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四章 倒霉的张琦

张琦很倒霉,倒霉到他“八面玲珑”的看家本领也救不了他了。

天马镖局由于被刘瑾要挟而帮助刘瑾暗杀王守仁失败后,虽然刘瑾不再找天马镖局的麻烦了,但天马镖局的日子却愈发难过了。“四大镖师”中的“睡狮”吴语死了,四大镖师只余其三,于是天马镖局的总镖头司马燕云便以张琦处事圆滑为由,把吴语死前的担子的八成加在了张琦一个人身上,这让张琦既幸福又受伤。

时值正月,许多孤身在外无法回家的旅人、行商都通过镖局往家里捎寄东西或银两,因而镖局的生意很红火。张琦本来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了,谁知道却突然接到了司马燕云亲自布置的一单大生意——整整二十箱送往焦芳府上的金条!

行贿!目的性很强的行贿!司马燕云明知这是违法的行为,但天马镖局不敢不接!

行贿的人是谁,司马燕云并没告诉张琦。张琦本人也不愿意知道,虽然他的怀里揣着一封由行贿者递交给焦芳的书信,但他并不打算把信拆开来偷看。

为了保障路上的安全,张琦特意将金条从箱子中搬出来、装进了装米的袋子中或挖空的南瓜里,然后选了一队人扮作行商,来运送这些米粮和南瓜,而自己则率人押着空空如也的镖车跟在这队“行商”身后,以掩人耳目。

张琦自认一路上都没有出现问题,却没想到当他今日率人到焦芳府上送金条时,南瓜和米袋中倒出来的竟然不都是金条,还有石块!

整整十箱的金条不翼而飞,这个数目就是把张琦卖了也赔不起!

焦芳质疑他监守自盗,于是直接唤来了锦衣卫将他带走刑讯。不过,由于这笔黄金的不纯洁性,这些锦衣卫即便从张琦嘴里掏出点什么情报,恐怕也不会再留张琦活口!张琦心里很清楚这一点。

张琦的武功并不弱,他好歹也是“单掌开天”石将军亲自出来的正经八百的一流高手,但他却不敢把这四个来抓自己的锦衣卫怎么样——至少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他们下手。本来张琦都已经打算好找个僻静小巷,把这四名锦衣卫悉数干掉,然后学石将军远走西域、隐姓埋名一段时间,哪知道却恰好在大街上巧遇了仇昌。

张琦此时兴奋万分,浑不顾对方是否会搭理自己、是否会愤怒就高喊了起来,毕竟,同跟朝廷作对相比,惹怒仇昌这个罪过实在是太渺小了。如同一个溺水的人,仇昌好比是张琦触手可及的救命稻草,张琦怎能不尝试着去抓住这个死里逃生的机会呢!

仇昌朝张琦身前的四名锦衣卫走来,这四个人仇昌都不熟,这说明他们都是刘瑾一脉的人。毕竟焦芳是刘瑾的人,他想要借助锦衣卫的力量,绝不会去找张永控制的势力跟龙千的嫡系势力!

“你们是谁的人?”仇昌老大不客气地问道。

仇昌不认识他们,他们却必然识得仇昌。这四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后,一个身着从六品官服的锦衣卫试百户上前抱拳禀报道:“回禀镇抚使大人,我等的顶头上司乃是陆想陆千户。”

“哦!放人!”仇昌一听到他们是刘瑾麾下走狗陆想的手下,于是连询问罪名都懒得问了,直接下令对方放人。

“大人,不妥吧!这些人乃是焦阁老让我们抓的!”这名试百户很清楚自己的阵营,他“不畏强权”的指着张琦及其一班手下据理力争道。

仇昌冷笑一声,问道:“阁老?你觉得一个阁老的名头能吓住我?你怎么不把他焦芳的身份说全啊,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这名头或许还能吓吓我!哼哼,我锦衣卫的事情向来只归圣上一人独裁,上至超品国公、亲王,下至文武百官,都无权置喙,锦衣卫什么时候沦落到被一个内阁大臣调动了?!马上给老子放人,要不然让陆想滚过来亲自跟我说道说道!”

仇昌的强势让四名锦衣卫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四人不发话,他们身后跟来的那群巡城兵卒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仇昌又是一声冷笑,看也不看四人,直接推开了他们,扯断了捆缚着张琦双手的牛皮绳。

“我正好找你有事!让你的人全回祁家的客栈去吧!”仇昌也没刻意压低声音,只是在张琦耳边如此说道。

“好!好!任凭大人吩咐!”张琦忙不迭的点头答应。

张琦冲着手下镖师招呼了几声,便赶忙跟着仇昌在四名锦衣卫的注视下匆匆离去。

——————————

“你说得对!曰仁兄,还是你解释得对啊!”侯昭兴奋地拍着手掌说道。

徐爱谦和地笑笑,说道:“这段经文不是我解的,而是家师所解!”

“哦?原来是王主事所解啊……”侯昭一听说这段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儒家经典的新颖解读是由被自己贬黜的王守仁完成的,立时变得兴趣寥寥。

徐爱早就发现侯昭这人对自己的老师有些不以为然,但他还真不好因为这个跟对方闹僵,毕竟自己这位老师是个一心求异的,王守仁的思想跟这几百年来流行的程朱理学一点也不对等,这就难怪很多儒生瞧不上他了。

徐爱只是浅浅一笑,忽然问道:“侯贤弟,今年的科考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侯昭一愣,笑道:“曰仁兄,你还不了解我,我这举人身份都是靠先父弄来的,学问顶多就是个秀才的水准,又怎么能考得中进士,我是实在不想被人说成不学无术,这才决定参加科举的。”侯昭的这番话真假各半,身为皇帝的他确实希望能用一个好名次来证明自己不是胡闹的昏君,但同时他又很清楚自己的分量和能力,没有过于自负。

侯昭眼珠一转,又道:“哎,曰仁兄,你说我能不能通过弄到今科考题来……嗯?”

侯昭这话要是让仇昌等知道他真实身份、却不了解他真实处境的人听见了定会咂舌不已。堂堂一国之君,想要弄到考题竟然要靠行贿,这确实有点匪夷所思。不过事实正是这样,李东阳这位内阁首辅鉴于朱厚照的行为放荡,而断然拒绝了由他这个皇帝出今科考题的建议,是故好不容易弄到个举人身份的小皇帝都没弄清楚这次科举要考什么题!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