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53章 想要赚钱吗

张明明的脚步虽然轻松,但是眼里却全是杨晓刚才挑起的大拇指,心里面不断的想着杨晓刚才所说的那句“乖”。

“男孩子都喜欢温柔的女孩子,杨晓也一样,我刚才听了他的话,他这句话虽有逗我之意,却也表达了他真正的喜好。我的性格与孙芳菲比起来,还是有些张狂了,如果想与她竞争的话,我必须得改变自己。”她一边走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不多时,便已经到了家门口。

杨晓的奶奶很早就去世了,爷爷则更早,杨晓甚至都没见过。于是,每年的年节,杨晓的一家都会在姥姥家度过。从前世来看,那几天是杨晓最快乐的日子。因为是过节的原因,而且在老人面前,杨晓的父母从来不收拾他,可以让他舒心的过上几天好日子。现在再回想起来,杨晓的嘴角不由得抹起了一层笑意。对于学生来讲,能够不学习,天天傻吃胡睡,就是好日子了。

敲响门后,开门的正是于晓霞这个鬼精灵。看到杨晓之后,她的脸色都没有变一下,依旧是甜甜的笑着:“晓哥,我给你拿鞋!”

“谢谢!”杨晓应声。

“你如果不想让我把你交女朋友的事情,告诉大姑的话,你就别说你给我钱的事!”在杨晓换鞋之时,于晓霞压低声音威胁一句。

“我妈见过她了!”杨晓抬头笑了一下。

“不会吧!”于晓霞吃惊的瞪大了眼睛:“你这么早就把对象领家去了!”

“她是我同学,不是我对象,你尽管去告吧!我不怕!”杨晓笑了一句,换好了鞋,走进了屋里。

杨晓的姥爷是老干部,由于是解放前便参加了革命,所以退的时候不叫退,而叫离休。至于姥爷解放前是干什么的,杨晓根本就不知道,也从来没有问过,到是听说姥姥好似当过儿童团的团长,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风云人物了。

由于这样的极别,杨晓姥姥家房子是三室一厅的格局。在当时的白通市已经算是比较大的房子了,只是他家人口多。算上二位老人,每家三口,聚在一起便是二十口人。已然算是一个大家庭了,便连吃饭的时候都得摆上两桌。这到使得三室一厅的房子显得拥挤了不少,几乎每一个屋子里都坐满了人。

一桌麻将,一盘象棋,杨晓这一辈在床上支起来的是扑克,玩的是一种叫做“红十”的打法。

“哥,最多我还你两块钱就是了!”于晓霞看杨晓不受威胁,在他打算进屋时,又低声道。

“不用了,你拿着吧!你哥我现在不缺钱!”杨晓回答道,他当然不可能抠到连给自己妹妹的钱都要抢回去的地步。

“哥,你不是找了一个万元户的女儿吧!”于晓霞也知道杨晓的家境,虽然不太舍得那五块钱,但还是问道。

“什么呀!”杨晓哭笑不得:“什么万元户,她是我的同学。给你的那些钱,是你哥我赚的!”

“啊!”于晓霞更加吃惊:“你捡破烂去了呀!”

“你就不能想点好的吗?”杨晓愈发无语,瞪了她一眼。

于晓霞假做委屈状,把小嘴撅的老高:“那你怎么赚的钱呀?”

“你想赚钱吗?”杨晓眨了一下眼睛,问道。

“当然了!”于晓霞立刻就来了兴致。

“我去找姥爷去,一会你找我,我告诉你怎么赚钱!”杨晓道了一句之后,便走进了屋里。

他的父亲杨毅还在上班,现在还没有到。打麻将的人正是杨晓四个舅舅,而且就算杨毅来了,他也不会打麻将的。以前杨晓有时候和朋友聊天时,会经常说一句话,就是他的父亲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而他的儿子却把这三样都给占全了。

其实杨毅也不是不打麻将,他只在年三十的上午打两圈麻将。这便是他每年唯一与亲戚们在一起娱乐的日子了。他打麻将还是很有意思的,每次都会换一百张崭新的一元钱。打完两圈之后,这些新钱就会输光了。从此之后,桌上流通的便全是杨毅换来的新钱了。

杨晓的家庭在杨家来看,他们家是最好的,这主要是因为杨毅的勤劳。但是在于家来看,他家却是最差的,原因也同样是因为这点。杨晓的四个舅舅,两个是政府的公务员,剩下的两人均承包了一个小厂子。而他的小姨和姨父也都是公务员。

杨毅虽然在医院工作,但却是企业的编制。由于最近一段时间煤矿的效益并不好,因此矿务局大部分的企业都发不出来工资。效益最好的医院虽然能保证工资的发放,但是却不敢发奖金,以免一线工人闹将起来。

有姥爷在,杨晓自然是不会先找自己的舅舅,而是直接到了小屋。那里正摆着一盘象棋,杨晓的姥爷于万田和他的姨父王天成正在下象棋。

“姥爷,我来了!”杨晓走到了姥爷的面前,打了一个招呼。

“杨晓来了呀,自己拿水果吃去!”于万田的注意力正集中到了眼前的棋盘上,抬起头冲杨晓和蔼的一笑之后,便又转移了注意力。

“姨父好!”杨晓没有动弹,接着又向王天成打了一个招呼。

“嗯!”王天成同样的点了点头。

与长辈在一起,打招呼就是这个样子,你总不能期望他们看到你就好似看到贵客一样。就连丈母娘痛女婿,也得看女婿是不是天天上门。在杨晓刚结婚时,他每次去丈母娘家时,都是四碗八碟,菜肉俱全。而后来他搬的近了一点,由一个月去一次变成了一天去一次之后,菜的质量就马上的降了下来,到了最后就是有啥吃啥了,和以前的吃啥有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杨晓看着两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棋盘上,却也不便打扰,便转身又钻入了厨房。

厨房里热气腾腾,一股酸菜炖棒骨的味道扑鼻而来。杨晓的姥姥与于秀芬两人正在聊天,看到杨晓进来,都把眼光投了过来。

“姥姥,我来了!”杨晓打招呼道。

“杨晓来了呀!”姥姥笑眯眯的放下了手里的锅铲,便向外走。

“妈!”杨晓又冲于秀芬打了一个招呼,也不用她回话,便跟着姥姥走出了厨房,到了厅里的沙发处。

这里坐着的全是杨晓的四个舅母以及小姨,正坐在一起磕着瓜子,聊着闲天。这其中居首位的是杨晓的大舅母名叫张淑琴,是市文化局的。他的三舅母张淑兰虽然是电信局主管安装电话签字的科长,也不过才能居于第二位。而杨晓的小姨于秀慧,则是第三位。再向后便是杨晓二舅母莫珍和小舅母田慧琴了。

在杨晓的家里,这些女人的关系相处还算融洽,主要是因为老人健在,逢年过节都要聚一下。没有太多的纷杂,大家都是一团和气。

不过,主席都曾说过,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在杨晓的家里也是一样,大家虽然是一团和气,但还是因为身份和地位的差异,而造成了说话份量上的不同。除去身份和地位之外,再一次会给人造成差异的便是孩子的学习了。以前因为杨晓的原因,父母在于家虽然不能说抬不起头来,但是说话总是底气不足。只是由于于秀芬是长姐的原因,而且凭着自己的努力能够从一个工人而进入了政府,却也还是有点小地位,不过还是不太高。

“妈,你坐!”看到杨晓的姥姥李广珍带着杨晓走了过来,无论是舅母还是小姨都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你们聊你们的,我就是拿点东西!”李广珍道了一句,弯腰从茶几的下面把果盘拿了出来,里面摆着洗干净的苹果梨。

李广珍看了一会之后,从里面挑出来一个个头最大,卖相最好的递给了杨晓。

“谢谢姥姥!”杨晓并没有推辞,接过来之后,笑了一句。

“谢啥!”李广珍这才转身回到了厨房。

“大舅母好!”“二舅母好!”“……”“小姨好!”

杨晓当然不能直接啃梨,而是向自己的几个长辈打起了招呼。他打招呼自然不会按照地位,而是按照身份,从大到小,到是一个也没有拉下。与以前他觉得招呼费劲时的一句大家好,截然不同。

当然,那次打招呼又被杨毅同志狠批一通,说他打招呼的味道像个领导,根本就不是向长辈打招呼的态度。而杨晓虽然表面唯唯诺,但是心里却用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一句“环滁皆山也”来反驳。只是他没敢和杨毅这么说就是。否则的话,杨毅定然又是一顿训。

“杨晓懂礼貌了呀!”听到杨晓一个个的打招呼,小姨于秀慧笑了起来。

“我以前小,不懂事,小姨你就别笑话我了!”杨晓不好意思的揉了揉鼻子。

“懂礼貌好,礼多人不怪,将来去社会上的话,也得这样!”大舅母张淑琴说话习惯性的带起了教训的语气。

“大舅母说的对!”杨晓点头道,接着又向里屋扫了一眼,但看于晓霞正眼巴巴的看着自己。而于晓华等几个孩子,则坐在床上,已经不玩“红十”了,而是在在用扑克牌摆弄着一种类似于算卦的游戏。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