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章 泥沼

第一章泥沼

今年的木芙蓉开得灼耀,绿枝掩映着大朵的粉花,窕窕妍丽,我很久,没有再看到过这样好的夏花了。

七夕乞巧节。

我就卧在木芙蓉的繁枝中静看着月老祠里来来往往的人们,少女们梳着高髻,带着花冠或团花方块的额帕,斜插贵重的发饰,衫裙曳地,外罩纹饰精美的长比甲,相互嬉闹着向月老求姻缘。

一个着绯色衣袍的青年把手中的红绫手绢结成同心如意的形状,远远地向右边抛去,落在豆绿长袄少女的脚下。那少女只是一手按住领口的盘扣不动声色,另一手执一块秋香色鸳鸯图样汗巾掩口垂目,叫人琢磨不透。

我看着那个手足无措的少年,暗自发笑,他们的姻缘线早就相系,成于不成,只在时间迟早。

日头渐长,该是记录姻缘的时间了,才刚从花枝上飞下,后头就袭来一阵莲藕香气,我兀自隐进月老祠,那阵香气也跟了进来,果然,我刚捧起层层盘绕的红线匝,一只挂着赤金虾须镯的白腻腕子就从脖子那挂了过来。

“茗伶,这么久不见,想我没有?今天我买了城南的甜藕糕,快点坐下尝尝吧!”

我伸出肘子将那手拨到一边,慢腾腾地说。

“去年的桃花酿,今天正是开封的时间,我已经装在那边镂花小柜子里了,要不要尝尝?”

“嗤,果然还是茗伶最疼我。”

身后的人笑着转身奔往左边房间,我将手上的东西清点好,暂且摞在曲柳春凳上,也走进了厢房,惠姑已经迫不及待地取出酒来,斜靠在圈椅上挽起宽袖,拿了一个玉碗喝了起来,眼下,已经有六七分醉意了。

我不禁哑然失笑,明知她贪味好食,索性自己向圆桌下抽出墩椅,坐在一边吃着藕糕看她饮酒。一月未见,惠姑还是那副模样。

她脑后松松挽了两个低髻,束着嵌宝发冠,下垂数条盘丝妃色丝帛,尾坠朱红玉石流苏,和耳边的一挂丁香耳环遥遥相应。额前不施散发,系着一条细细的珠箍,中央缀着一颗温润发亮的珍珠,眉如新月,一双杏核眼因为饮酒微醺而含着水汽,更显风流多情。垂针琼鼻,玲珑可爱,一张嘴总是贪食贫嘴,没个安分的时刻。

我颇为头疼地微微摇头,把目光向下移去,今日她倒是难得穿了一身正经的衣服,上儒下裙,右衽交领,腰带上也配着莹润的玉绶。

可惜,她一遇上美酒,就忘了衣束,腰上的豆绿宫绦绕在臂上,本该作为压脚的衣角缠枝花样翻到了膝间,裸露出未着绔裤的小腿,翘头花鞋绣着彩蝶,尖端处的珍珠因为她不安分的动作不住颤动。

罢了罢了,今日的红线还没理清,我搀扶着醉醺醺的惠姑躺在床上,掖好被子,掩好房门,且抱着姻缘簿和红线到月老祠去入册清理。

不知不觉,已经夜深了,但是月老祠依然热闹非凡,四处是提着灯笼的少年少女。

此地的风俗,七夕之际,少年们将手绢系成同心方胜,看到中意的女子就将手巾向少女掷去,若女子也有意,就捡起丝结,回以一束亲手采集的花束,便可互通姓名了。

月老已经出游了三年了,每日我的工作就是记录下个人的许愿再加以核实,有情的终成眷属,断绝的相连耦合,无缘的斩断情丝。

“…永安,陶秨,沈氏小女”

翻看姻缘簿,他们的姻缘已经开始,门当户对,一切顺利,看来,只要稍加维护,他们的红线,就能一直绵延了。我想着,又翻开下一张。

“滁州浦襟三,金陵秦木叶…咦?”

怎么回事?这一行字在姻缘簿上竟然渐渐消失了,我只来得及辨清大概,更改姻缘,若非人力,便必有他人插手。

我急忙去找这两人相连的红线,谁知却不在手边,我自信一向细心,从不遗漏细枝末节,不曾想到今日会出现这样的情境。

里屋传来了打翻东西的脆响,我突然有一种很不祥的预感,急忙退开椅子就奔向厢房。

明明我亲手扶至床上的惠姑,居然半醉着侧卧在榻前的春凳上,衣衫散乱,手里还捏着一匝红线,来不及开口,我立刻伸手将线匝夺了过来,终究是晚了一步,上面的颜色已经斑驳黯淡,早就失去了效用。

我瞠目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脱力般地倚靠床弦才不至于摊倒在地,这一番折腾惠姑也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揉着眼喃喃道。

“茗伶…怎么啦?”

怎么啦?你惹大祸了!我忍不住在心里暗骂。

注定,我们要为这个意外拼命弥补了。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