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347章 雷霆手段(五)

一条条散发着柔和幽光的线条,逐渐的勾勒出一个看起来甚为气势恢宏的事物,那是一艘十分巨大的战船。

然而,这并非是一幅画着战船的普普通通的画,否则的话,也不值得花玉娘冒着生命的危险,从张轩松防备森严的暗室之内用特殊的手法将之带出来。

更准确的说,花玉娘背上的是一张非常非常详尽的巨型战船图纸,图纸之上的战船长三十八丈八尺,阔十五丈三尺,尖底上阔的体型。甲板之下隔离舱和通透性艏艉楼的设计,甲板之上如同堡垒一般的五层船楼,以及硬帆和旋转橹的独有动力设计,甚至连船舰之上投石机和强弩每种武器大体的布置位置都标注的清清楚楚。

而她身上的其他位置的那些图画,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巨型战船的解析图纸,战船之上每个结构,甚至是每一种舱室,每一个桅杆的用途,都毫无遗漏非常清晰的标注了出来。

若是现在有任一一个帝国军器监的战舰司的船舰专家在场的话,当然前提是他们不会先被花玉娘赤身裸体的样子给吸引住,他们一定会为花玉娘身上所发现到的东西表现出极大的震骇,并且,很快的会引发整个帝国高层的又一个大动荡。

因为,这女子不知用了什么特殊的材料,竟然将帝国纵横七海的海军旗舰和主力战舰的最初类型的图纸完全印在了自己的身上。帝国几乎所有的超大型战舰都是根据这种战舰改装而成,而更为关键的是,有关于此类战船的许多机密的关键性技术,竟然也一并被泄露,包括极关键的龙骨技术、硬帆与旋转橹技术以及木制机械木轮的独有动力系统、新型防火漆技术,甚至是视为核心技术的升降式的开孔舵都能在花玉娘那光洁闪亮的皮肤之上找到。

整个大楚帝国,恐怕现在谁都不可能想到,这足以称得上帝国海军保密程度最高的机密已经被泄露,甚至他们都不会知道,这份关乎到帝国海防甚至是帝国本身安危的重要图纸,是如何落到与帝朝海军事务毫不相干的张轩松手中的。不过,这次海军战舰秘密的泄漏,却在几年之后给中州造成了不可预估的灾难,此后,将会有无数的大楚子民倒在了入侵的敌人锋利无情的屠刀之下。

“花子,你做得很好!”蝶夫人的话语很平淡,但柔美的音色中还是能够听到一丝喜色,“有了这份价值不菲的情报,想必东倭的那位吉法师公子就不会拒绝我们的要求了吧!”

“他本来就是我们圣门所扶持起来的,再加上现在我们连这么核心的情报都替他们搞到了,就算那些东倭人再是狡猾,我们也不怕他们再有什么借口推脱了。”花玉娘一件件的穿上衣服,神色笃定的回答道。“若是他们不识抬举的话,我们圣门大可去扶持别人就是,东倭虽小,可也不止他一方诸侯。”

“胡闹。你以为圣门扶植吉法师的战略是轻易定下来的吗?是说换就能换的。”蝶夫人在人前从来不露出自己的喜怒,但跟随她时间很久的人道是都了解她的脾性,此时她显然因为对方的话而有了几分怒意。

所以花语娘一听她说出此话,便立时吓得低下了头去。

“东倭虽小,但他们历经百余年来的乱战,能够存活下来的诸侯必然都是不俗的强者,兼且东倭人好勇斗狠,素来不好对付。要不然,东倭也不会百多年来都无法再次完成统一了。”蝶夫人看了低着头的花玉娘,却是出言给她解释了起来,“你别看吉法师这人外表放荡不羁,行为粗野不堪,实则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圣门选中他来平定整个东倭,恐怕是一百五十年来最为适当的决定,只要给他足够的支持,必然能令他整合东倭人的势力,让他们成为我们大秦将来入主中州的先锋。”

“属下无知,徒惹宗主不喜。”花玉娘脊背深躬,显得极为恭敬。“那属下早日动身,好将此图送交到东倭赤鬼的手中,令他早日一统东倭,打造起足够渡海的海军出来。”

“嗯,花子,你出身于东倭皇室,对东倭算得上了如指掌。以你的了解,有了这个东西,东倭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造出足够横渡大洋的大型军船呢!”

“唔,东倭人有很多最初都是靠海而居的,我们天生就是良好的航海者和造船者,只是一直陷于技术和国力的限制,并且因为分裂和之前的注意力大多都在内陆的征战之上,这才始终无法在大型军船的建造上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花玉娘倏的抬起头来,眼中露出了兴奋与激动的光采,“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吉法师自他统一尾张之日开始,便一直致力于海军的建造,再有了楚国人的这个东西,只要给我们一年的时间,恐怕他们就能够吃透这些技术,试造出坚固耐战的大船出来,到时候,我们东倭的水手便会如虎添翼,对圣门大业的进行起到大作用。”

“好,很好,你回去之后,替圣门带话给吉法师。就说圣门给了他如此大力的支持,希望他不要让圣门失望。七杀圣皇很快就要出关,大秦的复国计划很快就要正式启动,圣门希望他在两年内统一倭地并迅速整合所有的力量。四年之内必须让圣门看到一支战力强大的大军,助大秦挥师西入中州!”蝶夫人转过身去,轻轻的推开面前的木窗,面向大楚皇城的方向,一双眼睛变得越来越深邃。“你回去之后,就不要再回来了,圣门在吉法师的身边需要一个眼线,而你们天皇一脉更需要和他之间建立起一条比较牢固的联系。”

“诺!”花玉娘应了一声,低着头慢慢的退了出去,可是目光中的迷茫和悲色却是那么的浓烈。她知道,蝶夫人的一句话已经决定的她的命运。她是堂堂天皇的女儿,金枝玉叶的身子却为了获取情报而被那些该死的中州男人骑跨,而自己还要曲意奉承。这还不够,如今自己更要被安排与那名东倭风头正盛的武狂赤鬼,其名能止小儿啼哭的大魔王结成政治之上的联姻。

她,残花之声,他,一代枭雄,他也许会为了给自己赋予天皇的大义而娶了自己,可是,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她是绝对不会得到他一丝一毫的爱护的。她的命运,可想而知将会非常的凄惨。可是,她根本就无力反抗,因为,这就是她身为东倭皇室血脉的命运,无可违逆。

东倭战乱,诸侯并立,皇室衰微,早已名存实亡,龟缩于京都城,受周边大名或明或暗的威胁,自然不甘心。作为东倭天皇的血脉,要么备受欺凌忍辱偷生,要么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寻找重振皇族一统天下的机会,至少这样做后人还有机会不重蹈他们的覆辙。

“陛下,您已经很久没有休息了,还是喝杯参茶歇一会吧!”

高岩亲自端着一个盘子,推开了御书房的大门。望着御案之上散乱着到处都是的各种文件和地图,高岩的眉宇不禁悄无声息的皱了一下。

当今皇帝自幼刚硬好武,崇尚武功,石堡城战役尚未开始,皇帝便已经将自己的注意力大部分便沉浸在对开春之后的战争的规划中,虽然战争开始之后,军堂便拥有全权的战略指挥权,只是皇帝也同样会对战争的进程进行自己的布局,甚至在必要之后对军堂的决策进行干预与否决。

虽然皇帝自继位以来所策划的几次庞大战争都以表面上的辉煌惨胜而告终,并没有为帝国获得多少实质的利益,可他依然常常对此乐此不疲,成了他的一种执拗的兴趣。

高岩是皇帝的贴身近侍不错,但他却不是那种只懂溜须拍马进献谗言的奸宦,反而,他这几十年来时常进献谏言,规劝皇帝的行为,甚至有时冒死相谏,四十余年来制止了皇帝不当决策和行为的事情早已不知多少次了。所以,当看到皇帝有些痴迷于此的苗头之时,高岩便有心想要出言劝说一下。

然而,皇帝项风抬头看了一眼,便重新低下头去,只是招了招手,示意高岩将参茶放在一边,站到自己身边去。

御案后,皇帝仍然专心致志的看着那张极为详尽的有关吐蕃石堡城周边区域的军事地图,时而更是在地图上面写写画画,做些标注。

高岩是个少有的懂得战争的内侍,甚至看上去孔武有力、又能骑善射的他年轻之时也曾亲身上过战场,所以他也是颇为看得懂军事地图的。从地图之上那些纵横交错,圈圈点点的线条可以看出,皇帝对于开春之后的那场战争,竟然想要围点打援,继而图谋吐蕃前沿根据之地大非川,可谓所图甚大。

“将军,军堂关于开春对吐蕃一战的军事调动规划可曾递交上来了?”皇帝头也没有抬的问道。

“回禀陛下,一个时辰之前已经递交上来了。”

皇帝沉默了一下,“都调动了哪些人马?是不是按照朕的要求,达到了二十万精兵的规模。”

高岩忠心耿耿,而且处事分寸把握的极好,极得皇帝新任宠信,故此将许多军国之事和一部分的奏折批阅都交给他来管理。他显然已经看过了军堂的调动规划,故此并没有去找那份奏折,便已经丝毫不差的回答道:“回陛下,军堂综合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决意令陇右节度使高德翰集结陇右六万精兵,令朔方张明阳调动麾下三万兵马,再加上驻守长安的飞狐军三万人。另外此次皇长孙被刺,左骁卫防卫失职,将士们请求戴罪立功,军堂已经同意他们两万人马的调动。故此,此次军堂总计调动十四万精锐大军,以重兵一举攻下石堡城。”

皇帝一听,军堂的调动规划并没有达到他的要求,立刻有些不开心,“哼,怎么才这么点人,够干什么,朕不是让他们先期调动二十万人,并随后要准备好第二波十万大军的攻击波次吗?朕的话他们当成耳旁风吗?”

“陛下,现在帝国战事虽然并不频繁,但周边形势却依然非常紧张。尤其是北疆的蒙古人一直都蠢蠢欲动,边防压力非常大,陇右和朔方都要留下足够震慑草原和驻防要塞的兵马,已是极限。再加上开春便要发动战役,时间非常紧张,道路又大部分时间都封冻着,所以京师兵马调动和粮草调集和运输的压力非常大,十四万大军已经是军堂诸位大臣和参谋仔细筹算的最好结果。”皇帝龙颜不喜,高岩却并没有诚惶诚恐,只是耐心的劝说着:“陛下,兵贵精而不贵多,开春此战我们要的是奇袭,只要我们占据了石堡城便占据了主动,到时稳扎稳打也好,雷霆一击调动兵马决战也好,进可攻退可守岂不妙也?”

在听了高岩的解释之后,对于军堂的阳奉阴违,皇帝只是不置可否的冷哼一声,随后指着地图之上的吐蕃疆界说道:“将军,你看朕把建章宫的人派到这里怎么样?”

听到他的话,始终喜怒不形于色的高岩也不禁露出了一丝惊异,奇道:“陛下的意思是让清淮郡王的霸王骑也参与此次的大战么,可是先前军堂也曾提议,陛下不是已经否决了么?”

“不错,他们建军一年多,时间也确实有些短了。”皇帝点了点头,肯定了高岩的猜想。“不过朕听说项宁那小子在这支骑兵身上不惜工本,训练上面也别出心裁。这支军队成长的很快啊,把他们拉出去练练也不错。”

“陛下不是刚刚才让清淮郡王出任锦衣卫指挥使吗?现在他才刚刚接手锦衣卫的那摊子事情,难道让他丢下锦衣卫再去整军参战,这恐怕有些不妥吧,……”高岩看着此刻显得有些讳莫如深的皇帝,试探着问道。

皇帝摇了摇手,道:“不,锦衣卫的事情他也要管,开春的那场战争他也会打,这次沈家的那个女孩子不是受了重伤吗?宁安心里的火气必然很大,就算朕不让他去,恐怕他也不会同意。练得再好的兵,若是不经历战火的考验,也无法成为真正的精兵。霸王骑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一定会是我大楚的第一铁骑,早一点上战场磨练一下,对于他们来说,也不会是什么坏事。”

“这,陛下不是让清淮郡王整顿锦衣卫吗?可是锦衣卫形势非常复杂,虽然有魏亭他们的帮助,可是要想慑服张轩松这经营日久之人也恐非易事,只怕他要想理顺这层关系也需要不少时日,若是再让他准备开春的战争,清淮郡王要两头忙乱,只怕应付起来会有些吃力啊!”高岩归根结底还是想要劝说皇帝放弃这个想法。

虽然他表面的理由说的也很有道理,可深层次的原因他却并没有说。当初宁王过世之时,求他要好好照顾项宁和项芷香姐弟,岂料先是项芷香和亲吐蕃,远嫁不毛之地,再是项宁远赴钦察,吃了极多苦楚,却是让他心怀愧疚。如今项宁若是率军加入吐蕃之战,若是被吐蕃人知道,吐蕃不败还好,若是败了,和亲公主项芷香的命运必然殊难预料。姐弟两人的命运如此多舛,岂不将让他高岩将来无颜面对故去的宁、吴二王。

“张轩松不过是有些小聪明罢了,顶多只是一颗流星,岂能掩盖得了破军的光芒。”皇帝忽然高深莫测的说道,似乎他早已算准自己那名“忠诚”的心腹必然无法掰得过年纪轻轻,看起来没什么城府的项宁。

皇帝显然没有猜测到高岩的真正心思,所以他的解释并不能让他这位亦臣亦友的近侍死心。

“可是陛下……”高岩刚想开门见山的说出自己的顾虑,却不料项风早已看穿这位的心思,却是大手一挥断然道:“好了,朕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朕不会改变这个决定的。你应该知道,他是破军,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他连家事和国事这大是大非都分不清的话,他将来就不配成为这个帝国真正的掌舵者。”

“你拟一道旨意给那个孩子,把朕的意思告诉他也没关系。”皇帝走出了御案后面,随意找了张桌子坐下,“朕累了,你也出去歇着吧。你和朕是老伙计了,朕老了,你也老了,以后有些事情就不要亲力亲为了。”

“诺!”高岩暗中叹了口气,退了出去,临走之前,却是说道:“臣谢陛下。”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