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五十五章 那一道阳光

更新时间:20120514

眼看临近六月,学校里高考的气氛也是越来越浓了。提起高考,好比是运动场上的长跑冲刺阶段,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好冲刺的时间。冲刺的太早了,会让人身心疲惫,后劲不足,达不到理想的目的;冲刺的太晚,就会前功尽弃,错失良机,一切只能望洋兴叹,悔之晚矣。不过,这三年的“长跑”,需要每一天的积累和历练。优异的成绩,也并不是几天冲刺就能得来的,“水滴石穿,功在平时”嘛!

当然,跟考生一样辛苦的,还有考生的家长了,虽然他们不费神,但很累心。考前的物资准备,成了家长们的首要任务。除必备的各种营养品(如核桃粉、蜂王浆、黄金搭档等,不时的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的送到学校来外,还要为考生选择高考必备的图卡专用铅笔、格尺、橡皮擦,还有许多家长请了“陪考假”,提前几天住进学校的招待所,专门照顾陪孩子食宿。还有的家长更是熬费苦心,在考试的前几天不但租了车,还在考场附近的宾馆订了房间,大家的目的就有一个,让孩子吃得好、休息好,有较足够的精力,来应对残酷的高考。这不,谢晓婧的妈妈还提前一个多月为其购了一大盒“清凉油”为高考时备用。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学生家长一齐忙碌,全家老少一齐上阵,这“黑色的六月”收获的季节终于来了。

六月本不该是收获的季节,因为它远没有秋天的丰硕。但是对这些参加高考的少男少女们来说,却不得不在六月收获自己三年的耕耘。不!何止三年,应该说是十二年,努力耕耘的成果。十二年的辛劳,只通过这一次高考来一锤定音一生的命运。这对他们来说,或许是一世解脱、或许是有些残忍。那把无形的“分数大刀”会把你劈得落花流水,让你沮丧和不安,对有一些人来说是很难闯过这一关的。

由于文路中学是h省最大得一所私立中学,所以高考的考场,也都分在学校所在地s市,很多外地市的学生家长,不辞劳苦的赶来陪同子女参加高考。每年六月七、八、九这三天,也总是会有阴雨不断,但也不免让人联想到,是不是上天有意在“暗示”人类些什么。总之它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沉闷、洗刷、刷新、提升的感觉。高考的第一天瓢泼的大雨下个不停,整个路面积满了深深的雨水,家长们在雨中送学生一个个走进考场校门,还不时的叮咛“要看好题、别着急”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雨越下越猖獗,考场外家长们全然不顾风雨的袭击,依然翘首望着考场,希望考生们能胜利的大“逃亡”。心中默默的祈祷上帝,祝福考生科考成功!

考场里戒备森严,桌子与桌子之间都距离很远。监考老师前后不停的走动,一边走还一边敲山震虎的说:“告诉你们,这可是高考!你们要是谁敢作弊,不只是取消当年的考试资格,而且三年内不准参加高考。”“带书的把书送到前边来!有字条的把纸条最好提前交出来,如果一会考试时被我发现”看他狠呆呆的样子就知道,他一定是考试作弊被抓过,今天来拿这些可怜的学生们说事,想出出气似的。

“你看这两个老师,变态!”马立英小声地对前面的高欣欣说道。

“你!干什么呢?”监考老师立刻转过身指着马立英质问道。他的耳朵比兔子还灵,这么小的声音他都能听见,惊得马立英毛骨悚然。

“借笔,借支笔用。”马立英急忙回答老师的问话。

“你们都给我老实点!”监考老师严厉的说道。

“好了,别说了!”高欣欣看着马立英说道。

这时,发卷铃声响了。

“发卷。”随着监考老师一声令下,一场新的战斗开始了。

考场外的家长们也并不轻松!

“诶,你家孩子考得怎么样啊?”家长甲问道。

“我们哪敢问呀!这几天,孩子一出考场,就往校车里钻,我们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家长乙说道。

“是呀,这半年可把孩子累坏了,考完后,可得好好带孩子出去散散心。”家长丙说道。

“散心?在家等通知吧!还不知道考成什么样呢!”几个家长不无担忧地议论着。

煎熬的三天总算过去了,高考最后一科的结束铃声终于响了。如果说,十几年来只为等这一声响,不免有些可笑,可同学们确有如释负重的感觉,就像新中国成立时一样,终于盼来解放了!自由啦!

考生们陆陆续续地从考场里走了出来。

马立英夹在人群中,很想看到其他考生愁眉苦脸的样子,也好找个心理平衡;可是看到的考生各个都是满面春风,快快乐乐的。他心里在想“难道他们都考得不错?”这时恰巧沈洋从他身后走过来,马立英拦住沈洋问:“喂,最后一道题是不是选a?”

“我选c。”沈洋非常自信的回答。

马立英顿时吓得直冒冷汗,可他不相信“权威”似的回答,又转身问走过来的陈菲杰:“最后一道题是”这一问充满了技巧,他把“是”字拉得老长,给陈菲杰充分的考虑时间,可没想到,陈菲杰脱口而出:“c!我检查了两遍呢!”这下马立英傻眼了,最后一点精神支柱也没了,“可恶的c,为什么不是a哪?”

等分数的日子最难熬。俗话说,费心的五月,焦心的六月,揪心的七月。日子这时偏偏又放慢了节奏,备考时倒没有觉得,整天泡在题海里,时间仿佛过的飞快;一旦考完了,时间也像是刚刚做完苦功一样,不紧不慢,一步三摆的放松下来。

马立英考完的感觉就像投案自首的杀人犯,说是死刑,又被判了缓期,还存有一线生机。可现在马立英倒是恨透了这一线生机,整天揪着他的心,还不如判他死刑,一死百了。

可马立英的父母并不理解,一个劲儿督促马立英去学校查成绩。

“等成绩下来,打168电话不就行了吗?”话虽这么说,可马立英却不敢打这个电话,尤其是在家里当着父母的面,这电话好比催命符,不能打。于是,马立英在等查分时天天往外跑,去找他那帮初中时的哥们玩。他宁可在外面“漂泊无依”,也不愿在家里“身首异处”。

这天,马立英刚进家门,爸爸妈妈就立刻凑了过来:“刚才你沈叔叔来电话了,说是高考成绩下来了,沈洋考了500多分呢,能上h大了,瞧瞧人家孩子。”爸爸脸上充满了羡慕,“快拿你的准考证来,打电话查查。”

马立英一听吃了一惊,倒不是因为沈洋考的分数高,而是不明白为什么沈叔叔要给自己爸爸打电话,你要拿儿子炫耀,也不能害我呀!爸爸却不管马立英,拿过准考证就去拨电话。

“爸不期望你考500多分,能达到300多分就行了。”这话好像是在安慰马立英,可马立英自己却明白,300多分?不是100多分就谢天谢地了。老爸拨着电话,马立英在一旁已经做好了应急“特殊情况”的准备。还真没让马立英“失望”,总算突破了200分大关,随着电话里“总分207”的尾音,马立英爸爸的大巴掌也落了下来,他急忙一闪身,躲过了这一大巴掌。这一大巴掌打的桌子“砰砰”作响,吓得马立英倒退到门口。

“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我出钱供你读书,你就考这么点分?”马立英的爸爸气得浑身发抖,他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可自己儿子却这么不争气,说着又举手要打。

妈妈急忙拦住:“都已经这样了,打他又有什么用?”

“不行,今天我非得打死他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爸爸气愤地想要冲过去。

妈妈使劲拦住爸爸,冲着马立英直使眼色,示意他先出去,等爸爸消了气再回来。

马立英也一肚子委屈,看看爸的巴掌,又想想自己的脑袋,还是三十陆计走为上计,先走为妙。

“你滚,滚了就别回来了!”在爸爸的叫骂声中,马立英逃出了家门。

马立英躲进了一家小餐馆。餐馆里空无一人,是呀,现在谁会像他一样有家不能归呢?他只能借酒消愁了,马立英望着酒杯中晶莹的啤酒,想到了自己模糊的前途,他第一次感到了茫然,路在何方?路在何方?

马立英自从那天后一直没敢回家,在哥们儿家住了一个多月。同学们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都陆续发了下来,虽然大部分同学录的都是专科,不是很理想,可总比落榜强。沈洋是全班考得最好的一个,还因为是少数民族照顾才勉强去了h大的预科班;沈洋的女朋友于晓磊考到了南方的一所大学学旅游专业,从此两人天南地北;陈菲杰被一所金融职业学院录取学习会计专业;给校领导写匿名信的吴越迪则被一所计算机学院录取,学习动漫设计,虽然没有按照他的梦想去画画,但多少也粘了一些边;李艾芸被一所师范大学录取,选择了她喜欢的中文。高三处对象“不耽误学习”的李琳琳因为考的成绩不理想,选择了重新回到文路中学,复读一年。还有几名同学,也跟她做了同样的选择。

而马立英,是真的落榜了。他天天躲在小餐馆里喝闷酒,而且一坐就是大半天,他觉得自己真的很无能,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办。

此时正是八月的一天,一个午后,阳光明媚,天上没有一丝云彩,灼热的太阳直射着地面,晒的地面火辣辣的。马立英躲在路边的树下,低着头漫无目的走着,太阳光透过杨树枝叶在地上映出一块块或明或暗的影子。可是马立英的心中,却充满了阴霾,没有一丝阳光。

忽然,一个花皮球滚到了马立英的脚边。马立英俯身拾了起来。只见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跑了过来:“大哥哥,你陪我玩球吧。”小女孩跑到树荫下马立英的身边,他才缓过神来,在地上拍了两下球,一个上篮动作,又把球扔给了小女孩。“好吗,好呀!”小女孩忽然抱起皮球问马立英,“大哥哥,你看地上的这些花是什么呀?”小女孩撅个小屁股指着透过树叶射下来的阳光涂抹在地面上的光亮部分。

“那些,那些都是树叶的影子呀!”马立英蹲在地上答道,心想,毕竟是小孩子,总问些幼稚的问题

“可是大哥哥,我怎么没有看到树叶的影子?我看到这是一块块亮晶晶的阳光,对嘛?好漂亮的!”小女孩说着,天真的笑了,拍着皮球又玩上了。

影子?阳光?同样是一件事物的两个面,自己看到的只是阴影,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那些阳光马立英像悟到了什么:“谢谢你,小妹妹!”他站起身,飞快地向家的方向跑去。

回到家,爸爸的气早就消了,本来他也没对马立英抱有多大希望,落榜也在意料之中。

“立英呀,爸帮你联系了一所民办大学,虽然你分数低,但交点钱去上也不成问题。”爸爸叹着气说道。

“爸,我要复读!我要总结经验,凭自己的能力考上大学。”马立英一字一句坚定的说道。

爸爸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不知道一向厌学的儿子哪来的这么大的勇气。

“复读?你行吗?”妈妈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儿子。

“别人行,我也行!”马立英现在如上满弦的弓充满了斗志。

“好,好,复读。”爸爸盯着马立英说,依然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这么有骨气

马立英的嘴里却不停的轻声念着:”阳光,阳光,我看到的是阳光,而不应该是阴影。”

马立英最后选择了复读,选择了重扬风帆,而他的同学们,在各自的象牙塔里,继续挥洒着,他们如诗如画的青春。不论是马立英,还是其他同学,每个人经历了高考的洗礼,都成熟了、长大了,他们都拥有对未来的憧憬,对生活的领悟,对生命的热爱。

三年的时光,云淡风清的岁月,如云似雾的飘过,飘过啦!而每个人的故事,还会继续,继续上演着,等待他们的明天,明天会更加美好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