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九十八回 终得浮生半日闲(下)

萧嵩的汇报在胡宗南的坐立不安下结束了,等陈玉领着萧嵩下去休息后整个房间内又只剩下单于与胡宗南两个人了。

单于依旧还是那副万事不挂心的老样子,哼着那首《五虎将》,双手捧着茶杯,显得颇为悠闲自得。而胡宗南则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寿山,你想说什么就说好了;别做那副怪模样。看着让人觉着别扭。”最后还是单于忍受不住胡宗南的那副怪样,打趣着胡宗南。

胡宗南当然有一肚子的疑问,其中最关键的自然是单于为什么要让萧嵩去做这么一个调查,他的居心是什么。不过这样的问题胡宗南可问不出口,因此他只能很小心的问道:“那好,文革,我问你,你和c.p有矛盾吗?”

“矛盾?怎么会。我和巫山、在田的关系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怎么会和c.p有矛盾呢?”单于脸上一副吃惊的表情。

胡宗南盯着单于的脸看了好一会儿,觉得单于吃惊的表情不像作假,于是把心一横,对单于说道:“既然没矛盾的话,你为什么让萧唯中去收集农会的资料呢?”

“哈,是这个事情啊。这么说吧,原本我真的没想过让唯中去查什么事情。只不过当时见他情绪很不好,而他那个情况我又不敢把他留在军队里,所以就想给他找点事情做罢了。谁想到他居然调查出这么大一堆东西出来,我确实是没想到。”单于恍然大悟的说道。

单于这话有真有假,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的成败得失他自然是老早就知道了;可他打发萧嵩去做调查确实是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就算有一些想法也绝不是胡宗南所想的那样。

胡宗南听了单于这番辩白,将信将疑的说道:“文革,你真的没有其他想法?其实在军校里我就看出来了,你虽然和蒋巫山他们几个年轻的c.p私人关系很好,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确有些敬而远之地意思。”

“好吧。我承认,我对现在的c.p以及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确实是有一些看法。可寿山,我确实没有你认为的那种意思。我要是有地话也不可能当着你的面就让萧嵩给我汇报不是?”单于见胡宗南依然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只好耐着性子对胡宗南解释道。

听单于这么说。胡宗南似乎想是真的相信了单于的说法。轻轻出了一口气,放下了不少心事。其实就胡宗南本人来说,他虽然选择了三民主义,但内心深处对c.p对马克思主义还是有相当程度的认同地。毕竟三民主义原本不过是孙中山所发明的一种口号,虽然戴季陶做了理论完善的工作,但毕竟在内容上。在逻辑上比起马克思、恩格斯以及西方、苏联一大批思想家、哲学家、理论家经过多年完善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共产主义来还非常的疏漏。更别提经历过五四洗礼的青年对戴季陶那种东方儒学似的学说天然的排斥了。

在这个时代,可以说只要是受过一定教育的,经历过五四风波成长起来地年轻人天然的就对儒学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对西方的各种学说有一种先天的亲近。尽管这种亲近是建立在西方强大的物质基础上的。

当然胡宗南之所以放下心事最关键的还是因为单于的解释使得他相信单于并不是要把他拖入一场阴谋中。这个时候的胡宗南远没有十几年后地市侩,他很满足自己目前的地方。他既不想,也不愿意掺和进两党的冲突中。更何况目前来看,蒋中正还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放下心事的胡宗南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小心翼翼的对单于说道:“文革,既然农会有这么许多的问题。你何不把萧嵩的报告给呈上去,让负责这方面工作地同志也好早日改进。”

单于听胡宗南这么说,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他可没想到胡宗南30岁的人了,居然还这么理想。

“寿山,不是我不想呈上去。可呈上去又有什么用?你认为以现在这个局势下谁会真的关心这个问题?现在无论是汪主席(此时已复职还是校长甚至c.p诸公,他们最关心的是怎么样早日消灭孙传芳,拿下南京。然后北上统一全国。况且……”单于有一句话没说出来,他其实是想说况且现在c.p高层都是些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狂信者,这报告就算是亲手交给他们,他们也不会看。不会相信地。退一万不说,就算他们相信萧嵩所说地是真的,他们也只会认为是局部问题,是小问题而已。

而且最关键地是现在的c.p比之几十年后的c.p,不管是从组织上,人员上,经验上说都差得很远。他们现在也不清楚他们的行为和挥舞着铁锤的小孩子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亲手点燃的这把火最后会烧多大,当然也没有控制这把火的能力。别说单于。就算共产国际和苏联的电报指示当了后来也根本执行不下去。

就单于看来,苏联以及国产国际有些指示虽然显得很无脑,但大部分指示还是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可惜的是当时的c.p执行力、控制力实在是太差了,根本执行不下去来自共产国际以及苏联的正确指示。并且讽刺的是共产国际与苏联无脑的指示多是针对两党上层斗争,这些指示反而被c.p顺风顺水的执行下去了。

可以这么说。在大革命后期共产国际与苏联正确指示全部是有关实际工作的。如果c.p真的有那个能力执行的话,后来的局面不会那么差。可惜的是这些正确的指示一条都没能贯彻下去。

当然。这些单于是没必要现在和胡宗南讲的,而且就算讲了,现在的胡宗南恐怕也理解不了。因此他也没必要和胡宗南多说。

而单于所说地这些,胡宗南当然是能够理解的,他也知道现在的工作重心还是放在军事上。而且胡宗南还颇能举一反三,他立刻就想到这样的问题持续下去。萧嵩所说地局面指日可待。胡宗南越想越担心的对单于说道:“文革,这么说来,萧嵩刚才不是危言耸听喽?!这可怎么得了啊。”

单于对胡宗南能这么想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他有些无所谓又有些惆怅的对胡宗南说道:“寿山。唯中说的当然不是危言耸听。而且局面必然会发展到那个地步。其实这不是一开始就明摆着的吗?咱们与c.p的支持阶级压根就是完全对立地,不出问题才怪。不过咱们也没必要过于担心。这些事情让上面的人头痛吧。咱们就别操心了。”

“文革,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们怎么可能和c.p完全对立?”胡宗南并不能完全理解单于所说kmt与c.p的支持阶级完全对立这一说法。

单于没说话,喝了一口茶后对着胡宗南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胡宗南被单于这种举动给搞糊涂了,很是奇怪的对单于说道:“文革。你笑什么。咱们北伐的时候全体民众不都是支持的吗?哪里说的上我们与c.p是完全对立的。”

“寿山,你好好想想,咱们kmt上上下下家里都是什么出身?拿c.p地话讲,咱们这些人是什么阶级?而c.p呢?把话说开了,支持咱们的多是中小地主以及城市普通市民、公务员以及小业主,而c.p要团结的可是佃户、工人、知识分子、学生。你说说看,如何不出这个问题?”单于有些好笑的对胡宗南说道。

单于这话说的其实很武断,其实c.p里中上层大部分也是中小地主出身。不过单于这番话糊弄不了蒋先云,糊弄胡宗南还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其实胡宗南本人随着对kmt、c.p的了解的加深以及自己阅历的丰富。在脑子里早就有了模糊的印象,不过因为心里对共产主义地好感而不愿意去想。不过今天被单于这么一点破,心里一下子就觉得沉甸甸的,说不上来的难受声问道。

“我有什么打算?没什么打算啊。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这些事情自然是有人来操心的,我何必操这心?反正我现在是kmt,党有什么安排我当然是照办的。不过话又说回来,真要是有一天大家真的撕破脸,我不愿意沾上同学的血。”单于很坚决地对胡宗南说道。

胡宗南没想到单于说的这么直接。浑身一颤,脸色很不好看的对单于说道:“文革,难道真的会走上这一步?”

“肯定。”单于简单明了的回答着胡宗南地问题。

胡宗南听单于这么说,没在说什么,站起身晃晃悠悠地走出了房间。单于看着胡宗南的背影心里不知知道再想些什么。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单于今天说地这些话里有一大半都是真心话。他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和胡宗南说这些,大概是因为他心里藏了太多秘密,时不时的想要找人倾诉一番。当然单于选择胡宗南也是因为胡宗南现在和他关系不错。也是他的得力手下。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单于对胡宗南的历史太了解了,即使是他的出现抢了胡宗南的风头的情况下,他也依然相信胡宗南绝不会投向c.p。其实就算胡宗南投向c.p也无所谓,反正现在是1926年可不是1946年。现在的苏联还不是二战后那个世界两极之一,现在世界的主宰还是英国人。

英国人对付苏联可能没那能力。但对付中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相信苏联人现在也没计划也没有可能,也没有能力对抗整个西方世界的围剿。因此这场冲突胜利者只可能是蒋中正以及kmt。

单于对此深信不疑。

我一直认为近代中国的势力的此消彼长很大程度是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坦白说就算412的结局是c.p获胜。我也不相信c.p能在那年月统一中国。

这完全是由当时英美与苏联实力对比决定的。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