蒋中正见汪兆铭一再示好,也确实不好在这么僵着,毕竟今天他的打算到底能不能如愿很大程度上也需要汪兆铭的配合。

汪兆铭见蒋中正终于回应了自己的善意也经不住松了一口气,他也真怕蒋中正无赖脾气上来了,搞得大家都不好下台。他再怎么说也掌握着目前国民政府最强的一支部队。

“中正兄啊,小家伙怎么样了?说起来我也有大半年没见他了;要不是政府最近事务繁忙我脱不开身今天我也去码头接你们去了。”

汪兆铭为了进一步缓和两人之间的气氛,把话题扯到了单于头上。

“还不错,很有了一些阅历的模样,说起来也多亏了兆铭兄的教导啊。”蒋中正话里话外完全以单于老大哥自居。

对单于这个最近的明星人物汪兆铭心里也有着他自己的算盘的,他自认在北京时两人交流的很好,对掌握住单于很有信心,也没把蒋中正的这话外的意思放在心上。

不过汪兆铭这个话题也确实选的很好,两人聊了一回,之前隔在两人之间的那种淡淡的疏离感表面上看似乎是消失了。

正在蒋中正想就单于之后的安排提前和汪兆铭通通气的时候,代理总顾问季山嘉以及他的翻译一推门进来了。

三人又是一阵寒暄。

三人先就国民革命军以及北伐问题就行了军事层面的交流,蒋中正认为目前北洋势力衰弱不堪,而国民政府与国民革命军则日趋壮大,湖南、广西相继来投。国民政府完全有能力在今明两年里北伐成功,彻底统一中国。而且目前国民政府以一省之地养这么多军队,财政负担实在太过沉重。

而季山嘉则认为现在国民政府表现上看起来拥有9个军,近30万军队,可国民政府真正能掌握的住的不过两个军,与其仓促北伐不如先花点时间对其他仅仅只在表面上服从国民政府指挥的军队进行再整顿,最起码要等到这些军队营、连、排级军官完全换成清一色黄埔军校学生后再进行北伐。

两人的观点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对方。甚至最后两人都有一点意气之争了。

季山嘉认为蒋中正想尽快北伐是盲目乐观;而蒋中正则反唇相讥说,如果季山嘉能让苏联方面缓收甚至不收军火费用,那么他同意暂缓北伐,不然财政负担过大,政府无力支撑。(ps:苏联援助国民政府的军火物资除了第一批枪械外其他全部是收费服务,并且还规定国民政府必须使用苏联的燃油

季山嘉则认为财政问题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不是蒋中正这个将军应该考虑的问题。

汪兆铭在旁边见两人越说越僵,再说想起恐怕就要动了意气,连忙岔开话题打圆场。

“不如这样,我们先解决容易解决的问题,先把单于的工作安排定下来再说其他吧。”

这个提议到也和蒋中正的胃口,于是他端起杯子喝了口水润两人润嗓子说道:“也好,我先说说我的意见,我觉得单于这个同志在北方表现的很好,为年轻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以为像单于这样对革命忠贞的同志应该可以提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

对单于也有些了解的季山嘉不反对蒋中正这个说法,出身苏联的他当然知道榜样的作用,于是他对蒋中正点点头说到:“我同意蒋将军的看法,那什么样的岗位算是更重要的岗位呢?”

“是啊,中正兄,你觉得把单于这样的人才放到什么样的岗位上合适呢?”汪兆铭也附和道。

“目前最重要的是军事,那么自然是把他放到军队里来才合适。”蒋中正相信汪兆铭是绝对不会否认他的说法的,因为他说的是老实话。

“这也有道理,那么季山嘉同志的意见呢?”汪兆铭在这种场合是不会冷落任何一个人的。

“我同意当前最重要的是军事,我个人觉得他担任国民革命军下面某个团的党代表比较合适。”季山嘉认为单于毕业后就随孙中山北上,没有什么实际带兵经验,而且根据他挑起郭松林反奉一事的表现看,做思想工作也是比较合适的安排。

“季山嘉同志,我觉得团党代表的职务不足以发挥单于同志的特长,我觉得为了鼓励后来人,也为了表明我们政府是惟才是举,我觉得可以让单于同志担任第二师副师长的职务,反正刘峙担任第二师师长后副师长这个位子一直空着。

“什么?蒋将军你疯了吗?让一个从没有实际带兵经验的年轻人担任副师长的职务?!”季山嘉对蒋中正这个提议感到不可思议。

汪兆铭在刚听完蒋中正这个提议时也觉得很难以置信,但是转念一想,觉得蒋中正这个安排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毕竟他和单于在北京相处的很愉快,单于也很尊敬他,他觉得自己可以通过单于把触角伸到第一军这支蒋中正视作私人领地的地方。跟着主席和跟着军长谁更有前途汪兆铭不认为单于会看不出来。

“既然我们可以任命一个烟台海军军校肆业,甚至从没有在海军里有担任过炮舰长经历的陆军少尉担任中将海军局长;那么我们任命一个陆军上校担任副师长又有什么问题呢?季山嘉同志?”季山嘉的话简直等于给蒋中正递刀子,他可是对李芝龙的任命一肚子意见,在国民政府提升他为陆军上将以前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军衔甚至比李芝龙还要低。

一提到李芝龙,季山嘉就没那么好反驳蒋中正了,李芝龙这个任命即使在季山嘉看来也确实稍微荒唐了点。

“蒋将军你要知道,国民政府的海军和陆军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不能这么草率。再说,单于什么时候成为了陆军上校?”季山嘉自己都觉得这话很没有底气。

“季山嘉同志,这个可能你忘记了,就由我来回答吧。”汪兆铭一听蒋中正提起李芝龙,出于同为kmt的立场,也觉得有那么一点解气。

“单于毕业时因为要担任孙总理的侍卫官,所以临时授予了少校军衔;后来转到国民军时又因担任国民军干部学校政治部副主任而被冯换章将军提升为中校,而这个任命国民政府是认可的。而最后郭松林将军又提升单于为上校联络参谋,这个任命我们也是认可了的,算是作为我们对单于同志的一种表彰。”

“好吧,就算我们认可了单于这个上校,可是难道不能安排他做回在郭将军那里时的职务吗?或者安排他负责政府的警卫工作也可以啊。”季山嘉确实不是针对单于,只是觉得让一个没有带兵经验的人做副师长太儿戏了点。

国民政府的海军与陆军完全不同,这话季山嘉没说错。

“季山嘉同志,我个人以为既然我们可以越级提拔李芝龙同志,那么我们给单于同志一个符合他军衔的职务也是完全合理的。”不得不说季山嘉真的不会说话,他这么说完全挑起了汪兆铭作为一个kmt员的敏感神经。

c.p的少尉做得海军局长,我们kmt的上校就做不得副师长?没这个道理!汪兆铭在一瞬间很想把这些当着季山嘉说出来。

蒋中正听汪兆铭出来主动解释单于军衔问题,就知道汪兆铭基本认同了自己的提议,而看汪兆铭后面那一句话就知道这件事定下来了。不过他不打算把季山嘉得罪太死,而且作为一名军人,季山嘉有的顾虑事实上他也有。

“主席,季山嘉同志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不如我们先让他带一个团看看?陈继承的第六团在第二次东征时消耗很大,现在士兵基本上是新补充的。不如我们先让单于担任第六团团长,给他三个月时间看看他能不能把第六团训练出来,如果能把第六团带好那么我们再任命他为副师长。”

“恩,蒋将军这个提议很好,不过惠团长怎么办?陈团长的副师长怎么办?”季山嘉没想到蒋中正到最后能给出这么一个比较合理的建议,虽然他并不满意,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说法有点触动了kmt人的神经。

“惠团长不如就安排他做副参谋长,陈继承担任参谋长兼第四团团长好了。”蒋中正想了想说道,反正惠东升自己并不喜欢。

“可以,我没有意见。”季山嘉想了想,认可了蒋中正这个提议。

此时蒋、汪两人四目相对,不禁相视一笑,在刚刚两人真感觉的都是kmt人而同仇敌忾的那种默契。

“单于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再回到北伐问题上来吧。”

蒋中正更讨厌季山嘉了。

*召唤收藏分割线*

今天又搞到9点才下班,对不住大家了。实在没时间多写。

老少爷们,多收藏点吧。

;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