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回 说尽前朝一二事

更新时间:20130807

大图国比邻乾癸,但由于乾癸国兵强马壮,国中又以勇士居多,便长期对大图国进行欺压和剥削,大图国国中百姓苦不堪言。俗话说有勇无谋,月盈则亏,乾癸国中虽以勇士居多但大多都是有勇无谋之人,再加上历代皇帝渐渐都赏花弄月,不理朝政乾癸日渐衰败,已成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局势,这时大图国的能人异士便想出兵攻打乾癸国,一来可以扩大领土,二来也好让国中百姓不再受到压迫。

奈何大图国有谋略之人多不胜数,却无精兵猛将,此等攻城大事只得草草作罢。其中便有那么一位能人名皇甫马,通天理,知地形,善谋略。幼时曾亲眼目睹了自家的一个叔叔,因不小心撞到了乾癸国的勇士,而被活活打死,数年来又耳闻百姓苦不堪言,发誓总有一天要推翻了乾癸国的欺压。眼见时机已经成熟,但却苦于没有勇士而只得作罢,心中愤懑之情不言而喻。

一日,皇甫马路过一片树林,远远见有个似人似狼的影子正在捕杀一只小鹿,皇甫马慢慢走了过去,那影子感觉到有人向自己靠近,便立刻看了过去,目光凶狠,皇甫马被那凶狠的眼光着实吓了一跳,但转念便定下心来仔细打量了一番,只见那影子是一个蓬头垢面的少年,身上穿的的衣服早就破败不堪,皮肤黝黑。少年见眼前的人许久的打量着自己便用结结巴巴的道:“你,你是什么人。”说罢又发出一阵狼吼。皇甫马看着眼前的少年,立刻觉得此人定可以帮助大图国去攻占乾癸。便道:“我路过这,迷了路,请问怎么才能走出这片树林。”少年见此人与往常的人不同,那些过往的人见了自己不是吓得大声尖叫,就是转眼便没了影子,而他却和我说话,还向我问路,心中不免有些激动,便将手上的血迹在泥土上搓了搓,站起来畏畏缩缩的说:“你,你跟着我走。”

皇甫马自然心中一喜,一路上便询问少年一二,知少年原来是一户大户人家的公子,后来家里人争夺家产,他便是牺牲品,七岁的时候就被丢到了这山里,跟着狼群生活,至于自己叫什么名字,那里人都已经记不清了。而现在会说的话也不多,这些信息全是皇甫马在那少年的话中慢慢拼出了。皇甫马便问少年要不要跟自己回去生活,少年起先有些犹豫,但是皇甫马见少年内心单纯,又是个可用之才,自然不会轻易放弃,便又说了些话,那少年那里经得住皇甫马的攻势,便点了点头跟皇甫马一同回了大图。以父子相称,但不随父姓。

之后的数年,皇甫马教少年识字,将自己大半的本事都教授给了他,又请了最好的师父教他习武,那个少年果然不出皇甫马的预料成为了大图的第一勇士。而这个少年还有一个特殊的本事,就是可以控制狼群。很快皇甫马就发兵攻打乾癸,这时的乾癸早已不堪一击,就这样被轻松拿下。次年皇甫马便受万民拥戴,登基为王,改年号为天尊。

而大图国国中百姓以复姓为多,位居高官的都以大图国国人为首,渐渐的就演变成复姓为尊的局面,而皇甫这个姓便象征了统治者。

时光荏苒,天尊八年,皇甫马偶感风寒后便一病不起,临终前把那少年唤道床榻边道:“你随朕也有数年,眼前的这江山也有你的一半功劳,如今朕知道大限将至,就将这皇位传给你。只是你需答应朕,待你大行之日,要将皇位归还于皇甫子孙。否则朕绝不原谅你!”说着便紧紧的抓住了少年的手,少年看着皇甫马,心中思绪岂是三言两语说的清楚的,眼前这人教授我知识,又养育我,如今又愿意把皇位传给我,我又岂可有独占的道理,便也紧紧的抓住皇甫马的手道:“孩儿绝不辜负父王。待孩儿大行之日,定将皇位传给皇甫子孙。”皇甫马听罢便笑了笑,就此西去。

少年登基后将年号改为夺癸,为的是时时不忘是由皇甫马带着自己走到了今天的位子。只是皇甫马城府深,谋略的远,恐自己西去后留下的基业被外人吞并,便早已暗中命人给少年的饮食里下药,也暗中培养了一支军队,若是少年不将皇位归还,自有人会出兵征讨。一切都在皇甫马的掌控之中,于是从少年登基之日算起只有五年的寿命。为什么是五年,一来皇甫的子孙中也有成才之人,二来自己培养的军队经过五年的训练一定精上加精。

那个少年自然不会是那种贪图皇位之人,西去前便下旨要将皇位归还。只可怜他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尊敬的父王,感激的父王会在私底下算计他。不过皇甫马千防万防的事还是发生了,夺癸帝的皇后育有一子,想自拥为王,待得夺癸帝一去,便一边传假的圣旨说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一边去迫害当时太子,也就是后来即位的天祺皇帝。奈何她一个小小女子怎么斗得过皇甫马早就设计好重重防守,最后败下阵来,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而我孟氏的祖上,原复姓孟孙,便是在夺癸皇帝在位的时候是个三品的官员,祖上的谋略不算上乘,只想安安稳稳图个官做做,年老辞官回乡,了此残生。只是你越是想要平静,越是有人会给你点涟漪,祖上的故友眼红祖上,便偷偷仿着祖上的字迹写了一章奏折,折子里的内容大致是鼓励夺癸皇帝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孩子,皇甫一族无才无能的怎么可以当皇帝。

这事一下就炸开了锅,不光夺癸皇帝气愤不已,就连皇甫马暗中的人马也开始调查起祖上。只是祖上平日里的性子温温吞吞,与世无争的样子,就连夺癸帝收到奏折时都反反复复看了许多遍名字,祖上知道后也不给予澄清,心里只是想不是我做的谁都奈何不了我。可是祖上却不知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夺癸帝一来觉得事有蹊跷,二来又得不到祖上的解释,手下的怎么查也查不出的名堂,于是便只得下旨夺了祖上复姓,官降五品。

没有要了祖上的性命已是不错,但是祖上转念这夺癸帝不分青红皂白,明明不是自己做的却将罪于自己,于是赌气上书辞官回乡。辗转到了江南之地开始自给自足的生活,并立下了祖训,后世子孙若不恢复复姓,不得入朝为官。

在江南起初自给自足,后来有了些剩余的东西,就拿出买,后来生活慢慢稳定了,生意也慢慢好起来了。从此孟家就开始经商,不再过问朝廷之事。但是士农工商,没有权势的孟家,终究是抬不起头,饱受着那些权贵的折磨。不过只要交些金银珠宝,巴结巴结权贵,也可保的一时太平。到了我太爷爷的那个时候,朝中已经跟换了四代皇帝,而我孟家的生意也在江南站住了脚跟。有一次太爷爷做生意的时候与一位官宦人家的家眷闹了一些矛盾,那官宦人家不依不挠的一直闹到了公堂之上,那县官老爷一看这家眷是朝中一品大员的远方亲戚,自然是向着他们,不仅让太爷爷配了银子,还要太爷爷当众下跪,磕头认错。太爷爷虽然心中不服,但也知道民不与官斗,只得照做。也不知是这番羞辱,还是偶感风寒,这次之后便一病不起了,临终前拉着爷爷的手道:“纵使我孟家家财万贯,也百般受人欺辱,孩子,定要恢复我孟氏复姓,入朝为官,不再受人欺负。也好让后世子孙享福。”说罢便咽了气。

爷爷那时候已是而立之年,还有什么时间去考科举,再者考科举,即便中举,自己仍是单姓孟,祖训言明不复复姓,不得入朝为官,自己不能有违了祖训。思前想后,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小女儿的身上,也就是我姑姑。若是自己的小女儿能入后宫为妃,若蒙皇上宠爱,到时候恢复复姓便指日可待了。于是便花了很多的心血在小女儿身上。琴棋诗画样样培养。到了爷爷不惑之年时,正直先皇驾崩,明德皇帝即位,正是后宫填充之际。爷爷看着不觉暗自叫好,认为天都在帮他,孟氏恢复复姓似乎已成定局之势。

可是爷爷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女儿尽然不愿意入宫,和自己心爱的男子一起私奔,从此和家里断绝了联络。爷爷眼见自己这十年来的苦心经营付之一炬,不仅如此非但没有让孟氏恢复复姓,自己的小女儿还不知羞耻的和他人私奔,让孟氏蒙羞。越想越郁闷,不久之后便郁郁而终了。

之后我父亲和大伯父依旧秉承了太爷爷的遗嘱,一定要恢复了孟氏的复姓,而这个担子便落在了我的头上。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