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番外 十年踪迹十年心

这一年的雪来的特别晚,临近年关,第一场雪才飘飘摇摇的落下来,不过傍晚的时候,老天爷却一改之前的吝惜,似乎为了弥补一冬无雪遗憾,扯天扯地的雪花越来越大,足足下了两天一夜,等到了腊月二十八一早,雪停了,整个荆山却已经被雪埋的严严实实,上山的路都看不出来了。

百里玉斐从轿车里出来,拉紧德制皮大衣的领子,在荆山脚下站了好一会儿,望着白茫茫一片的荆山没有说话。

“二少爷,找到两个山民!”书童凤生已经长成一米七高的精壮汉子,踩着“咯吱咯吱”的大雪走过来:“他们知道夫人的住处。不过车是上不去了,平日里走的话,要走一个时辰,现在下了雪,恐怕得两个时辰才能上去。”说着他摸一摸额前的头发,忍不住抱怨道:“抬滑竿的话又怕路滑,这鬼天气!早不下晚不下!”

百里玉斐看看凤生,忽然开口:“凤生你说这是不是天意,她不想让我上去?”

凤生忍不住挠挠头:自家主子这种患得患失,十年来从没有减少过,也是,谁家当娘的会别撇了自己儿子,一出走就十年不回去?

心里嘀咕归嘀咕,凤生还是劝解道:“可您这次要是不来,过了年您就要去欧洲了,听说听说山上年前传下话来,夫人的身体好像不太好,您这一走就是三年,万一”

百里玉斐不再说话,把围巾往脖子后面一甩,就默不作声的率先向山上走了上去。

凤生连忙示意一个山民前方带路,自己则带着侍卫前后护住百里玉斐。

雪后山路湿滑,纵然小心翼翼,还是不断有人摔跟头,而且越往山上,环境越冷清,要不是早就打听好了,十年前三姨娘文含樱被逆党夏天南、连昊然等人劫持着过了淮河之后,就独自一人离开,辗转上了荆山,此后再没有下来爬山的众人几乎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

“到咧到咧!就是那个房子,腊月二十的时候,俺还和俺弟弟来给韩老师送过柴火!”

正当众人已经爬的快没有时间概念的时候,一个山民突然大声嚷嚷起来,接着那山民就加快了脚步:“韩老师!韩老师!”

百里玉斐心里一抽,脚下顿了顿,要不是凤生眼明手快扶住,他几乎摔一下,抬眼看去,半山腰避风的一块悬崖下,是一栋青砖搭起的房子,里外三间,外面码着整整齐齐的柴堆。

随着喊声,房子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紧跟着,一个青布包头、穿着棉衣棉裤的年轻女人探出头来,笑着答应:“曹大哥,这么大的雪,你还上山了?”

“有几位大爷来找韩老师,说是请教学问上的事呢。”那曹姓山民笑呵呵的走过去:“梅姑娘,你们屋里冷不冷?米面还有吧?”

那梅姑娘却早就看着百里玉斐一行人愣住了,百里玉斐也在雪地里站住,看着那个年轻女子。

半晌,那梅姑娘突然“呀”的一声惊叫,随即打开了屋门疾步走出来,趟着雪一直走到百里玉斐跟前,仔仔细细看了他两眼,才有些迟疑的开口:“您是玉斐少爷?”

百里玉斐看看眼前的人:那是个身量不算高、但眉清目秀的年轻女子,他瞬间想起了女人的名字:“梅子?”

“二少爷,是我!”梅子爽朗的一笑,接着侧身让道:“快,二少爷快进屋里坐,外头那么多大雪,太冷了!”

百里玉斐看看那依旧静悄悄的屋门,一时竟有些近乡情怯的惶惑,稍一迟疑,梅子已经反应过来,随即脸上露出了惋惜的表情:“二少爷是来看夫人的吗?真不巧,夫人不在。”

“不在?!”这次是凤生忍不住先叫出来:“这种天气人不在?你哄谁呢?!”

梅子也不恼,一边催着百里玉斐进屋,一边解释道:“后山冯家的二姑娘一过完年就要去青城靠女子中学了,偏偏几年入学考试多了一门什么英语课,这不二月二十五的时候就来找夫人求教,那冯家嬷嬷瘫在床上多年了,夫人就一起过去看看,本来说好了今天回来的,这一下雪,只怕要给阻在后山了。”

“离这里多远?”百里玉斐终于开口问了一句,嗓音有些喑哑。

梅子站定了,看看头上因为摔了一跤,还沾着不少雪花的百里玉斐:“二少爷,从这儿到后山,还得翻过山头才能过去,平日里也得走小一个时辰,这会儿您要去,只怕天黑都到不了。”

那两个心直口快的山民也插言道:“对了,这天气虽说熊瞎子猫冬了,可是挡不住还有狼呢,地上又滑,最好别乱走,反正俺们是不去了,还得下山回家过年呢!”

说着,两个山民就跟梅子打个招呼,就这样径自下山了。

梅子再看看百里玉斐,十年不见,百里玉斐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五官继承了父亲百里稼轩的英气清俊,但眉宇间却有几分母亲文含樱的柔和,此刻伫立不语,偏偏却有一种让人心软的忧郁——二少爷打小就生得好梅子怅惘的想起来:当年因为二少爷对母亲含樱出言不逊,自己冲动之下还打过他一巴掌。想到这里,梅子不禁擦了擦手:“要不我带您去找找?”

百里玉斐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我就是来看看等她回来,你帮我说一声,我年后就要去欧洲了,大概三年回来。”

“嗯,”梅子轻轻答应一声,想了想,一边引着百里玉斐等人进了屋子,烧旺了炉火,捧了热茶给百里玉斐和凤生等侍卫,一边又问:“大少爷还在欧洲那里吧?二少爷去了也有个照应。”

正抬眼看着屋里简陋摆设的百里玉斐闻言,不由看看梅子:父亲百里稼轩规定,他们兄弟三人,到了十八岁就要放到欧洲去待三年,期间情况不问,等回来了,看学习情况,再安排下一步计划。因此两年前大哥百里彬斐就去了欧洲,偏偏在学习军事的同时选修了油画,有一阵子痴迷于卢浮宫馆藏,不去军校上课,消息传回来,父亲百里稼轩也不生气、不阻止

想到当年大哥一个人横渡重洋,自己现在去,好歹还有大哥在那里接应,(“盗梦人”百里玉斐原本有些患得患失的心情稍微放松下来。不过还是好奇的看看梅子:她们在山上,怎么知道山下的消息?莫非

梅子笑起来:“我们住在山上是为了方便教山里的孩子念书,可是孩子们打好了基础,总得下山去进正规学堂,所以我们每年春秋季节也常下山,顺便买报纸了解外面的情形。二少爷来的时候应该看到了吧,荆山脚下就有一家书店,偏偏报纸都是山里人不买的,每次我们下山,都能买回好几个月的报纸,对外面的情形也就了解了。”

百里玉斐心里一动:“这些年父有人来打扰过你们吗?”

梅子神情一黯:“托大帅宽宏大量的福,没有追究夫人擅自脱逃之罪,我们这几年清净的很,七年前连部长来过一次,但是和夫人长谈一次之后,当天就下山了”说着梅子看看百里玉斐:“听说连部长和夏爷都死了,是吗?”

百里玉斐点点头:“今年九月份,他们和东洋人谈判的时候遇到了刺杀。如今连夫人带着孩子好像去南洋定居了,父帅让人给她们送过一次生活费。”

梅子默然不语。

百里玉斐终于还是问道:“她还好吗?”

梅子似乎对百里玉斐似乎不喊含樱一声“娘”有些生气,有意加重了口气道:“回二少爷,您娘亲好得很,这方圆二三十里荆山上下,都知道有位韩先生教书好,收的束脩又低!孩子们都愿意来念书!”

百里玉斐有些语塞,下意识又问了一句:“那你好吗?”

梅子愣了愣,随即笑起来:“我很好啊,说起来还要谢谢大帅,我当年刺杀了东洋特使中村英三,大帅居然还能把我弄出来救了我一命,送到这荆山脚下让我来服侍夫人,前几年夫人也想安排我找个人家,不过我也不想嫁了,顾妈年纪大了在山上不方便,我就让顾妈回乡和儿媳妇孙子住一块,我陪着夫人,认字念书,日子倒是不错。”

百里玉斐看看她的笑脸,童年记忆里那个母亲身边的倔强小丫鬟,如今眉眼依稀,但是却笑容却开朗了许多。

梅子被百里玉斐的凝视看的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摸摸自己的脸,随即“呀”一声站起来:“对了,二少爷,您稍等,我给您看个东西!”

说着,梅子匆匆跑到东厢房门口,掀起厚厚的棉布帘子冲了进去。

凤生看看那还在晃荡的棉布帘子,上面一块补得整整齐齐的补订清晰可见,凤生不由慨叹道:“不说五姨娘,九姨娘在府里,上个月花销还上千块大洋呢!夫人这边”

百里玉斐眉梢微微一动:这十年了,爹爹百里稼轩始终就空着正室的位子,在女色上也是淡淡的,五姨娘汪嘉惠和九姨娘塞雪渐渐也都死了心思,这些年下来,五姨娘父亲病逝,五姨娘也是青灯古佛,在家人也浑似出家人一般;九姨娘塞雪倒是渐渐放开了胆子,时不时出门买买东西、打打麻将,她是官邸里除了百里仲轩夫人之外,唯一会出去应酬的女眷,因此各家的姨太太们都是到乐于交好她,因此她在外面的时间,倒是比在府里还要多

正走神间,梅子已经捧着一个纸卷,从东厢房挑帘子出来,抵道百里玉斐跟前:“二少爷,我觉得这个东西可能是夫人要给您的!”

娘亲给自己的东西?!

百里玉斐心情一阵激荡,凝神看去,只见是一张叠的整整齐齐的报纸,报纸上勾着一支英吉利舶来的进口派克钢笔(盗梦人看。

梅子看百里玉斐接过去了,就接着解释道:“我们前年下山买回来的报纸上,写着大少爷出洋留学的消息,还有大帅的采访,说是每个儿子到了十八岁都要送出去。从那以后夫人就一直把这报纸叠好了放在枕边。前两天的时候,我看她总是拿这支钢笔看,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把钢笔夹在这张报纸上,我琢磨着,她是想到您也要出洋了,想送您点东西吧?”

那只派克钢笔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耀眼的金属光泽经过无数次摩挲,变的柔和了许多,静静躺在百里玉斐的手心里。

百里玉斐默默的解开大衣,把钢笔放到了贴着胸口的位置

天黑之前,百里玉斐和凤生一行人跌跌撞撞的终于下了山,一直等在山下的司机在车里冻得不行,都躲到山下那家书店里去避寒了。

凤生挑开书店的帘子,玉斐走进书店,书店还没有打烊,但除了店主和司机,并没有其他人。

百里玉斐信步踱到书柜上,拿起一份报纸默默看了起来。那时半个月前的报纸,有百里稼轩和参议院议员们一起团拜的时政新闻,还有九姨娘路塞雪又引领了一种新发型的花边消息,此外就是各方势力年前不约而同宣布停战迎新年的呼吁

身穿长袍的店主看了一会儿玉斐,最终微笑着走过去:“这位爷,我们店里的报纸,都是独一份的。”

百里玉斐没抬头:刚刚在山上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大哥百里彬斐出洋的消息报纸上确实登出过,但是百里稼轩却从来没有接受过采访。在百里稼轩的积威之下,也从来没有报纸敢去涉及锦秋湖官邸女眷的信息

荆山之下冷冷清清的书店,这时间只此一份、却办得正正规规、巧妙写满了百里家各种新闻的报纸

十年,娘亲文含樱也不是笨人,应该也早就发现了这个秘密,可是,她和百里稼轩之间始终是不相往来,就这样一个在万丈繁华中笑傲政坛,一个在世外荒山教书育人,彼此之间,相忘于江湖

十年踪迹十年心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